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寻找教师的职业幸福1一、我们幸福吗?“幸福”两字容易写却很难做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对幸福的理解。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家长,想说幸福不容易!2010年3月在央视热播的、范伟主演《老大的幸福》傅家老大原本在东北的一座小城里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但是几个自以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弟弟妹妹要帮大哥换一个活法,极力安排他来到北京寻找“幸福”。然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让老大在陌生的大都市里四处碰壁,而他也目睹了几个弟妹看似幸福实则并不幸福的生活。最终老大凭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诠释了最朴实、最纯粹的幸福观,令观众感悟到“什么才是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记者以“你幸福吗”为主题在全国各地街头采访几千名各行各业的普通普通百姓,通过《新闻联播》播出。•一段时间内,“你幸福吗?”成为媒体的热门词汇。莫言的幸福•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0月14日接受央视采访,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能不幸福?”•莫言认为:“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虽然媒体对于“你幸福吗?”的关注逐渐淡化,但是这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感受和体会,值得我们对过什么样生活的进行深入思考。1.学生幸福吗?2012年11月,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份初中生幸福指数出炉,官方未透露各校具体数据。不过总的看来,学生的幸福指数不高,并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降低。同时从32所初中学校学生幸福指数对比看出,并不是升学率高的学校学生幸福感就强,一些升学率不高的学校学生幸福指数反而高些。据悉,武昌区初中生2012年秋季学期起开测幸福指数,并纳入学校评价指标。2012年底,武汉晨报对小学生的调查•三成小学生坦言自己不幸福,排名前三的理由是:•培优班、各种辅导班上到“麻木”•每天玩耍时间不足两小时•父母常常不在自己身边……•小学生心中的“幸福”定义很简单:•有很多玩具•交到很多好朋友•得到老师的表扬•考试拿到100分•父母带自己外出旅行……•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业压力增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呈现降低趋势。成都市一所中学的调查•幸福的事•“每次考试成绩都能让父母高兴,看着他们满足的笑;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能够天天上网,看《火影忍者》,甚至有天能穿越到《火影忍者》里当个忍者。”•“一觉睡到自然醒。”•“考试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赞扬,跟朋友在一起。”•“早上不用起来补作业,可以睡久点,每天和同学玩。”•“回家可以好好的睡觉,不用再想学习。”•……•和父母一块吃饭、跟朋友聊天、打一场球、玩游戏、听音乐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到幸福。但成绩好这个选项,仍在绝大多数同学“幸福”的列表之内。•不幸福的事•“为什么总有写不完的作业?这让我们很不幸福。”•“为什么妈妈总喜欢把我的成绩跟她同事的儿子比?这让我很不幸福。”•“我发现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吃不好也睡不好,学习成绩的下降,老师的谈话,父母的责骂,昔日好友的疏于联系,这一切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沮丧和悲伤。”•“作业多,父母太唠叨,老师讲课枯燥。”•“学习遇到困难,与父母朋友闹矛盾。”•“考试成绩差,家长训斥,亲人不和,努力但失败。”•“看着别人小孩在外面玩耍,自己却在房间里学习。”•“考试失利。”•“父母斥责,同学之间的争吵和排斥。”•……•在学生写下的心情中,可以看到,学习压力太大、考试、成绩、排名、父母唠叨、睡眠不够、人际关系等成为中学生不幸福的主要来源。2012年底,江苏一所初中的调查显示七、八、九年级统计数据差距最大的主要在学习方面年级七八九学习很轻松62.542.05.2学习很累3.76.929.3课余生活丰富68.254.920.7分数带来成就感53.743.719.0分数带来压力37.849.163.8幸福来源于成绩53.055.463.8综合——感觉很幸福77.461.429.62、教师幸福吗?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教师的精神负担早在2005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新浪网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老师反映压力较大2011年9月,人民网教育频道与现代教育报进行“教师的幸福指数”调查显示:领导、职称、考核、升学率、学生是教师的主要压力源,67%教师疲惫不堪,25%厌倦教师职业。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群体幸福感调查结果•1、中小学教师的总体职业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状态•12.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为比较幸福;69.9%认为不太幸福;17.8%认为不幸福。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群体的职业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河北省不同地区之问教师职业幸福感差距不大.但学校之间差距较大•不同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并没有因为经济状况的好坏而存在很大差距。但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幸福感差距却很大,在工资待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学校规章制度、管理方式、人文关怀是影响一个学校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因素。•3、高中、初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有较大差距•小学教师的幸福感高于初中教师,而初中教师的幸福感得分高于高中教师。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幸福感•特殊教育教师服务的对象是残疾儿童。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特殊儿童在心理健康、智力发展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于普通儿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普通学校学生多且程度深,比如对于重度智力障碍的儿童也许一学期都教不会他们穿衣服。另外,特殊儿童比一般学生更加情感淡漠,一学期下来,也许他们连老师都不会喊。这使得教师常常感觉自己在做无用功,自我得不到满足。3、家长幸福吗?(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这些年,给孩子“减负”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解决的难点。•然而,孩子上什么学校的问题却越来越成为大多数家长们心中难以抛下的包袱。•有一个社会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家长关注孩子的高考;•进入90年代,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中考,不遗余力要找一个好的高中;•2000年后,升学关注提前到了“小升初”,好的初中成为家长追逐的目标;•2010年以来,家长的关注更是提前到了小学、幼儿园阶段,进什么样的小学幼儿园成了家长的大事。•与此同时,小升初、中考、高考的辅导班也同样前移,孩子尚未进小学,就开始补课培训学习文化知识了。也就是说,孩子学习的压力在幼儿园就开始出现。•如果说,过去,孩子的培训项目主要是钢琴、小提琴、舞蹈、绘画等艺术类的兴趣班,那么,现在的幼儿培训班则更有功利性,出现了外语、数学、拼音等与小学文化知识相同的内容。•——我们难道要呼吁给幼儿减负吗?2012年5月31日《解放日报》的一份社会调查显示:在幼儿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受访者中有51.1%的受访者认为,“别人的孩子都在补课,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34%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学前培训班能够“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有31.9%的受访者认为“让孩子早点接受教育,没有坏处”;有17.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小学课程紧,不补要跟不上”。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不补课会显得比其他孩子差,会造成孩子自卑,不利成长”,“不补课,孩子的时间也浪费了”。调查显示:在幼儿参加的培训项目中,外语位列第一,达到40.4%;其次是绘画和舞蹈,分别为37.2%和33%;拼音识字班位列第四,达到29.8%。而据一位小学教导主任介绍,拼音识字班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培训内容。•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学“奥数”、考证书、上“占坑班”……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长或浑然不觉,或无可奈何。二、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只有幸福的老师,才会培育出幸福的学生。•假如教师不幸福,培养不出幸福的学生。•假如教师不幸福,影响着1000多万教师家庭的幸福,影响着2亿多学生家庭的幸福。•假如教师不幸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幸福。•教师的幸福,既为了教师本人、学生,也为家庭、社会。一位特教老师的博客•我是一个从事了六年特教工作的青年教师,对于幸福,我有一点点浅薄的看法。•幸福感来源于每个人内心的价值观、人生观,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有所不同,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非常的失落,在教学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也看不到自己希望得到的回报,学生在学习和康复训练上的进步微乎其微,这跟普通教育教师的桃李满天下差别太大了,时间久了,我才慢慢体会到了那种幸福。相信你自己,你对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就一定会回报你多少的。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别人看不到的进步,都能够成为你工作最大的动力,一幅画、一段舞蹈、一篇日记、一副职业作品……都会让老师产生幸福感。•特殊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发自人性最深处的关爱,这些孩子或许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或许无法用成功的事业和伟大的人生来回报我们,只要能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并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就是我们教育最大的成功,就应该是特教人最大的幸福!1、让教师过幸福的教育生活——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能让教师快乐地工作、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的校长就是好校长。•学校工作的以人为本,说到底首先应该是以教师为本。我个人认为:对于校长来说,不需要常谈“以学生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以教师为本,因为以学生为本必须靠教师去实现,只有做到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才能落到实处!•关心教师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关心教师的工作(改善办公条件、校园环境优美//办公环境宽敞、方便、减轻工作负担……)•关心教师的学习(改善学习条件、创造学习氛围……)•关心教师的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旅游……)•关心教师的发展(管理民主、科学、人性化,注重教师个体差异,有多元化的评价教师体系,为教师的成长“树梯子、搭台子”,外出培训……)2、让教师过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自己“健康、快乐、成长”!•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需要学校主导,辅之家庭和社会的正能量。•教师的“健康、快乐、成长”虽也受单位、家庭、社会的影响,但更多地靠自己主导。健康——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与锻炼身体有冲突时,任何再重要的工作(或事情)都要让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你能每天锻炼一小时吗?快乐——是一种心态•用认同心看待教师职业。•用平常心看待职业报酬。•用包容心看待学校环境。•用随喜心看待学生成长。•用学习心看待职业成长。•接受现实(平和的心境)•悦纳自我(乐观开朗的心态)•心存感激(内心的和谐)•追求价值(不懈的进取心)杯子与水•一组学生同去拜会大学教授,起初大家相谈甚欢,然而说着说着,学生们的话题便转向了抱怨,他们抱怨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负荷。•这时,教授不动声色地从厨房里取出了许多个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杯子,其中有陶质的、有瓷质的、有木质的、有玻璃的、也有塑胶的。教授让同学们自己取杯子倒水喝。杯子被取得七七八八后,托盘上只剩下一些粗陋不堪的杯子。•教授这时别有深意地微笑着说:“你们瞧,所有细致、古朴、玲珑、美丽的杯子都被拿走了,剩下的,全是让人瞧不上眼的塑胶杯。现在,我想问的是你们选杯子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喝水呀。”教授又问:“既然是喝水,那为什么你们在意盛水的器皿呢,随手拿一个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刻意选好的、美的、精致的?”学生们被问得哑口无言。•这时,教授正色说道:“主副不分而又什么都想一手抓的心态,正是造成压力的主因,你们喝的是水,却执意要选美的杯子,甚至在选不上好的杯子时,心生怨意。”•这就和生活一样,生活就是水,而名誉与地位,仅仅只是盛水的杯子罢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杯子上,那么我们便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品尝和享受杯中水的美好滋味了。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幸福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对职业和生命的热爱,离不开校内外生活的充实和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
本文标题:寻找教师的职业幸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8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