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新02)概要
1湖滨南路原污水一厂片区排洪系统改造工程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厦门日懋城建园林股份建设有限公司2014年5月15日2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4第二章工程概况、周围环境条件、设计要求5一、工程概况51、各方责任主体52、项目基本情况53、基坑基本情况64、基坑土层条件75、地下水情况86、与相邻建筑物和有关设施的保护措施及施工方法87、土方开挖范围及施工方法10二、周围环境条件143三、基坑围护设计15四、质量、安全管理目标15第三章施工准备16一、资源准备161.管理组织体系162、劳动力计划表183、施工设备计划表184、主要施工材料采购计划195.主要施工材料试验计划19二、其他准备20第四章工序、工艺的实施及控制20一、施工工序21二、关于基坑止水、排水21三、坡顶截水沟施工22四、自然放坡段土方开挖及喷面施工20五、坑底汇水沟、集水坑及集水井22六、围护桩保护24七、过程检验试验24八、各工序的施工工艺44第五章基坑边坡变形监测44第六章施工用水用电56第七章保证措施66一、质量保证措施67二、安全保证措施684三.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69第八章防台风、暴雨措施69第九章、应急预案721、坑边护栏详图2、基坑支护施工平面布置图3、基坑土方开挖线路示意图4、1—1至13—13基坑支护剖面图5、基坑支护进度计划表6、基坑监测点布置示意图7、临时水电布置平面图第一章编制依据1、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湖滨南路原污水一厂片区排洪系统改造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书。2、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基坑支护施工图纸。3、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的该工程的施工图4、《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如下表类别名称文件编号国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国标《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国标《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50330-2013国标《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国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国标《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国标《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行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行标《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行标《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行标《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行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行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行标《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地标《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行标《建筑深基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5、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发文件《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10]41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关于转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厦建工〔2009〕70号第二章工程概况、周围环境条件、设计要求一、工程概况61、各方责任主体本工程由厦门市财政投资兴建、厦门市政工程公司代建、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基坑支护)、厦门兴海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厦门日懋城建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2、项目基本情况本工程位于湖滨南路以北,员当湖以南,湖滨西路以东,电力局以西的区域,现状片区内有两条排洪涵横穿,分别为员当湖南1号排洪箱涵,断面尺寸为4.0*2.2m,位于员当湖侧的入口底高程为-1.83m;另外一条为南3号排洪涵,为DN1500钢筋砼管涵,以上两管涵分别汇聚湖滨南路以南区域的1#~4#排洪沟来水,进入员当湖内,由于地块开发建设的需要,对该片区的排洪系统需要进行改造迁移,同时,结合本次对污水处理一厂地块内排洪沟的改造,对周边现状排洪沟内各种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改造,改善排洪能力,改善湖滨南路易积水现状。根据厦发改投资(2013)15号批复,本次建设规模入内容为:对位于湖滨南路原污水一厂片区内排洪沟进行迁改,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沿湖滨南路新建1#~4#排洪沟联通箱涵,收集1#~4#排洪沟雨水后,通过新建的湖滨南路至员当湖箱涵进入员当湖,其中1#~4#排洪沟连通箱涵长333米,断面分别为4.0*2.0、4.5*2.3、6.5*2.4米,湖滨南路至筼筜湖箱涵位于地块东侧与湖滨南路变电站之间长243米,断面为6.5*2.6米,在故宫路和故宫东路路中分别增建排水管长315米管径为1000毫米。本工程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00,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土方开挖面积约为8000m2。3、基坑基本情况现有地坪比较平坦,标高实测及开挖深度如下7剖面场地标高(黄海高程)基底标高(黄海高程)开挖高度M备注1-11.6~1.9-3.85~-3.895.45~5.79DN1400排水管位置2-21.6~1.9-3.85~-3.895.45~5.79DN1400排水管位置3-31.4~1.6-3.73~-3.855.13~5.45DN1400排水管位置4-41.4~1.6-3.73~-3.855.13~5.45DN1400排水管位置5-51.4~1.54-3.63~-3.735.03~5.27DN1400排水管位置6-61.5~1.54-3.58~-3.635.08~5.17DN1400排水管位置7-71.5~1.54-3.58~-3.635.08~5.17DN1400排水管位置8-81.4~1.5-3.3~-3.584.7~5.08DN1400排水管位置9-91.4~1.5-3.3~-3.584.7~5.08DN1400排水管位置10-101.4~1.5-3.3~-3.584.7~5.08DN1400排水管位置11-111.2~1.4-3.6~-3.84.8~5.2箱涵位置12-121.2~1.4-3.6~-3.84.8~5.2箱涵位置813-131.2~1.4-3.6~3.84.8~5.2箱涵位置则基坑土方开挖深度为4.7-5.79m。4、基坑土层条件根据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湖滨南路原污水一厂片区排洪系统改造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书,围护钻孔灌注桩范围内场区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8个层次,各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a、杂填土:以灰色为主,多呈稍密状,成分主要由建筑垃圾及部分粘性土回填而成,含较多的砖、石或砼碎块等杂质,回填时间大于10年。该层成份较复杂,且未经过专门性的压实处理,密实度及均匀性差,力学强度较低。b、填石:褐黄、灰白色为主,呈稍密-中密状,成分以中风化花岗岩块石为主,块径10~40cm不等,含量约40~60%,由少量粘性土或砂土等充填。该层回填时间10年,但且未经过专门性的密实处理,均匀性较差,力学强度一般。c、砂混淤泥:灰黑色,饱和,呈松散-稍密状,成分主要由石英中粗砂组成,含泥约20~40%,级配一般。该层修正后贯击数为7.6~14.3击,力学强度一般~较低。d、淤泥:灰黑色,饱和,呈流~软塑状,成分主要由粉、粘粒组成,含有机质,局部含较多石英砂粒,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或淤泥混砂。该层切面光滑,摇振有反应,干强度一般,韧性较高。具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的特性,属高压缩性软弱土,力学强度很低。e、粉质粘土:褐黄、灰黄、灰白等色,呈可~硬塑状,成分主要由粉、粘粒组成,含砂约15~20%。无摇振反应,切面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修正后贯击数为7.0~14.6击,平均值为9.8击。属中等压缩性土,力学强度一般。f、淤泥质土:深灰、黑灰色,以软塑为主,饱和,成分主要由粉、粘粒组成,土质较均匀,有腥臭味。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较高。具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的特性,属高压缩性软弱土,力学强9度低。g、中砂:呈浅灰、灰黄色,饱和,多呈中密状,成分主要由石英组成,含泥一般约15~25%,级配一般,该层修正后贯击数为,11.9~17.2击,力学强度一般。h、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灰白色,呈可~硬塑,原状芯样摇振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5、地下水情况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和运移于上部人工填土、砂混淤泥、中砂的孔隙及残积土的孔隙~网状裂隙中。地下水类型在填土、砂混淤泥中为潜水;中砂、残积土中为承压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下渗和相邻含水层的渗透补给(临湖地段与湖水有互补关系),并总体由南向北(即向员当湖方向)渗流排泄。另在临近员当湖地段的地下水与员当湖水联系密切,其水位随湖水位变化而变化。6、与相邻建筑物和有关设施的保护措施1、组织措施①、首先在工程施工前,加强对施工区域管线的调查工作,将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②、明确项目的保护构筑物和管线工作的责任人和专职构筑物管线保护监督员,熟悉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并在施工平面图上详细标明,同时根据施工需求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③、坚持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和对管线的监护,要求有关单位进行现场交底监护工作。④、必须在持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的情况下方能进行相关施工。⑤、施工前,根据业主和管线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采用物探手段对施工范围的地下管线进行确认,并且开挖样洞,并以书面资料上报业主和监理。⑥、对需进行加固保护的管线,召开管线协调会,拟定加固方案。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确定的管线加固方案进行实施。并有管线监护人员和施工单位10专职管线监护员进行双监护。出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业主及有关单位。⑦、进行信息化施工,加强对因施工而影响范围的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动态变化的监控,根据监测数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道路与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及构筑物的稳定。⑧、定期召开与有关管线单位的配合会,随时掌握有关管线的情况,为施工服务。⑨、施工中发现管线有异常现象或管位有差异,可能对地下管线的安全和维修产生影响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与相关管线单位联系,落实保护管线的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⑩、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应事先制订好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11、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一线直接操作人员作好保护地下管线的交底工作,如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当而造成管线事故的有关人员,公司将进行严格处理,以确保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安全。2、构筑物保护①、施工前,对将要拆除的既有结构各设置若干监测标志并编号,通过监理复核后交监理一份书面资料备案。②、从整个施工过程到竣工结束,须每天复测一次监测点,最后按招标文件要求整理资料成册。③处在降水坡度线范围内的构筑物必须加强观察或尽量不采用降水措施。必须降水的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进行加固保护。④对相邻的构筑物,施工前后必须拍摄影像等资料。⑤对于配电室及围墙等构筑物,采取设置沉降观测点与开挖防震沟等措施。在施工期间进行连续沉降观测,频率为每周二次,需要时适当加密,如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停止施工,在查明原因及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3、管线保护对公用管线的保护,首先采用开挖样洞等方法探测公用管线,摸清管线的位置、深度、直径,在施工图上明确标明,施工前必须进行开挖,使关键部位11的管线情况完全暴露。在施工中,将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保护。对于纵向平行的管线,如其中心线距基坑边距离较近,则在开挖基坑时,该部位的基坑支撑必须加强加固,如替换板桩或加密撑柱等,必要时管线搬迁。对地下管线及架空线,主要采取下列加固措施:①、给水管等硬管:除对基坑加固支撑外,还应在基坑开挖前,要先在该位置人工挖出样洞摸清管线走向,管节的接口位置,再以钢板桩或桐木横架将要开挖的基坑上用钢丝绳将管子吊住。如果管子的接头全部暴露在外,则在两节管子的接口处都要以钢丝绳吊牢。②、通讯管、电力导管
本文标题: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新02)概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1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