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语文三年级下语文S版《塞下曲》课 件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的。其中第四首写思妇怀念远行的征人,属于闺怨之类。另外五首都表述诗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气充溢,为盛唐边塞诗中的奇葩之一。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一首。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花朵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但是,李白所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也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入眠,“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高适他是盛唐诗人中,唯一一位做高官而封侯者。北游蓟门和入幕河西对他的创作影响较大,也是其成为边塞诗人代表的现实基础。诗作风格:风骨凛然诗歌内容:1。边塞诗。代表作:《燕歌行》(揭露军中苦乐不均的矛盾)《塞下曲》(抒发建功边陲的慷慨情怀)2。民生诗。代表作:《封丘作》。3。幽愤诗。《留别郑三九兼洛下诸公》。艺术特色:1。沉雄悲壮。多慷慨之气,不平之音,风骨凛然,沉雄悲壮,改变了唐初以来婉靡之风。如《燕歌行》。2。质直浑朴,多胸臆语,常用赋法而少有比兴寄情。如《别董大》。3。古近兼擅,尤工七古。角度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而且他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岑参曾出为嘉州刺史,故人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诗歌较为集中于边塞题材,西域的奇丽风光,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拓展了边塞诗的内容。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艺术特色:1。奇情壮丽,节奏多变。2。风格壮伟恣肆,富于浪漫气息。3。感情真挚自然,一气流注。4。尤擅长七言歌行。高岑相同点:1。诗的形式,以七言为主;2。诗的内容,注重战争,边塞为题材;3。诗的风格,豪迈雄壮。不同点:1。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2。高诗浑朴质实,岑诗瑰丽峭拔。3。高诗豪迈中给人以深沉,岑诗雄壮中具有俊逸。4。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岑参的创造性要比高适突出得多,这主要体现在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采,更富于艺术个性。但高适在创作思想内容的深广度要大于岑参。王昌龄写作范围:1。边塞诗。长于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活动,善于揭露征戍者的内心世界,揭露穷兵黩武,同情士卒,不乏慷慨豪气。《出塞》《从军行》。2。怨女诗:宫怨诗(和闺怨诗《长信秋词》《西宫春怨》《西宫秋怨》《春宫曲》;《闺怨》《春怨》《青楼怨》。描写妇女生活的清新可爱的小诗,又民歌味道,如《采莲曲》其二。3。赠别诗。构思委婉,托物托景,饱注深情。《芙蓉楼送辛渐》。艺术特色:1。擅长七绝,被誉为“七绝圣手”。2。善于典型概括,意象深远而表达又极为流畅。3。风格刚健,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样的思情,格调无论是清刚苍凉、雄浑跌宕,还是高昂开阔、爽丽自然,均有一股刚健之气其他边塞诗人李颀:擅长五古河七言歌行,代表作:《古从军行》。王之涣:代表作:七绝《凉州词》、五绝《登鹳雀楼》。王翰:擅长歌行和绝句,代表作:《凉州词》。崔颢:传世名篇:《黄鹤楼》。1、初盛唐边塞诗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2、盛唐边塞诗(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盛唐边塞诗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4、晚唐边塞诗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还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时回向月明看。)
本文标题:语文三年级下语文S版《塞下曲》课 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0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