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探讨
青岛滨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1引言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一句名言:“资本因节约而增加,因消费与失策而减少。”成本控制首先在于恰当花钱。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的核心是物与人的管理,用对物与聘对人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生产成本控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持续的过程,坚持才会胜利。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坚持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企业管理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不断降低成本。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新现实》中对成本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他说: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树立全方位的成本意识,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最紧迫、最核心的问题之一。降低成本就要进行成本控制,要了解成本控制的关键,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正确地执行成本控制管理,才能有效地创造利润。在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应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关注原料及辅料的数量与质量,关注员工的素质,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企业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而成本控制是主要手段。要明白成本控制并不仅仅是如何节约,它更是一门花钱的艺术——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在制造业中,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耗费是成本控制的着重点,因为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及其他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等,它属于过程控制。进行成本控制时,应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关注原料及辅料的数量与质量,关注员工的素质,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本文提出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是一个连环的过程,应先了解产品生产成本包括的内容,然后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掌握成本控制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青岛滨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21.产品生产成本控制1.1产品生产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由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两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则是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水电费,运输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报销费,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一级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1.2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所谓成本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控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它既包括生产阶段的产品制造成本的控制,也包括产品开发设计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包括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耗费的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仅只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以成本控制为主的各宗方法,设定成本限额为目标,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在执行决策中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原则纠正不利差异,实现降低超过预期的成本限额,降低成本支出绝对额的过程。制造业绝大部分支出在生产阶段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以及其它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如果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做得不及时,会给生产带来很多困难。2.产品生产成本控制要点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1关注企业产品和原料在制造业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很大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关注原料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青岛滨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3可通过制定用量定额标准和避免不良品流入进行管理2.1.1注重采购成本控制采购“质优价廉”的材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对于采购活动来说,采购价值是基于价格、时间、质量的竞争,满意的是以最低的价格和及时供应满足采购方的需求。要做好成本控制,制造业应当建立、完善采购制度,并完善物资质量信息反馈机制。2.1.2制定用量定额标准材料消耗定额,它是指在节约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生产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一定品种规格的材料,应通过几种方法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如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经验估计法。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检查其定额消耗执行是否到位并监督和完善补料、退料制度。2.1.3避免不良品流入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会造成生产企业的材料、工时、设备等浪费,所以应避免不良品的流入。出现不良品的主要原因有:来料不稳定、存放周期长、环境发生变化等2.1.4关注残次品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残次品的出现,避免造成浪费。有两种基本的处理方式,一是当出现残次品之后及时分析产生原因,应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即事后控制;另一种是在没有出现残次品之前就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即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事前控制,从预防开始。2.2关注企业员工2.2.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确保生产工人的技术成熟,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或使产品寿命周期延长,可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打响产品品牌的知名度。2.2.2标准化作业管理通过加强标准化作业管理和现场质量改进,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青岛滨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4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使质量成本最小化,可以大幅度降低质量损耗,降低企业成本。2.2.3沟通调查研究发现,许多问题都是由沟通不当或缺少沟通而引起的,结果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误传或误解,而导致效率的低下、士气的低迷。所以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强内部交流和沟通,进行双向沟通,提升效率。2.2.4绩效考核主要包括业绩考核和行为考核,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利益分配,而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绩效考核的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主要表现在薪酬上,达到激励的目的。2.3关注生产环节,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企业只有降低成本才能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而成本控制是主要手段。要明白成本控制并不仅仅是如何节约,它更是一门花钱的艺术——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企业的每一种资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在制造业中,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耗费是成本控制的着重点,因为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动力、各种辅料的消耗、工序间物料运输费用、车间及其他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等,它属于过程控制。进行成本控制时,应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关注原料及辅料的数量与质量,关注员工的素质,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主旋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围绕增加经济效益这个轴心去转。而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的主要途径,怎样才能对成本得到有效的管理呢?过去,成本是同财务部门独家管理,实质上是纸上谈兵,是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因为财务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深入到各环节,及生产的全过程去控制每一项费用支出,财务部门只能从总量上去核算管理。而成本费用则是发生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因此对于每个经营单位、每个生产环节、每个工作岗位来说,即是成本费用的支出者,又应是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者。只有全员参与经营过程的成本控制,每个员工都有成本控制的责任,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只青岛滨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5有企业全体员工从上到下,组成一个全员成本管理的群体,形成一个人人为企业,处处讲效益的氛围,降低生产成本才有希望。因此,制造企业必须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体制,并向广大职工宣传和培养成本意识,加强成本观念,促进人人、事事、处处讲成本,对各级各部门以及每个员工要尽可能地下达成本、费用指标。要将企业的各级单位、各个部门以至每位员工组织起来,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献策,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3.产品成本控制的对策3.1避免产品生产成本控制误区一提到生产成本控制,许多人会想到单纯地削减生产成本,把生产投入的成本降低作为唯一目标。通常做法有: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有时也会以次充好;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降低工艺过程的费用;降低人工成本来招聘新员工,从而造成生产效率大大下降;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优秀的人才大量流失,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企业进行产品成本控制时,还应注意避免陷入一下几个误区:3.1.1降低原材料价格等于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而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为节约成本,许多企业都把降低原材料价格作为首要的工作。但是,大多数企业都在这个问题上走进了误区——用劣质材料替代原来的材料;偷工减料。而结果就是,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品牌声誉受到严重打击。举一个例子,如果生产甲产品中的一种材料有三种选择A材料价格较贵,质量非常优秀;B材料价格适中,质量较好;C材料价格便宜,质量良莠不齐。作为企业经营者,会选择何种材料呢?如果因为C材料便宜,就使用其生产产品,那么在用企业的未来做赌注,会产生更多的浪费。所以,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心脏,只有优质、高效的企业才能在任何挑战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企业必须把好质量的关,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用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征服市场,赢得顾客,而精益求精是质量的精髓。3.1.2压缩工资、福利费、培训费等于压缩成本各行各业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削减人力成本,其中一项就是直接降低青岛滨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6员工的工资与福利费,但这类方法在渐走高的消费预期和一路高涨的经济环境中显然是不明智的举措,极易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作为一名成功的经营管理者,应懂得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本质在于促使公司努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员工的劳动报酬。而不是通过降低员工的工资与福利费及培训费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3.1.3收购二手设备、他人工艺技术等于节省成本某些企业为节省成本,而收购一些二手的机器设备。这是可以的,但要知道该机器设备是否适合企业的使用,并做好验收工作。切勿贪便宜而毫不迟疑地收购,那么后果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对于他人的工艺技术,道理同样。该技术是否适合企业,并且是否容易让企业工人掌握,是应考虑清楚的问题。3.2抓住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关键点3.2.1“硬因素”控制“硬因素”即原材料、辅料、机器设备、能源动力等,可以通过对这些“硬因素”的管理,尽可能的把成本降到最低。3.2.1.1降低原材料的途径第一,设计优化。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品质和消耗量、加工工艺等均由设计阶段决定,这些因素又都直接决定着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后,成本的雏形就基本确定。设计阶段控制好了成本,就等于抓住了成本的大头,从源头上减少产品的材料消耗。第二,采购“质优价廉”的材料。材料采购环节降低总成本的原则是:采购“价廉物美”的材料,使采购总成本为最低。在采购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为需要而买,不要为满足而买。在实际工作中,销售订单需要100个产品,采购下订单时,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损坏、报废现象的发生,会主动多订购相应材料。2、将供应商成为延伸出去的车间。现代的企业已经不再是大而全的模式,而是强而精的模式。工业制造企业需要向供应商采购大量的料件,为了买到保质保量的料件,一定要树立“供应商是延伸出去的车间”的观点。采购人员要走出去了解供应商的制程和产能,确保提供的商品符合质量要求,确保按时足量的交货,青岛滨海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7同时便于在价格上取得优惠。3、采购过程实现“不断料”、“不呆料”、“不囤料”。“不断料”就是不让制造单位领不到需要的物料,产生待料的现象。“不呆料”就是不让物料成为呆料,就是说让可用、有用、要用的物料进仓库或制造单位,让不用、无用的物料进不了仓库或制造单位。“不囤料”就是进料适时、适量,不至于过量、过时而囤积。第三,严格控制发料和科学用料。不得随意超定额发料,应严格按定额、按几何尺寸发料;合理代使用材料,要经过技术部门审批同意,尽可能寻找廉价的
本文标题: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7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