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物联网在两化融合中的应用22
推进物联网发展,促进两化融合目录•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物联网的概念•中国发展物联网的战略意义物联网及其重要意义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中国移动关于物联网的创新与实践物联网发展建议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2从互联网到物联网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3进化互联网基于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互物联网万物的信息感知、交互、处理的网络计算机以独立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进化随着网络覆盖的普及,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无处不在的网络能够成为人际间沟通的无所不能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网络作为物体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人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乃至人与自然沟通的工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建宙《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物联网时代示意图:万物相联。例如: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等等•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万物沟通”的、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任何物体的连结。可以帮助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有机结合,使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能力。物联网的概念ITU2005年的年度报告: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目标已经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连接任何人,发展到连接任何物体的阶段,而万物的连接就形成了物联网。我们对物联网认识:对物体具有全面感知能力,对信息具有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能力的连接物体与物体的信息网络。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的特征。2010-05-054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各国对于未来信息化战略,都以不同的概念向物联网发展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5共同点:融合各种信息技术,突破互联网的限制,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实现“物联网”在网络泛在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在由信息网络向全面感知和智能应用两个方向拓展、延伸和突破。日本:2009年8月i-Japan战略中国:2009年8月感知中国欧盟:2009年6月物联网行动计划美国:2008年底IBM向美国政府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战略强调传感等感知技术的应用,提出建设智慧型基础设施具体而务实,强调RFID的广泛应用,注重信息安全在u-Japan的基础上,强调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服务应用物联网将引发新的“聚合服务”•泛在化•一体化•个性化•智能化个人家庭集团•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信息聚合聚合服务2010-05-056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中国发展物联网的战略意义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国土安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感知中国,赢得未来抢占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的制高点物联网2010-05-057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TD成功的重大契机目录物联网及其重要意义•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路径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中国移动关于物联网的创新与实践物联网发展建议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8物联网的体系架构2010-05-059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2G网络公共安全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应用层物联网网络层3G网络RFID读写器RFID标签M2M终端传感器摄像头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管理中心(编码、认证、鉴权、计费)4G网络传感器网关传感器网关物联网信息中心(算法库、样本库、信息库)物联网感知层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10感知层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和M2M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感知和识别物体,采集和捕获信息要突破的方向是具备更敏感、更全面的感知能力,解决低功耗、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问题感知层技术——无线传感网的感知能力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11大量多种类传感节点组成的自治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智能协同感知。物联网网络层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12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被普遍认为是最成熟的部分除网络传输之外,还包括网络的管理中心和信息中心,以提升对信息的传输和运营能力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有待突破的方向是向下与感知层的结合,向上与应用层的结合网络层面临的挑战挑战1:一方面,移动通信网络让物体流动起来,大大扩展了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未来的移动通信网必须同时支持“人-人”、“物-物”、“人-物”多种业务模型。挑战2:移动通信网络现有的管理体系、流程需更加适合“物-物”通信,以保证物联网的可运营、可管理挑战3:“万物”的引入--》对海量信息的处理和运营---》既向运营商提出挑战,也给运营商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信息的运营物联网应用层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14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提供物物互联的丰富应用物联网通过应用层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关键问题在于信息的社会化共享和开发利用、以及信息安全的保障应用层——智能电网是未来物联网的典型应用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15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处理感知传输来源:Elster感知、传输、处理在智能电网中无处不在“发、输、变、配、用”应用层——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16中国智能电网总体目标“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国家电网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总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第一阶段(2009-2010年)规划试点阶段预计投资5500亿元;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全面建设阶段预计投资2万亿,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3000亿元;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引领提升阶段预计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元。将全面建成同意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国家电网公司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将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中国移动正在与国家电网积极接触,争取就智能电网展开全面战略合作。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路径主要特征泛在的感知服务将海量信息进行聚合,产生出新的有应用价值的信息,即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实现任何人、任何物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引发新的应用和服务模式。关键技术信息聚合理论、模糊控制技术、泛在异构网络、人工智能、仿生学传感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等。信息汇聚协同感知泛在聚合主要特征将分布于多区域的、利用多种感知技术手段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汇聚,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感知信息汇聚到业务应用系统,集中进行信息的处理与共享,并提供信息应用服务。关键技术传感器设计与实现、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低功耗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以实现相关信息采集、汇聚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国产化和绿色环保。主要特征以事件、任务和目标为驱动进行感知、网络和应用各个层面的协同工作,系统具备分布式、跨层次、自学习的协同处理能力,提供智能、精确的多元化信息服务。关键技术任务驱动的大规模自治组网技术、上下文感知技术、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缝融合技术、海量信息处理技术等。2010-05-0517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目录物联网及其重要意义物联网的体系架构•M2M是现阶段物联网最普遍的应用形式•中国移动物联网的技术创新•中国移动物联网的应用实践•M2M的市场规模预期中国移动关于物联网的创新与实践物联网发展建议2010-05-0518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M2M是现阶段物联网最普遍的应用形式19定义感知能力通信能力应用场景MachinetoMachine/Man,将通信能力植入机器,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条形码+RFID+传感器+摄像头,信息的有限感知移动通信技术为主,信息的“有限”传送主要应用于机器监控领域,受网络覆盖、终端功耗、体积受限ThingtoThing,将感知、通信、处理能力植入物体,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传感器网络+智能芯片+条形码+RFID+传感器+摄像头,信息的全面和透彻感知多种通信技术相结合,信息的更自由传送受限范围缩小,应用极大丰富M2M-机器与机器通信物联网2010-05-05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完善的系统架构为M2M业务的运营提供保障移动通信网络M2M平台CMNET通信网关个人及家庭用户业务平台+企业应用系统M2M模组M2M终端承载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应用系统控制器传感器M2M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摄像头读码器2010-05-0520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动物溯源”是中国移动与农业部合作推出的一项应用,它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以各类动物耳标为追溯标识,跟踪监控动物从出生到零售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电子防疫、检疫和监督体系。追溯系统管理平台出生运输加工饲养零售动物溯源系统保障食品安全1业务介绍业务覆盖中国31省动物溯源系统注册终端超过10万台全国存栏动物实时在用耳标超过10亿个业务累计发放动物耳标超过50亿个2主要功能3实施效果2010-05-0521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谢谢ThankYou!
本文标题:物联网在两化融合中的应用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