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认识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知识提要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按规律办事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指物质的客观性。物质能独立存在是指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所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指具有特定性质、确定形态的具体事物概括和抽象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联系①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②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A.从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2.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物质具有可知性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2、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就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考点一、世界是物质的【原理表述】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注意: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____和____。②运动是___的运动,___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可见,物质与运动不可分。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根本属性存在方式物质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两者不能混淆。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另一位则画了一个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④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如乌鸦报丧)本质的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稳定的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考点三、运动是有规律的2、规律的特征: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1、人可以利用规律,不能改变规律,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2、在规律上不能用改变、改造、创造、消灭等词语。在规律上可以用发现、认识、利用等词语。3、规律不等于规则,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根据需要制定的,是主观的,正确的规则是根据规律制定的。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2、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辩证地把握实际。从全面的实际出发,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的唯物论依据。参考答案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我国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尊重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表现。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积极应对资源环境的变化,提示资源环境的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好这些规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应对资源环境变化工作的形势非常严峻,这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依据。
本文标题: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28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