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作文部分(命题作文)㈠命题作文的几种形式1、单字式《味》《缺》《逝》《气》《寻》2、独词式《传递》《回家》《晴空》《分享》3、短语式(偏正、动宾、并列、主谓、综合)偏正式——特别注意修饰语,它是命题设置的审题障碍,不可无视它的限制性(《心灵的温度》《自己的声音》《人生的风景》《刺痛感觉的那句话》《从这里起步》《悠悠我心》)动宾式——重点要推敲动词《长成大海》:长成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过程并列式——重点是辨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与传统节日》《简与繁》主谓式——关键要考虑题目中所蕴含的情感倾向《最是平和难得》《月有圆缺》综合式——要逐字、逐词推敲,把关键词圈出4、填充式(半命题)《,是生命给我最好的礼物》《守望》5、倾向式(材料+题目)㈡命题作文的审题⒈析词法析词法,就是将题目以词语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个词语逐一分析。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审题过程,包括词语的轻重范围(例如:喜欢和爱、赡养和抚养,等)、题目的体裁方向(例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记叙文、议论文等)以及分析所产生的一些联想。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你的手”:要求写的是“我”和“你”的关系;“想”:说明还只是一种渴望,还没有实现。这是很关键的一个词语,必须牢牢抓住;“握手”:表示两人的最后结局,“我”渴望中的最后结局,象征和解、求助、鼓励、崇拜等。审题结束后,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为什么想握住你的手呢?角度可以有很多个。例如:1、虽然我和你一直在一起(同班或同桌等),但我误解了你,现在我很想说声“对不起”,和你握手和好。(记叙文)2、你知识渊博,品格高尚,我很崇拜你,很想和你做朋友。(握手)3、你曾无微不至关爱我,我却因为年幼不懂事而伤害了你。现在我很后悔很愧疚,想补过,而你却驾鹤而去。我多么想再次握住你的手啊。(写已过世的爷爷奶奶等长辈)4、因为误会我们分手了,现在后悔,想和你重新在一起。5、你因为客观原因离开我后,我很思念你,很想你重新回到我身边。⒉组词造句法如果作文题目是单独一个字(词),则需要先确定它是抽象字(词)还是形象字(词)。因为抽象字(词)往往要理解其蕴涵的抽象意义,形象字(词)往往要理解其象征意义。总之,不能直接写其字面意思,那样太肤浅。确定了字(词)的意义后,再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确定文体。写议论文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的方式深入。写记叙文,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选择人与事进行叙述。例如:作文题目:《忙》《杂》“忙”是一个抽象词语,意思是:事情多,忙碌,跟“闲”相对。立意步骤:组词:忙碌(学习忙碌、工作忙碌,等)造句:①忙碌是一种学习(生活、工作)的充实。(议论文)②为谁忙碌为谁苦?写父母之爱子女。(记叙文)㈢作文立意技巧⒈化大为小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具体方法有:①限制法我们不妨在原来的题目基础上加以限制,主要是添加些限制性成分,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以便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如:文题:《味》《味》,不能跟“品”混淆写成《品味》,基本义应该是名词,比如“味道”“滋味”“趣味”“意味”,“味觉”包含甜酸苦咸四种基本味觉。可以写爱的味道、幸福的味道,高三滋味,但这是大路货;可以写寂寞的味道、孤独的味道、失败的苦涩。②探究法围绕题目,多提一些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写作的思路会越来越来明确,愈来愈深入,较小的写作切入口就形成了,能顺利地实现“化大为小”。文题:分享对“分享”进行探究:a.和谁分享,分享什么----对象b.为什么分享-----探因c.分享的结果-----------索果d.怎样分享------方法分享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如分享某种幸福,分享某个快乐,分享春天的阳光,分享社会的和谐……甚至分享痛苦,分享忧愁——因为痛苦与忧愁也是一种精神财富,进而写分享后的感悟与体验。可以论述分享的层次,分享的精神意义,可以论述分享对人精神的净化与升华,等等。⒉小中见大可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同时,还可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跃动时代脉博,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当然,“小中见大”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这也应注意。⒊避实就虚实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写,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虚”指抽象地写。虚写,重在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它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由真实的脚印联想到人生的足迹,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程,由房屋的窗户联想到对外的开放,由山涧的桥梁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竹之有节联想到人的节操,由叶落归根的景象联想到思乡的情怀,由登高望远联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这种由眼前的实在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的揭示其寓意的手法,就叫避实就虚法。⒋由虚入实有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诚信”、“独到的感觉”等。这就需要用由虚入实法。它需要你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把隐寓的道理说得看得见、摸得着,把看起来很空洞的论说表达得具体形象、文采斐然。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以下两点:⑴理解题目的隐含意义。题目除字面上的意义外,还有丰富、深刻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对重点词语,进行反复推敲,理解蕴意,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⑵先发散,后聚合。在准确审清原意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展开丰富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如上海高考作文《时间啊,时间》,有考生这样写“是什么使稻米变成香醇的佳酿?是时间。是什么使咿呀学语的孩童变成沉默的老人?还是时间。是什么使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变成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也还是时间。时间,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魔术师啊!”作者在议论说理时,采用“虚则实之”的方法,避免了千篇一律枯燥的说教,把“虚”的概念阐述得真切可感。⒌高屋建瓴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⑴不断超越,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⑵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⒍多角立体常用立意法有以下三种:⑴顺向立意法,即根据命题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命题中心的具体化。⑵逆向立意法,即以命题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高考时慎用)⑶辩证立意法,即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个角度看命题。这是一种辩证思维。它提醒我们多从事物的不同侧面来思考和分析,进行多角度的审视。⒎层层剥笋文章立意要深,必须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鲜明个性。层层剥笋法也叫“解剖麻雀”法,它往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登堂入室,一层比一层更接近事理本质。这一层与下层的关系就像逻辑链条一样紧密相连,使说理更加充分。文章的结构对行文的各层先后顺序有严格要求,鱼贯而行,环环相扣。在议论文中更是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是常见的递进式思路。㈣作文的选材构思面对题目,可以由时间跨越和空间跨越两个角度,把自己能够想到的素材进行整合。整合原则是“取新不取旧,取小不取大,取实不取空,取深不取浅”。选材后,要构思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起承转合等。即按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等类型确定总体框架,然后再依照相应逻辑结构来写作。“追问式”串起全篇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追问:问“是什么”列表现,问“为什么”挖根源、问“怎么样”。提办法。当然每篇议论文不必三个问题都回答到,可根据论点选答两至三个角度即可。杂以成其大“杂”的名声不好,但仔细想想,成其大者,岂非杂邪?(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波澜壮阔的大海,如此的雄奇壮美,然而,成其大者,正是这声名不佳的“杂”。百川东到海,大海以它广阔的胸襟、包容的气度,接纳了各方的来客,“杂”使之积小流以成江海。而那涓涓的细流、汩汩的泉水,因为纯而终究无法拥有大海的气魄。(海因“杂”而壮阔)那夹缝中生存着的草,吸收着大自然的雨露、养分,因为“杂”,它的生命力如此的顽强,它得以历经风霜、磨难,而依然完好无损,享受阳光。而那温室内的花朵,只喝调配好的营养液,如此纯的生命,也是极容易凋零的。(花草因“杂”而顽强)“杂”以成其大,这道理在自然界适用,对人来说,也同样如此。郑板桥会做诗也会泼墨作画,还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学问是“杂”的,杂以成其大,使他成为“千秋不变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纯则只能囿于一个小小的角落。杂会增加你的阅历,开阔你的胸襟,使你变得大气。如果你试图只谈文学而成为一代文豪,那你是妄想;如果你试图只谈物理而成为物理学家,那你是徒劳。“杂食”固然会耗费更多的时间,见效也更慢一些,但只有这样,你的头脑才会更加充实。“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就是这个道理。(因求知“杂”而成功)不仅仅求知,做人也应该如大海一样杂一点,(过渡让思路清晰)这似乎是有违常理的,但确实是如此。广交朋友,使你从不同的人那里获得不同的见解、意见,取其精华,便成就了你的伟大;接受各种思想的熏陶,使你获得不同的感悟与真理,取其精华,便成就了你的伟大。钱钟书、林语堂无不是“杂食”性的,杂使他们显得深厚、开阔、豁达、大度能容天下事,杂一点,人生就会添上睿智、豁达的注脚。歌德显赫过,安逸过,也流亡过,杂的人生使他为我们留下了《哀格蒙特》,也留下了伟大的思想和形象。(做人也要“杂”)人至纯不可,至杂当然也不可。无论多么杂,只要它是伟大的,总会保留着一份纯。(辩证说理)大海的纯在于它的雄伟与广阔;小草的纯在于它的顽强与平凡。郑板桥的纯在于他的竹一般的品格。“杂”的名声不好,因为我们觉得它与“纯”对立。但“杂”与“纯”不也是可以统一的吗?“纯”是我们的筋骨与脊梁,“杂”是我们的血肉,只有骨架没有人愿意接近;而只有血肉,就只能匍在别人的脚跟前了。“杂”与“纯”统一,方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纯以立其身,杂则成其大。(呼应、提升观点)“综合式”说理逻辑性更强第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论点。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句话即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弯起绕八,拖泥带水。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掌握“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第五段:辨证、深入分析。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揭实质、挖根源、讲意义。第六段:联系实际,升华主题。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这
本文标题: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0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