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0821010144谢巾歌08级中文一班颐和园天安门日月潭五亭桥山海关故宫悬空寺西山寺大钟寺大昭寺南山寺承天寺塔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甬道承天寺庑廊陀罗尼经幢(宋)苏轼2、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户()欣然()愉快地、高兴地念()遂()于是、就寝()卧、睡相与()散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门想,思考步()共同,一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清澈透明盖()连词,相当于“原来是”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叉,原来那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不过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惋惜无人赏月)文章的“文眼”?“闲人”作者运用怎样的修辞手法来写闲人的?a.月色入户b.停下如积水空名,水中藻荇交横•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色入户月光活泼灵气作者孤独寂寞闲”“•庭下如积水空名,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月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竹柏倒影清丽淡雅静动比喻手法,动静结合,正侧相映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1.简单的清闲之人闲人:2.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承天寺夜游欣然起行庭下月色心境时间:地点:缘由:同游者:积水空明,藻荇交横闲10月12日夜承天寺月色入户张怀民(叙述)(描写)(议论)情景交融怎么体现含义(比喻)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指他越来越远的被贬经历)。在逆境中怨天尤人者多,苦中作乐者少,苏东坡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才华横溢课下作业:小结课下作业:1、找出文章叙事、议论的部分,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两种写作手法来写“闲”的?2、课下复习所学生字词,下节课进行测试。晚风轻轻微微吹临颤动着这周遭的景物侧耳倾听似乎是天籁之佳音我正想解衣就寝,上床安睡就盼望着一个美梦的来临呀!真想不到那如霜如碧的月光,脉脉含情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邀友夜游承天寺记拓展练习不禁令我意念迷盈又从梦乡边缘乍醒于是,只好挺起腰身想想这良辰美景该与谁共享共分才不会任它空来虚设,辜负良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承天寺找找老友张怀民吧!想不到他也还未就寝就邀他来携手同行,共赏良辰月景怀民,怀民……难道你不为此刻触景生情瞧,这庭院积水空明看那松柏竹影真像水中交横的一片藻荇涤荡着你我的心灵啊!何时没有月亮?却偏偏在此时照临!何处没有竹柏?却偏偏在此地留影!怀民,怀民如果没有两颗默契的心又怎能孕育这份纯真悠雅的闲情我俩真不愧是神仙的化身!
本文标题:记承天寺夜游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0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