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极品)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政治:经济:思想: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2.设立刺史制度3.确立察举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平抑物价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要求:看课本58~59页第一目,完成学案第1题。标记问题和勾画答案。(4分钟)精读课文,自主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1、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1、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西汉灭亡的时间:人物: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______朝结果: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新”时间:都城:建立者:2、东汉的建立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公元25年洛阳刘秀(汉光武帝)3、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1)释放奴婢,减负减刑;(3)北方民族内迁;(2)合并郡县,整顿吏治4、光武中兴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动脑筋: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第13课东汉的兴亡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皇帝即位年卒年章帝19岁33岁和帝10岁27岁殇帝满月2岁安帝13岁32岁少帝幼8月卒顺帝11岁30岁冲帝2岁3岁质帝8岁9岁桓帝15岁36岁灵帝12岁34岁废帝17岁6月废要求:看课本59页第二目,完成学案第2题。标记问题和勾画答案。(3分钟)精读课文,自主学习:外戚:指皇亲国戚。皇帝的母族和妻族。宦官: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皇权衰弱、朝政混乱、东汉的衰败第13课东汉的兴亡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表现:(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材料研读: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要求:看课本60页第三目,完成学案第3题。标记问题和勾画答案。(4分钟)精读课文,自主学习: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三、黄巾起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腐败,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自然灾害频繁。2、黄巾起义爆发: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三、黄巾起义时间:领导人:184年结果:张角主力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第13课东汉的兴亡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腐败,时局动荡,自然灾害频繁,走投无路的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响应。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建立东汉的衰败建立:措施:结果:公元25年,刘秀,以洛阳为都城(1)释放奴婢,减负减刑;(3)北方民族内迁(2)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合并郡县,整顿吏治
本文标题: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极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16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