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无障碍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建筑法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总则2术语3城市道路无障碍实施范围4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5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6居住区无障碍实施范围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8建筑物无障碍标志与盲道1总则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房屋建筑和居住小区,以及有残疾人生活与工作场所的无障碍设计。2术语2术语2.0.1缘石坡道curbramp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2术语2.0.1缘石坡道curbramp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2术语2.0.1缘石坡道curbramp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2术语2.0.2盲道sidewalkfoetheblind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2.0.3行进盲道go-aheadblindsidewalk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2.0.4提示盲道warningblindsidewalk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2术语2.0.2盲道sidewalkfoetheblind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2术语2.0.3行进盲道go-aheadblindsidewalk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2.0.4提示盲道warningblindsidewalk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2术语2术语2.0.16轮椅席位seatforwheelchair在观众厅、报告厅和阅览室及教室等,作为乘轮椅者提供观赏、听讲和阅读的位置。2术语2.0.20安全挡台safetybarricade控制轮椅小轮和拐杖滑出坡道与踏步边界的设施。2术语2.0.20安全挡台safetybarricade控制轮椅小轮和拐杖滑出坡道与踏步边界的设施。2术语2.0.21明步楼梯stairswithoutbarricade楼梯一侧或两侧没有栏板,或栏杆下方没有安全挡台的楼梯。2.0.22升降平台liftplatform运送残疾人垂直或斜向通行的设施。2术语补充轮椅2术语5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5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5.1公共建筑5.5.1办公、科研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1的规定:5建筑物无障碍实施范围5.2居住建筑5.2.1高层、中层住宅及公寓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2.1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1.1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图7.1.1)。条文说明7.1.1无台阶、无坡道的建筑入口,是人们在通行中最为便捷和最安全的入口,通常称为无障碍入口,该入口不仅方便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同时也给其他人带来便利,这种设计手法在国内外已有不少实例,并在逐步推广。无障碍人口室外的地面坡度做到雨水不倒流即可。7.1.1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图7.1.1)。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1.1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图7.1.1)。7.1.1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图7.1.1)。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1.2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条文说明室内外地面有高差时,在入口只采用坡道时,其宽度除解决轮椅通行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其他人的通行要求。在坡道的坡度上也应该综合考虑使用效果,所以小于1:20的坡道是比较适用的7.1.2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1.3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就符合表7.1.3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1.3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就符合表7.1.3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1.5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符合表7.1.5的规定(图7.1.5-1,图7.1.5-2)。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1建筑入口7.1.5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符合表7.1.5的规定(图7.1.5-1,图7.1.5-2)。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2坡道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2坡道7.2.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图7.2.1-1,图7.2.1-2)。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2坡道7.2.2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7.2.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图7.2.3)。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2坡道7.2.4不同位置的坡道,其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4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2坡道7.2.5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符合表7.2.5的规定(图7.2.5)。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2坡道7.2.61:10-1:8坡道应只限用于受场地限制改建的建筑物和室外通路。7.2.7坡道面应平整,不应光滑。7.2.8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图7.2.8)。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7.3.1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3.1的规定(图7.3.1)。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7.3.1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3.1的规定(图7.3.1)。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条文说明:7.3.1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宽度,应按照人流的通行量和轮椅行驶的宽度而定,一辆轮椅在走道中通行的净宽一般为0.90m,一股人流通行的净宽度为0.55m。如果将走道的宽度定为1.20m,只能满足一辆轮椅和一个人的侧身相互通过。走道的宽度定为1.50m时,可满足一辆轮椅和一个人正面相互通过,也能满足两辆对行的轮椅勉强通过。走道的宽度定为1.80m,即可满足两辆轮椅顺利对行外,还能满足一辆轮椅和拄双拐者在对行时最低宽度的要求。因此,大型公共建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大于1.80m,中型公共建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小型公共建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当走道宽度小于1.50m时,在走道的末端要设有1.50m×1.50m的轮椅回旋面积,以便轮椅吊头继续行驶。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7.3.4人行通路和建筑入口的雨水箅子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不得大于15mm×15mm。7.3.5门扇向走道开启时应设凹室,凹室面积不应小于1.30×0.90m(图7.3.5)。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3通路、走道和地面7.3.7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与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80m;2走道两侧应设扶手;3走道两侧墙面应设高0.35m护墙板;4走道及室内地面应平整,并应选用遇水不滑的地面材料;5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弧墙面或切角墙面;6走道内不得设置障碍物,光照度不应小于120Lx。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4门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4门7.4.1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2在旋转门一侧应加设残疾人使用的门;3轮椅通行门的净宽应符合表7.4.1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4门4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图7.4.1-1);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4门5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图7.4.1-2);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5楼梯与台阶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5楼梯与台阶7.5.1残疾人使用的楼梯与台阶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5.1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5楼梯与台阶7.5.1残疾人使用的楼梯与台阶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5.1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5楼梯与台阶7.5.1残疾人使用的楼梯与台阶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5.1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5楼梯与台阶7.5.1残疾人使用的楼梯与台阶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5.1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5楼梯与台阶7.5.2残疾人使用的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表7.5.2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6扶手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6扶手7.6.1供残疾人使用的扶手应符合下列规定:1坡道、台阶及楼梯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设两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应为0.65m(图7.6.1-1);2扶手起点与终点处延伸应大于或等于0.30m;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6扶手3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0.10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图7.6.1-2);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6扶手4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应为40~50mm;5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扶手截面尺寸应符合表7.6.1的规定(图7.6.1-3):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7.1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条文说明为了方便轮椅进入电梯厢,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0.8m。轮椅进入电梯厢的深度不应小于1.40m。如果使用1.40m×l.10m的小型电梯,轮椅进入电梯厢后不能回转,只能是正面进入倒退而出,或倒退进入正面而出。使用深1.70m、宽1.40m的电梯厢,轮椅正面进入后可直接回转180°正面驶出电梯。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7.1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7.1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7.2候梯厅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7.2的规定(图7.7.2)。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7.3残疾人使用的电梯轿厢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3.3的规定(图7.7.3):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7电梯与升降平台7.7.5供乘轮椅者使用的升降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图7.7.5);1建筑入口、大厅、通道等地面高差处,进行无障碍建设或改造有困难时,应选用升降平台取代轮椅坡道;2升降平台的面积不应小于1.20m×0.90m,平台应设扶手或挡板及启动按钮。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7.8.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1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7.8.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1的规定。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8公共厕所、专用厕所和公共浴室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9轮椅席位7.9.1设人观众席和听众席的公共建筑,应设轮椅席位。7建筑物无障碍设计7.9轮椅席位7.9.2轮椅席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轮椅席位设
本文标题:无障碍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7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