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 信仰 人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人生姚洪越2015、4、151、信仰及其发展2、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什么,信什么3、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作用及其影响4、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习近平(2015、3)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报告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缺失。一、信仰及其发展1、信仰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人们对于某种认定为最高价值的对象(主义、理论、学说——神学)的坚信不移和自觉追求。民无信不立信仰,信心瞻仰之意。信,信奉。仰,仰慕。信仰,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信仰是任何一个文化的核心肯定。信仰的指向是意义。意义的背后是价值。信仰是一个文化的价值系统。信仰是文化中那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是纲,是根本。人,一定要找出活着的意义来。信仰就是这样一种让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信仰给人的生命以意义。没有信仰,人生就没有意义。人的发展浑浑噩噩,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没有信仰人会很空虚迷茫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人若没有信仰,就好象没有灵魂,跟动物一样,只知道吃啊,维持生命,没有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生应有理想、追求,这是人生存的价值。所以,人要有信仰。“就像人的身体需要盐一样,人类的心灵从记忆难及的洪荒年代起就感觉到了信仰的需要。”------荣格“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邓小平信仰的构成信仰的主体:信仰的客体:个人社会组织、政党命题思想观念、道德律令、人生信条物像某种自然物、图腾、神灵或特定的符号等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马克思14在人类文明的初始时期,人类受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把左右世界发展、主宰人类命运的力量神秘化,因而出现了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形成了有神论的信仰,出现了对自然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形式。2、信仰的发展历程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祖先崇拜往往和英雄崇拜联系在一起。一些对氏族部落有功之人、首领、英雄或发明生产生活工具等人,活着时受人尊敬,死后的鬼魂也受崇拜,年月经久,他们便成为本民族的守护神,被奉为本民族的始祖而加以崇拜。宗教信仰在形式和内在的思想内容上都更加完善,更加明确地体现出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它把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灵和来世看作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并仍以神秘主义的方式虚幻地、颠倒地反映着客观世界。查理大帝加冕仪式拿破仑一世在卢浮宫加冕大典文艺复兴以来,兴起了人文主义运动,他们主张以对人的崇拜取代对神的崇拜,提出要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争取人的权利和自由,用人权来反对神权,矛头直指宗教神学,从而动摇了宗教信仰在人们思想中的统治地位。英国的无神论者培根在他的惊世之作《伟大的复兴》中指出:自然中存在着不依赖“造物主”的东西,否定了上帝的功能。倡导从物质到人事的思维路线,这与基督教上帝凭意念创造万物的原则对立。20法国的战斗无神论者狄德罗(1713一1784)主编《百科全书》以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为己任。21德国的古典哲学康德以自己的三部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推翻了宗教信仰的统治地位。但是到后来,他还是为人类信仰留下了唯心主义的地盘—一个人的认识所不可及的“彼岸世界”。22康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3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对其的信仰产生从西周以来,中国人的信仰中心中上帝转向圣人,信仰的目的从牺牲人讨好神转向了服务人民。民意就是天意,乃至以人民、人心、民意为最终皈依成为中国人信仰的中心。天命靡常。(诗经)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易·观》)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系辞》)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荀子)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毛泽东:1945年6月25日中国人心目中的人神关系体系,赋予了民意神圣特性,从而为人性高扬、不做神奴,民意大如天、民意即神意、民心即天心的人文精神奠定了不拔之基。人作神不崇神不拜物信仰是心灵的产物,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信仰的作用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信仰的力量!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取义成仁寻常事,人间种遍自由花。——陈毅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啊!”——方志敏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信仰是一种无神论的信仰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最后戈尔巴乔夫轻轻一句话,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偌大一个党就没了。按照党员比例,苏共超过我们,但竟无一人是男儿,没什么人出来抗争。”为什么苏联和苏共会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失去了共产主义信念和理想。——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列宁:首次公开使用“马克思主义信念”毛泽东:“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37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从本质上讲,二者之间的根本内涵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就是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目标。人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也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它更加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信,更加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而共产主义信仰则不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共产主义信仰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目标和奋斗方向。38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1.从信仰主体的角度分析,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普通的信仰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信仰的核心力量和组织:共产党392.从信仰客体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一是体现在理论层面,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二是体现在现实层面,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活动及其结果。40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源泉,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证明和外在表现。413.从信仰的内在机制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知、情、意的内在统一。它同时也实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内在统一。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一种情感体验和情感追求一种的坚强的意志42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世界自足,不谈鬼神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社会发展,人类解放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服务群众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人生自由,全面发展434、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对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反思,实现共产主义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人类自身彻底解放而奋斗是每个人最高的价值追求。这样,也就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体现出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信仰。44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此世性(不在来世)此地性(不追求一种感觉)社会性(美好社会的追求)人民性(为了、依靠广大人民谋幸福)科学性实践性(可以被实践、被实践所证明)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鼓舞下,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胜利,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逆袭成功,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实力与机遇中国社会主义的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改善了中国的国情1978——2011,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中印比较:2461020不可比2倍(粮食产量)(可耕地面积少于印度)2.5倍(网民数量)。4倍(经济规模、外贸总额、原油产量、发电量)6倍(外汇储备、钢产量、电视机数量)艾滋病人数印度是我们的6倍10倍(吸引的外资额、人均寿命高10岁)20倍(吸引的境外游客数量)不可比(高铁、高速公路、奥运会奖牌、妇女地位、贫民窟状况)2010年,印度极贫人口占全球极贫人口的比重高达33%,高于30年前的22%。印度55%的人口会在户外如厕,而且他们鲜有用手纸的习惯。过去20年,印度虽然经济保持了7%左右的增长,其IT产业更是闻名于世界,但这并没有改变印度文盲率高达24%、儿童营养不良率超过40%的事实。中国脱贫工作取得巨大进展,极度贫困人口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81年的43%下降至2010年的13%。过去10年来,中国农村人口的脱贫数达6000多万人,相当于整个法国人口。中国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时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的生存、食品和穿衣问题。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超过9.1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6767美元。国家外汇储备39932亿美元(2014、6)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发达,之所以富裕,是以不到世界1/5的人口享有消耗和使用世界将近3/4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前提条件的。中国是世界另一个1/5人口,能照搬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吗?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4月14日在接受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的谈话YouknowifyoutalktoChineseleadersIthinktheywillacknowledgeimmediatelythatifoverabillionChinesecitizenshavethes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 信仰 人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8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