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必修4生活与哲学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兰炼一中姚蕾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是在上一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跳出“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如果说第二单元是从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那么,本单元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这一内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说,属于辩证法的范围。因此,本单元也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承第二单元“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下启“如何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全书的终结和归宿,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进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2.本单元特点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矛盾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回答。因此,本单元共设计了四课、一个综合探究。第七课讲联系的观点,第八课讲发展的观点,第九课讲矛盾的观点,第十课讲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综合探究讲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基本结构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联系、发展的观点(第七课、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即创新(第十课)──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3.本单元的内容结构二、课程标准要求1.知识目标(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与特征。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特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发展的普遍性。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观与书本知识、权威思想的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3)运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结合生活实例,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的基础,是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2.从能力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辩证否定观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一)联系观点1.联系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3.联系的客观性:4.联系的多样性5.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6.系统和要素(二)发展观1.物质、运动、静止与发展2.发展是有规律的3.发展具有普遍性:4.发展的含义实质:5.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6.事物发展的状态:7.事物发展的原因(三)矛盾分析法1.矛盾含义2.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3.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4.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5.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四、学法指导新旧教材教学内容的变化联系观:删除了“因果联系“;增加了“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系统优化方法论”;简略了“联系普遍性原理”“联系客观性方法论”;深化了“联系客观性原理”“联系多样性原理”发展观:删除了“物质、运动和静止”(放在唯物论部分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1和2”,“事物发展的原因”(只在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中有所提到);“量变与质变的方法论1和4”;简略了“发展的实质”“新旧事物的标准”;加深了“创新部分”(单列到第十课学习);基本不变“发展的含义”、“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观:基本不变“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简略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删除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具体方法论要求”;创新:增加了“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具体要求”;深化了“创新的作用”;综合探究部分:“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这”与老教材没什么变化。五、教学策略建议1.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度解读。2.要收集相关试题。3.重视含义教学,加强对重要概念的解读。4.加强具体观点举例分析及练习,注重基本理论的科学完整表述.5.教学时要更加注重方法论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方法论方面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6.在哲学教学中注重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不能光拘泥于“哲学本身”,同时鼓励学生平时多关心社会多思考,多在生活中运用哲学。提出教学建议(一)结合教学难点.(二)结合考试形式结合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联系的多样性的原理及方法论”2.“系统优化原理及方法论”3.“对立统一原理”建议:1.要加强对教材的深度解读.2.要收集相关试题.结合考试形式先以联系观为例,来看一下三道题。1.十七大代表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韩庆祥教授认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生态文明反过来又会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两个文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三个文明”的关系?答案:1.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者是紧密联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生态文明反过来又会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两个文明。3.正确处理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把握好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之互相协调,相互促进,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0分)答案:1.整体和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分)。2.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分)。3.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快速发展;作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4分)。3.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壮大电子通讯、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主业,精心培育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引领的产业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滨海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原因。答案:1.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滨海新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滨海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整体经济质量提升.3.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滨海新区抓好各类产业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三种考法1.考察辩证法的总观点本身.如“联系的含义”“矛盾的含义”.2.考察总观点下的分观点.如“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系统优化”“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特殊性原理”等.3.与非辩证法观点一起考,辩证法内容只是作为其答案中的一部分.针对第一类题目:在实践中我认为第一类题是最难做的,原因是教的时候忽视含义教学,往往一带而过,学生学的时候也是纯粹记忆一下,甚至于可能根本无视含义.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运用辩证法的最基础知识.建议:重视含义教学,加强对重要概念的解读针对第二类题目:如具体考到联系观中新增观点“系统优化”部分时,学生基本上不能科学合理地表述.建议:加强具体观点举例分析及练习,注重基本理论的科学完整表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广州标致车引进国外生产线后,企业不注意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汽车的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大众企业,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注意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截至200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5%,奥迪的国产率超过了70%,捷达国产化率超过80%。正是凭借这么高的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优势,也赢得了竞争优势。同时大众汽车还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创新,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在生产发展中,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一个国家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江泽民……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天的故事》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他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怎样的诗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度是困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难题。1991年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思考: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
本文标题:必修4生活与哲学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1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