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2015届湛江一模试卷作文分析
和外国人“打交道”【题目呈现】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位美国老师在中国任教,很希望了解中国,很乐意与中国同事交往,中国同事也很喜欢他。不少中国同事经常对他说:“有时间请到我们家来做客。”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他说:“我们真的欢迎你随时来家里做客。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来访。中国同事觉得这位美国人并不是真心想和中国人交往,只是嘴巴说说而已。而奇怪的是,这位美国人也很苦恼,认为中国同事只会讲客套话,对人不真诚,并不真心欢迎他,因为中国同事经常这样说,却没有一个人确定过时间邀请他去做客,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关于材料的解读】题目与2014年语文高考(广东卷)作文一样,属“材料作文”,或用广东高考阅卷场的说法,属“材料引……”题型。但是这则材料与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又有所不同,这属于事例型的题目,材料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事例,并没有表明出题者的主观倾向。作文的立意需要考生在审读材料后,根据题意所指去概括出写作的观点。题目中的材料是作文选取角度、确定立意的出发点,作文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是否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内写作,是判断作文是否属于“符合题意”的关键。所以,审题的重点应该弄清材料的“内容”和材料的“含意”。根据张玉金教授在2014语文高考(广东卷)作文的解读来看,“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应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一句话概括此则材料的内容应该是:中国同事和美国老师在交往中产生了误会。由此可见,“中外交往”以及“误会产生的原因”应该是此次写作无法回避的核心。时代背景: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中外交往已经是一个避不开的内容。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我们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普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在面对外国人、外国文化,我们如何理解中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文化习惯,成了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解读这则材料时,如何把握误会产生的原因显得尤其重要。对于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运用追根溯源的方法来解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双方的误会呢?材料中的第一句话说到:“一位美国老师在中国任教,很希望了解中国,很乐意与中国同事交往,中国同事也很喜欢他。”这句话肯定的双方都有交往的意愿,双方交往的意愿也是真诚的。第二、四句话说到“不少中国同事经常对他说……中国同事又对他说:“我们真的欢迎你随时来家里做客。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我们从“经常”和“又”“真的”这些词中可以知道,中国同事是真心想和美国人交往的。既然问题不是出在中国同事的身上,我们看是不是出在美国教师身上呢?材料最后一句说“因为中国同事经常这样说,却没有一个人确定过时间邀请他去做客,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很显然,问题也不出在美国教师身上。而其中这一句直接点明了原因:“却没有一个人确定过时间邀请他去做客,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美国教师从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去对待中国人的邀请,而中国人也没有站在美国教师的思维习惯上去与美国人交往。双方的误会是建立在交流的障碍上的,这是表层意思。而深层上则是双方的文化差异上造成的误会。由此可见,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是造成误会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这则题目的立意应该紧扣“交流障碍”和“中外交往”中的文化差异来立意。其中,“差异”是核心中的核心。【关于材料的范围、内容及含意】1、关于材料的范围材料的写作范围应该紧扣“中外交往”下来谈的“交流障碍”和“文化差异”来立意,都应属写作范围。2、关于材料的内容在内容层面,可以紧扣“中外交往”下的“交流障碍”来立意。考生可以分析在与外国交往下,交流障碍产生的原因,如何消除这种交流上的障碍等。3、关于材料的含意在含意层面,可以紧扣“中外交往”下的“文化差异”来立意。考生可以紧扣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如何对待这种文化差异,怎样妥善的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等,从这些方面来立意都属符合题意。【评分操作】一、内容上的分等1.题意⑴在材料内容和含意内自选角度的,判“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一等、二等打分。例如可以立意为“尊重差异,了解差异”、“不了解差异会导致误会、误解甚至误判”、“明晰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之间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学习和接受”等等。⑵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内容上自选角度,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三等打分;比喻脱离了差异来谈沟通,而没有抓住核心“差异”。例如“沟通的重要性”⑶仅以“材料”为由头引申话题,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三等打分。例如立意为“以诚待人”“注意对方的感受”⑷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判“偏离题意”,在内容四等打分。“心心相印”、“诚信做人”等等。2.中心、内容、感情⑴判“符合题意”的,综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感情,分辨归属一等或二等;⑵凡判“基本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的,原则上在该等打分。二、表达上的分等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在相应的的等级上评分外,可考虑在前一等的下或下一等的上打分。例如,内容评二等的19,表达可在二等内打分,也可以在一等的下给21分,或在三等的上给15分。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三、发展等级的分等1.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第考虑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上给分。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不给分。[说明:作文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续写或扩写,总分在37分以下。]四、其他1.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2.关于字数⑴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⑵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⑶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⑷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⑸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⑹完全空白的,评0分。【例文评析】一类文:明析文化之差异有个朋友向你介绍个外国异性友人,你们刚见面,他便靠上前来亲吻你的脸颊。这时你肯定会摆出防守姿态,阻止其行为,而他也肯定会露出不解迷惑的表情,这就是文化之差异。文化之差异是相当普遍的,最明显的,就是语言,语言也是一种文化。那么,文化之差异从何而来呢?首先,我们与外国人的生存环境大有不同,以菲律宾为例,我们中国从古至今地大物博,国民一种以土为母的情怀自然而生,而菲律宾是个岛国,自古多依靠大海为生,自然十分崇拜、敬畏海洋。而政治、经济制度又以生存环境为基础而创建和发展。那么两国之文化肯定大有不同了。其次,地域阻隔也是形成文化之差异的重要原因,两民族之人不能相互交流,日积月累,肯定会各自发展出独特的文化。文化差异虽普遍,但不是每个人都深谙之,这就让其在不同国家人民交往过程中造成了一定阻碍。像材料中的故事那样,其实中国同事和美国教师都是真诚地与彼此交往,但因文化差异,他们表达自己真诚的方式不同,于是造成了误解。古往今来,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和还真不少。古时,南夷、北胡、东佞等都是中原人给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的鄙称,这也造成了中原人和周边地区人们的长久阻隔;今日,中东的动乱局势,不也是文化之差异在煽风点火吗?文化差异普遍,但又可能带来众多不利之处,因此,我们应该明析文化之差异!面对文化之差异,积极沟通,相互理解才是正确的做法。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外国政权不承认,不包含新中国于新世界格局中。而在万隆会议上,面对与自己文化十分不同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之理,化解了当时会议火药味十足的气氛,各国人民也纷纷赞赏他的求同存异方针,后来,该方针成了各国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积极沟通,相互理解,同时也应看到“异”中之“同”。唯有做到“求同存异”,才能使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正常化,友谊化。文化之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缺乏一颗包容、理解的心。让我们明析文化之差异,并正确对待它,在与不同文化的人的交往中收获友谊与温暖吧!简评:此文开篇即入题,点出观点:文化是存在差异的。接着通过中国与菲律宾的对比,得出由于地域的不同文化也将不同。再次指出文化差异是普遍的,文化差异会带来误解。最后指出对待文化差异的方法。文章层层推进,层次分明,始终围绕着“明析文化差异”这一主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论证过程中能够用上一定的材料事例进行论证,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解、沟通,筑桥文化之间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给中美同事之间的交往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双方却从不去了解对方、与对方沟通,导致误会的加剧。事实上,要消除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往障碍,了解沟通是最好的途径。了解与沟通,能在不同文化间筑起桥梁,让情谊流通。中国五千多年的传承,在儒家思想与农耕社会的影响下,变得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中国人讲话含蓄,邀人做客时从不约定时间。因而中国同事的做法绝不为过。然而,西方社会却是开放的,西方人讲话直截了当,清楚明了。这种处于对立面的文化,使得中西方人之间的交往尤为困难。因此,必须要学会了解与沟通,才能在中西方文化间筑起桥梁,各人愉快地交往。《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并非是战争,但是交往的双方也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试想,若该美国教师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特点,他也就不用如此苦恼了。若中国同事了解美国的文化,又何至于胡乱猜想?了解对方是极为重要的。在人际交往,尤其是身处不同文化的人相互交往中,了解对方才能免除不必要的麻烦。了解文化的差异,才能让交往变得真诚与简单。当遇到问题时,双方不进行沟通,而是将话憋在心中,暗自揣度,这才导致了文化交往困阻的出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既然交往受阻,为何不与对方面对面地说出心声?若有了沟通,对方自会明白自己的想法。也会意识到交往方式有何不妥。这样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交往自然就水到渠成,无所阻碍了。沟通,打通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让人们的交往变得简易。中国在迈向世界,融入世界。不同文化的涌入带来了人际交往上的困难。此时,请用心去了解与你交往的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尊重你了解到的文化,不要让文化差异成为与他人交往的绊脚石。若交往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困扰。请去与对方沟通,吐露彼此的心声,了解对方所思所想,调节交往的方式,问题自会消失。如此一来,深处不同文化的人的交往也就成为可能,友谊的花朵也会盛开在不同文化之间,散发芬芳。了解、沟通,筑桥文化之间,传情与交往之中,让交往盛开花朵,收获甜美的果实!简评:此文开篇即概括材料,引出观点:了解与沟通,能在不同文化之间筑起桥梁,让情谊流通。第二、三段分析了双方产生误解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文紧扣题意,逐步推进,层次分明。题目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道理形象的写了出来。二类文:本土与外地中国人之所以苦恼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外国人所追求的“较真”的真诚;而美国人之所以苦恼是因为中国人习惯于“形式”表面的真诚。“我们真的欢迎你随时来家里做客”似乎已经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口头禅。但就我而言,我还是很佩服美国人实事求是的较真真诚,外国文化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当两种不同文化观念接触时,往往会产生冲突。我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位法国学生在中国求学,他认识不少中国朋友,有一次和朋友告别人,朋友脱口而出“有时间到我们去做客”然后这位法国学生说他非常兴奋追问这位中国朋友什么时候去比较合适,这时这位中国朋友显得无所应对,十分尴尬,然后找个借口推辞了。这是“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的冲突,外国人的较真主义于中国人的“口头”主义水火不容,但在这件事当中,中国显得有失风度,比不上外国的实事求是精神,他们很少以虚情
本文标题:2015届湛江一模试卷作文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8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