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杨柳煤矿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管理制度
杨柳煤矿综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管理制度矿属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管理工作,杜绝煤层自燃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矿井设计和生产布局管理制度(一)新采区投产前或延深新水平时,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由地质部门提供煤样和资料,送国家授权单位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报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和集团公司备案。(二)在采区开采设计中,生产技术部必须设计好防火墙基础位置。当采煤工作面投产和通风系统形成后,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选定的防火墙位置构筑好防火墙基础,对防火墙基础内外及5m范圈内的巷道进行喷浆堵漏,并储备足够数量的封闭材料,以便随时封闭。(三)在采区设计和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时,必须充分考虑自然发火因素,制定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措施,措施的编制由采煤副总、掘进副总、通风副总、安全副总负责审查落实,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由采煤矿长和掘进矿长负责实施。(四)在采区开采设计中,必须明确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观测点的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五)回采巷道在设计和施工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和顶煤。因设计造成巷道留顶煤的,追究设计人员的责任;因施工不到位的,追究施工单位人员的责任。(六)选择合理的开采程序,正确确定工作面的压茬时间与压茬距离。回采工作面压茬时间不得小于6个月,压茬距离不得小于200米。(七)井下按制度设立消防材料库,配齐消防材料,并要定期检查与更新,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二、日常防灭火管理制度(一)永久性封闭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墙体厚度不小于0.6米,临时封闭可采用木段、木板砌筑。墙体周边要掏槽(掏槽深度不小于0.3米,坚硬岩石锚喷巷道除外),见硬底、硬帮,硬顶与煤岩接实,并抹不小于0.2米的裙边。墙面要平整(12平方米内凹凸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隙缝,重缝,空缝,灰浆饱满。保证封闭墙施工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做到严密不漏风,必要时对墙面及墙前巷道进行喷浆,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二)封闭墙最少留设三孔(观察孔、措施孔、放水孔),措施孔管径不得小于100mm,孔口要采取防漏风措施。(三)封闭墙自砌筑好之日起,通风区三日内必须上台帐,墙前要设立栅栏、警标、说明牌、检查记录牌和检查箱,检查记录表、检查手册、台帐做到三对口。(四)对不再启封的永久性封闭墙,因受动压影响出现裂缝,必须对墙面及墙前5m巷道进行喷浆堵漏,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防止围岩裂隙漏风供氧造成采空区煤炭自燃。(五)做好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通风区每月必须编制防火观测点并制定观测次数。观测地点:封闭墙、采掘工作面冒高、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其它可能发热地点,观测内容:气体成份,气温,水温等。(六)地面至少1套装备气相色谱仪,并有专人维护检修,确保随时能进行化验分析,做到化验分析数据精确可靠。(七)加强防治自然发火培训工作,定期对采、掘、机、运、修班队长以上干部及通风、安监全体人员进行防治自然发火知识培训,以达到提高对防治自然发火的认识,增强防火意识,强化防火管理,落实防火措施的目的。(八)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推广应用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探索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新途径与新方法。三、采掘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管理制度(一)采煤工作面开采时,必须编制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并遵守下列制度。1、根据防火要求和现场条件应选用注氮、灌注泥浆或三相泡沫、压注阻化剂、喷浆堵漏及均压等综合防火措施。2、有可靠的防止漏风和有害气体泄漏的措施。33、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控系统。(二)采煤工作面的收作位置,必须由总工程师在作业规程中制定,不准越界回采。(三)必须建立防火灌浆系统,防火灌浆管路干管不得小于4寸,支管不得小于2寸,并严格执行预防性灌浆制度,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同时安排防火灌浆计划,实行随采随灌,采后集中灌浆等措施。1、地面灌浆站要备足土方量,保证浆液浓度,水土比不小于5:1,并认真准确统计每天的灌浆量、灌浆浓度、土方量、灌浆时间、地点等数据,同时安监处、通防等部门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地面灌浆站消耗的土方量进行考核验收。2、所有回采工作面必须形成正规、合理的灌浆防火系统,根据现场条件采取15米迈步管理方式向采空区连续灌浆、利用底板抽采巷每隔30米向采空区打一注氮钻孔连续注氮、采后必须执行集中灌浆(或三相泡沫),否则,不准回采。3、在工作面开切眼、收作线都要采取集中灌浆(或三相泡沫),灌浆管路伸入工作面不得小于5米。4、灌浆工作由通风区专业灌浆队伍负责,做到有记录,有报表,有台帐。(四)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浮煤要出净,尤其是采至收作线附近,严禁丢顶、底煤。(五)加强采煤工作面收作线管理,防止自然发火,凡倾角小于25°以上的工作面,先替棚回收金属支架,然后用回柱绞车拉垮木棚,不留支柱,使之冒实。(六)对工作面底板抽采巷及钻场采取补强支护、喷浆和注浆堵漏风措施。补强支护超前工作面不得少于100米,喷浆、注浆滞后工作面不超过20米。(七)在工作面上、下隅角采用袋装碎煤添加快砌材料做隔离垛进行垛墙封堵,减少对采空区漏风供氧。垛墙厚度1米左右,封堵范围:下隅角由机巷下帮至第1架架尾,上隅角由风巷上帮至最后一架架尾,墙外用罗克休进行喷涂堵漏,间隔10米后再封堵一道1米厚隔离垛。4(八)回采期间,施工单位要不断优化采煤工艺,确保推进正常。当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月推进低于20米时,通风区及时制定专项防火补充措施。(九)施工单位要采取防漏顶措施,防止出现大面积漏顶、片帮,如采煤工作面开采区域内巷道存在冒高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如水泥背板,黄泥等)填实、填密(必要时,采取喷浆注凝胶充填处理,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十)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必须工作面上下隅角充填堵漏;除正常的回柱充填外,在机、风巷遇断层前10米位置时,开始施工隔离垛,之后以间隔10米施工隔离垛,直至过断层10米以后,隔离垛宽度均为2米;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在风巷施工防火灌浆钻孔进行灌浆。(十一)严格执行回采结束后45天内封闭制。如因回收不及时,到封闭日期后,通风区必须进行封闭,被封闭的设备,支柱等由责任单位照价赔偿;因封闭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追究通风队(队)长和分管区长责任。(十二)工作面机、风巷封闭墙必须设在出煤眼口以里,因客观条件限制,封闭墙需设在出煤眼以外的,应另加一道封闭墙并将留设的管孔延出。出煤眼必须填实,并且眼上口用混凝土封口,其厚度不小于0.3米,出煤眼下口的溜嘴拆除后加挡板并固定牢固,防止眼漏空向采空区漏风。(十三)掘进巷道从设计、施工入手,为防止煤层自然发火创造有利条件。1、回采巷道掘进不任意留煤柱和顶煤,不准开采设计的防火煤柱。提高掘进施工质量,减少漏顶和空顶。2、在煤层中掘进巷道,空帮、空顶、冒顶处要用不燃性材料接顶,并打撞管注浆、注凝胶,同时对冒高处前后5m巷道进行喷浆堵漏,喷浆厚度不小于l00mm。(十四)沿空掘进(指沿假顶或采空区边沿掘巷)的采空区侧,在煤垛采空区侧注AB胶加固煤柱,注胶紧跟迎头。煤垛采空区侧顶帮必须进行喷浆堵漏或采取其它有效堵漏措施处理,喷浆堵漏应随掘随喷,其喷浆堵漏处理滞后迎头不得大于50米。(十五)岩石巷道过煤段及石门揭煤处必须采用先支架腰金属网后喷浆的措施,5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以实行全封闭。(十六)采掘单位技术员实行漏空高温点周报制,每周填写一次所管辖巷道内冒高防火卡片。通风区根据冒高防火卡进行探查,发现有漏顶的地点,及时打撞管注凝胶。(十七)加强对巷道冒高点检查管理工作,通风区负责对冒高点挂牌管理,对冒高进行填图预报建立档案,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发现冒高内有异常现象,必须立即汇报总工程师,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把自然发火消灭在萌芽状态。(十八)采煤工作面风巷设置CO及温度监测探头,并与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实行连续监测,发现CO超标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十九)装备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并充分发挥其预测预报的作用,在易发生煤层自燃地点及有隐患的地点要进行束管监测;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取迈步式预埋人工束管。(二十)采煤工作面机、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至少2台CO2灭火器。(二十一)采取防灭火预防措施应遵守有关制度:1、采用灌浆防火时,应遵守下列制度:(1)采区设计必须明确制度巷道布置方式、隔离煤柱尺寸、灌浆系统、供水系统、预筑防火墙的位置,以及采掘顺序。(2)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同时安排防火灌浆计划,落实灌浆地点、时间、进度、灌浆浓度和灌浆量。(3)对采区开采线、停采线、上下煤柱线内的采空区,应加强防火灌浆。(4)应有灌浆前疏水和灌浆后防止灌浆透水的措施。2、采用阻化剂防灭火时,应遵守下列制度:(1)选用的阻化剂材料不得污染井下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2)必须在设计中对阻化剂的种类和数量、阻化效果等主要参数作出明确制度。(3)应采取防止阻化剂腐蚀机械设备、支架等金属构件的措施。63、采用注凝胶防灭火时,应遵守下列制度:(1)选用的凝胶和促凝剂材料,不得污染井下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使用时巷道空气成分必须符合有关制度。(2)编制的设计中应明确制度凝胶的配方、促凝时间和压注量等参数。(3)压注的凝胶必须填满全部空间,其外表应予喷浆封闭,并定期观测,发现老化、干裂时,予重新压注。4、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应遵守下列制度:(1)应有完整的区域风压和风阻资料及完善的检测手段。(2)必须有专人定期观测与分析采空区和火区的漏风量、漏风方向、空气温度、防火墙内外空气压差的状况,并记录在专用的防火记录薄内。(3)改变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况以及井下通风系统时,对均压地点的均压状况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均压状态的稳定。(4)应经常检查均压区域内的巷道中,风流流动状态有防止瓦斯积聚的安全措施。5、采用注氮气防灭火时,必须遵守下列制度:(1)氮气源稳定可靠。(2)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小于97%。(3)至少有1套专用的氮气输送管路系统及其附属安全设施。(4)有能连续监测采空区气体成分变化的监测系统。(5)有固定或移动的温度观测站(点)和监测手段。(6)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测、分析和整理有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等规章制度。(二十二)积极推广应用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手段,积极推广普及三相泡沫、注凝胶,喷洒高分子材料等防火技术。四、灭火救灾管理制度(一)任何人发现井下自燃火灾或自燃预兆应立即向矿安全信息中心报告。安全7生产信息中心立即通知通风部门和救护队迅速查明火情,同时向值班领导和矿长、总工程师汇报。通风区应根据火灾情况迅速采取控制火势的紧急措施,并报请矿长、总工程师同意后执行。(二)任何人发现矿井火灾应首先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灭火,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制度,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三)矿安全生产信息中心接到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制度通知有关人员,值班领导在矿长和总工程师尚未到达之前,应立即组织矿山救护队,通防等部门抢救灾区人员和进行灭火工作。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等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四)一旦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必须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矿长和总工程师必须赶到现场组织救灾工作,矿长任总指挥,救护队长为总指挥成员,具体负责指挥救护行动。(五)当井下火灾无法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灭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封闭范围应尽量缩小,封闭时应采取在火源的“进、回风侧同时封闭”。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可采用先封闭火源进风,后封闭火源回风侧的封闭顺序。在封闭过程中,必须至少每隔10分钟检查一次进、回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含氧量。五、火区管理制度(一)加强通风调度。矿井发生自然发火事故或重大隐患(CO呈上升趋势或超限、水温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必须在8小时内报集团公司安监局、通防处。(二)矿井必须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注明所有火区
本文标题:杨柳煤矿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7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