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钻孔桩施工方案(旋挖)
XXX轨道换乘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XXX工程旋挖施工方案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XXX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X轨道换乘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XXX工程项目经理部第0页共22页目录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2.质量目标及组织机构.....................................23.施工方法...............................................34.人员、设备情况........................................115.工期、质量保证措施....................................126.安全生产措施..........................................157、环保措施.............................................168.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6第1页共22页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工程概况本标段位于重庆市壁山区境内,起于黛山大道张家湾,经壁铜路(G319)(K0+450)、朱家桥(K1+640)设朱家中桥上跨壁南河,终点接G319(壁渝路),线路全长为2.181km。主要包括:K1+640朱家中桥,K0+040、K0+940处2道箱涵,K1+180处地通道,路基土石方及附属工程。K1+640朱家中桥采用2-25m装配式预应力砼小箱梁,起点位于K1+610。终点位于K1+670,桥梁全长60m。桥梁分为左右两幅,桥全宽44m。横断面布置为:6.75m(人行道)+30.5m(车行道)+6.75m(人行道)=44m,桥梁与道路正交。本标段桥梁桩基共计26根,拟采用旋挖钻机钻孔的施工方法施工,因P1桥墩6根桩基位于壁南河中心,围堰后易垮塌,该部分桩基施工步骤为:第一次钻孔、填充C20混凝土、第二次成孔,A2桥台桩基按正常成孔工序施工,如遇严重垮塌现象,采用P1桥墩桩基成孔方式进行施工。1.2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⑴施工图设计文件⑵《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⑶《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⑷《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⑸《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055-83)⑹《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⑺《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⑻《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⑼《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2页共22页2.质量目标及组织机构2.1质量目标严格执行ISO9002标准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确保桩基工程达到优良等级。2.2组织机构据本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的管理层设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各一名、项目副经理1名,下设工程科、机料科、财务科、安质科、综合办公室、工地试验室六个部室。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整个施工的各项事务,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对工程的施工进行组织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文明施工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表2)姓名职务负责内容XXX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组织XXX项目总工负责施工方案XXX项目副经理负责具体实施、对施工具体负责XXX工程科科长负责现场具体技术工作XXX机料科科长负责材料供应及设备组织XXX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工作XXX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XXX桥涵工程师现场施工员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时间、空间和资源的最佳组合,并做好以下工作。○1项目部在公司领导下,对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有关规范、标准以及工程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2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协助项目经理抓好项目的施工生产。第3页共22页○3项目部各部门配备足够的管理力量,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对项目经理负责,确保实现项目部的各项施工任务。○4项目经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治安保卫等项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有关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5根据工程的总体部署,合理安排工程的施工进度,调配机具、材料,协调各工序的施工力量,促进工程均衡进展。○6认真协调好各工序之间的先后施工顺序,做到流水作业;协调好各施工工序及各专业工种的配合关系,做到全体施工人员相互密切配合,减少或消除不利影响。○7抓工程计划管理,在总体进度计划的控制下,编制周、月计划,把各项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到执行者,细化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项目,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3.施工方法3.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作到“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施工便道跟随线路走向,便道宽3.5m由土石料填筑而成,并在两边设置排水沟。由配电房拉出电缆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安装配电柜。施测墩台十字线,定出桩孔准确位置,测量桩孔地面高程,计算开挖深度,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3.2钻孔桩工艺流程第4页共22页埋设护筒自检互检钻机就位制作钻头监理工程师检查平整场地(搭设工作平台)桩位放样向孔中注清水或泥浆检修钻头钻进泥浆沉淀池泥浆池供水成孔监理工程师检查清孔检测调整泥浆指标泥浆备料互检自检钢筋骨架制作钢筋骨架吊装安立钢筋骨架监理工程师检查设隔水栓设立导管试拼装检验导管测量砼面高度灌注水下砼砼输送砼检验旁站监理监督互检自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3.3施工工艺:3.3.1平整场地,测定桩位因壁城河水较浅水,先采用路基挖出土石进行围堰筑岛,在岛上安装钻机,岛面应高出施工水位1m以上。平整场地后,应根据设计制作钢护筒第5页共22页桩位,由测量人员准确定出钻孔中心位置。桩位必须在护筒四周设置十字护桩,交角不小于60度,护桩可采用木桩或短钢筋。护桩应妥善保护至终孔,以随时检查钻机的对中情况。3.3.2护筒的制作埋设为固定桩位,保护孔口不坍塌,隔离地面水和保持孔内水位高出施工水位以维护孔壁及钻孔导向等目的,在钻孔前按要求制作、埋设,护筒采用8~10mm钢板制作,并保证坚实、不漏水;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15cm。护筒顶应高出原地面不少于30cm。埋设护筒以桩位中心为护筒中心,护筒埋好后利用护桩挂线检查护筒埋设偏差,其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现场施工人员在护筒埋设好后应自检,再由现场技术员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因围堰土石易坍塌,钢护筒为一次性使用,不拔出。3.3.3泥浆①.泥浆原料尽可能使用膨润土,使用粘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选用塑性指数大于25,小于0.05mm粒径含量大于50%的粘土制浆。②.泥浆的循环和净化:针对钻机特点,在施工前对泥浆的循环和净化结合施工场地作合理布置。设置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③.泥浆池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且泥浆池四周应用草袋围砌高出地面一定高度,防止泥浆污染周围环境。3.3.4安装钻机钻机的钻杆中心应对准桩中心,并与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同一垂线上。桩位中心由护桩挂线定出,钻机定位准确后,由现场施工人员自检,现场技术人员复检,最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钻机对中允许偏差为5cm。3.3.5钻孔第6页共22页○1钻孔前,技术人员首先测定护筒标高,依据设计图纸及护筒标高编制相应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收到有签证的技术交底后方可施工。○2对于旋转钻机,开始钻孔时,应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旋转造浆,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以低档慢速开始钻进,钻至护筒脚下1.0m以后,方可按正常速度钻进。○3钻孔应连续操作,不得中途停止。○4在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钻孔过程中,经常检查孔径和倾斜度。○5钻进过程中,每3米取一次土样,进入风化岩后每0.5米取一次岩样,且地层变化处应加密取样。取样的同时详细填写工程地质核查表。钻进时,现场技术人员应核对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如与设计不相符,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6整个钻孔过程中应做好钻孔记录表,钻机值班人员如实填写。记录内容包括进尺情况、地质情况、开钻时间、终孔时间、成孔标高、以及钻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3.3.6成孔○1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所有钻孔在浇注混凝土前都应使用检孔器或其它设备检查孔径和倾斜度,做全深的检查。检查标准见后质量检验标准。○2当钻孔达到设计标高,现场施工人员应使用鉴定过的测绳,根据施工技术交底提供的钻孔深,确认孔底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填写完成钻孔记录,地质核查表,整理好钻孔取得的土样及岩样,通知现场技术人员复检。复检技术人员检查内容有:孔深、孔径、孔倾斜度、钻进记录是否填写完整,有无异常情况,核对现场地质情况是否复核设计图纸。如一切检查符合要求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3所用检孔器直径不得少于设计孔径。3.3.7清孔第7页共22页○1反循环抽浆法。采用抽浆法清孔比较彻底,用反循环回转钻机钻孔时,可在终孔后利用钻机反循环系统的泥石泵吸渣,裹带钻渣的泥浆经过沉淀池后回到泥浆池,再流入孔内,形成循环。○2正循环换浆法。当使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时,终孔后,稍提钻锥离孔底10cm~20cm空转,并保持泥浆正常循环,以中速将泥浆池中较纯泥浆压入孔底,把孔内悬浮钻渣较多的泥浆换出。悬浮着钻渣的泥浆从孔内流出,流入沉淀池沉淀后再回到泥浆池,完成循环。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回旋钻机钻孔,在钻孔过程中,采用正循环换浆,终孔后采用反循环清孔。○3清孔时间以排出泥浆的含砂率与换入泥浆的含砂率接近为宜,清孔时应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比重、含砂率以及粘度。3.3.8钢筋笼制作及吊放○1钢筋笼的制作安排在钢筋加工区进行制作,根据各墩台钻孔桩钢筋笼长度分段绑扎成型后运至桩孔边,利用吊车吊放钢筋笼并现场机械连接。○2钢筋笼最后一节吊装时,现场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技术交底检查吊筋的长度,是否能准确的定位钢筋垄立面标高。○3钢筋垄的四周侧面应采用耳环或混凝土垫块控制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采用耳环时钢筋直径不宜小于φ12,采用垫块要求垫块强度不得小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3.3.9导管安装○1水下混凝土采用直径25~30cm刚性导管,中间节长宜为2米,底节长宜为4米。○2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每节长度。试压的压力不小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3施工人员应根据孔深合理配置导管,导管底口距离孔底应为20cm~40cm,并自下而上记录每节导管长度。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导管总长是否满足要求,距离孔底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第8页共22页3.3.10灌注水下混凝土○1混凝土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2灌注混凝土前应进行二次清孔,测试泥浆的比重、含砂率、粘度。施工人员、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记录。○3灌注混凝土前探测孔底沉渣厚度,如大于规定(柱桩小于10cm,摩擦桩小于30cm),须再次清孔,但应注意孔壁稳定,防止坍孔。孔底沉渣厚度直接影响到成桩质量,施工人员自检无误后由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并记录,如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否则再次清孔。○4封底必须使用储料斗,存储的混凝土应至少可使导管埋深1m,并不宜大于3米。水下混凝土封底必须采用隔水栓,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封底后,施工及技术人员判断、测量封底情况,并记录。○5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以2~6米为宜,中间间隔时间不宜大于2小时。整个灌注过程,技术人员应按灌注记录表填写记录。○6水下混凝土浇筑面应高出桩顶设计高程不小于1.0米。灌注结束时,由施工人员及现场技术人员共同检查无误后方可停止灌注,拆除导管。最后几节导管应慢速拔除,拔除时利用吊车上下缓慢活动导管,防止出现空心桩
本文标题:钻孔桩施工方案(旋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9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