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皮动物第一节、狐狸前言狐皮毛绒柔细,色泽鲜艳,皮板轻便,御寒性强,所以在国内外裘皮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地位。在养殖业中银狐和蓝狐的裘皮更为昂贵,因此最为人们所重视,据估计近些年世界年产量中银狐和蓝狐不少于500万张狐皮。狐肉也是美味佳肴。一、狐的生物学特性(一)、分类与形态狐属于食肉目,犬科动物。其外形似犬、吻尖、颜面狭长、耳壳竖立、四肢较短、趾行性、爪不能伸缩。尾长且粗,尾毛蓬松。上下犬齿较细而长,齿式与犬相同。(二)、分布和生态狐的分布广泛,在亚洲、欧洲、北美和非洲等均有。种类很多,常栖居在草原、丘陵和灌木丛生的自然环境中。常见的人工饲养的种类:赤狐、沙狐、.银狐、藏狐、北极狐。1.赤狐又名:草狐,红狐。在狐属中是体型较大的一种,成年狐的体躯在60-90厘米之间。因栖息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而毛色变化比较大。一般呈火红色,棕红色,灰褐色等。耳背面为黑色或棕褐色毛,四肢浅褐色,但前侧为黑灰色。尾长为40-60厘米,尾尖毛白色。体重在5—6千克之间。赤狐多栖息在森林,草原、丘陵及半沙漠地带。居于穴洞之中,多夜行性,傍晚外出活动觅食,白天在洞穴内休息。行动敏捷,性机警,听觉、嗅觉和视觉非常灵敏。以啮齿类、鸟类、两栖爬行类、昆虫、鱼及野果等为食。平时单独活动,繁殖期结小群活动,怀孕期60天左右,每胎产仔5-8只。我国境内有4个亚种:(1)东北亚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东部地区。(2)北方亚种: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地区。(3)华南亚种:分布于浙江、福建、广西、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区。(4)西藏亚种:分布于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区。2.沙狐体形较小,体重2-3千克,体长45—55厘米,尾长24—32厘米。夏季体毛呈淡红色,冬季毛色由淡棕至暗棕色。耳短,尾端毛黑色。生活于半沙漠或荒漠地区,一般无长久固定巢穴,时常栖居旱獭放弃的洞穴内。行动敏捷轻巧,昼伏夜出,以捕获啮齿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动物为食,也吃野果及昆虫。每年春初发情交配,怀孕期50—56天,每胎通常产5-6仔,有时多达12仔。://://sj.39.net/dx/150608/4636124.html://sj.39.net/dx/150608/4636152.html://sj.39.net/dx/150608/4636164.html://sj.39.net/dx/150609/4636854.html://sj.39.net/dx/150609/4636862.html://sj.39.net/dx/150609/4636876.html://sj.39.net/dx/150610/4637574.html://sj.39.net/dx/150612/4638725.html://sj.39.net/dx/150612/4638740.html://sj.39.net/dx/150612/4638748.html沙狐我国有产于黑龙江和内蒙呼伦贝尔的模式亚种及产于新疆北部的北疆亚种,皮张品名称为东沙狐皮。3.藏狐体型大小和沙狐近似,体长50-65厘米,尾长,25-40厘米。毛色比沙狐深,体背呈沙黄,腹部为乳白色,体侧青灰色而呈明显的带状,同背腹之间毛色的分界线,尾部针毛黑色,尾尖端为白色,四肢为草黄色的毛。藏狐的绒毛密度要大于沙狐和赤狐,皮张品名称为西沙狐皮。3.藏狐藏狐栖息于高原山区,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和灌木丛,夜行性、呈小群觅食啮齿类、鸟类及爬行类等动物。无亚种分化。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国外见于蒙古,尼泊尔。4.银狐银狐原产北美北部和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是北美赤狐的一个变色型,目前人工养殖较普遍的种,也是畅销的皮张之一。银狐被毛黑色,掺加着均匀的白色针毛。尾端毛呈白色,全身绒毛为深灰色。针毛的毛干可分为3个色段:在针毛尖端是黑色,毛尖黑色以下至中部一段为白色,毛根以上一段仍为黑色。4.银狐雄性银狐略大于雌性:雄性体重5-7.5千克,体长65-75厘米。雌性体重5-6.5千克,体长63-67厘米。平均寿命10年以上,繁殖年龄段自性成熟起可延续7年。5.北极狐又名蓝狐。北极狐的冬毛为白毛,夏毛是浅蓝色,形成一种狐的两种色型。北极狐的体型比银狐小一些。雄狐体重5.5-7千克,体长58-70厘米,尾长25-30厘米。雌狐体重4.5-6千克,体长55-65厘米,尾长25-28厘米。北极狐的产仔率较高,平均每胎8—10只。养殖的高产记录达每胎24仔。北极狐分布在欧、亚、北美的北部。主要是阿留申群岛、库曼多、阿拉斯加、普列比洛夫、北千岛直到西伯利亚南部均为北极狐的分布地区。(三)、狐的养殖业的发展狐的养殖业始于国外,最早由加拿大爱德华太子岛试养成功。后又发展到前苏联,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挪威、瑞典、日本等国进行人工养殖。(三)、狐的养殖业的发展我国最早是1936年于黑龙江省的北安、齐齐哈尔市郊,嫩江的沿岸地区先后有过赤狐的饲养场。1958年在黑龙江的横道河子野生动物饲养场也饲养过赤狐。1982-1984年泰康野生动物饲养场曾饲养赤狐。我国在1956年以后,多次从前苏联引种银狐和北极狐,分别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建立养殖场,但在1962年后因种种原因,被迫相继下马。(三)、狐的养殖业的发展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后,为养殖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狐等毛皮动物养殖场,并获得较理想的经济效益。狐种兽的选择标准包括有哪些方面?狐种兽的选择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体重、体长标准;2)年龄标准;3)被毛色的标准;4)遗传标准;5)繁殖标准。如何选择幼龄狐种兽?对幼龄狐要采用初选、复选、精选3次选定的方法。初选时间一般在断乳分窝时进行。复选的时间,银狐应在8月中旬;北极狐在9月中旬(即幼狐4—4.5月龄时进行)。所选留的数目应比年底计划留种数高出25%一30%,以便为精选留有余地。精选的时间是在取皮前(11—12月)进行。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从哪几方面鉴别狐的发情?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根据雌狐外阴的变化程度,采用雄狐放对试情,或用雌狐的阴道涂片来鉴定发情。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妊娠雌狐的预产期?日期推算法推算预产期,方法为从雌狐最后1次受配的日期算:月份加2,日期减7,即是雌狐的预产期。例如4号雌狐最后受配日期是2月14日,那么它的预产期推算:2+2=4(月份);14-7=7(日期);即4号雌狐的预产期为4月7日左右。第二节、貉貉是一种厚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商品貉皮毛保温性能强、轻柔美观,结实耐用,是国内外裘皮市场畅销的上等毛皮之一。其毛绒兼用的貉皮商品称为“貉壳”,多用做男女大衣筒、帽子等;去掉针毛的貉皮称“貉绒”、常用制翻毛女大衣,男女夹克、皮袄,领子及上等皮褥等;其针毛可出口,制做高级胡刷,化妆毛笔等;貉肉可食用,肉味鲜美,营养输值很高。据《本草图经》记载,貉肉有“治元脏虚劣及女子虚惫”之功效。由于貉的经济价值较高,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繁殖等优点,所以貉已成为现代养殖业中最具发展前途的毛皮兽品种。我国貉的商品养殖始于50年代。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发展、全面落实。在城乡自发地掀起养貉的热潮,各地的农民,离退休职工纷纷搞起了家庭副业养貉,有的成为具一定规模的养貉专业户。也有相当数量的外贸、轻工、商业、水产等部门经办的国营企业型养貉场,年产几十万张貉皮、换取大量外汇。可见养貉是一种利国富民的养殖业。国际的毛皮兽饲养业,养貉业早已兴起,北欧的芬兰养貉业可居世界领先,在80年代年生产貉皮就在10万张以上。丹麦也有养貉场近百家。前苏联对养貉业也已扩大饲养规模。一、貉的分类及分布貉在分类地位属食肉目、犬科、貉属。别名:貉子、狸、土狗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和南部。国外的前苏联、蒙古、日本、朝鲜、芬兰、丹麦等国家。在我国分布很广,按其分布范围和栖息环境,一般分为北貉和南貉。北貉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黑河、抚远、虎林、北安、泰康、海林、穆棱、尚志、五常等地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该地区的貉体型大,绒毛长而密,光泽油亮,呈青灰色或灰黄色。尾短、尾毛紧密。皮毛品质居全国之首。而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及西北地区的北貉,体型略小、针毛细而尖,绒毛色泽光润,被毛灰黄,有黑色毛尖。总体上北貉皮毛品质要优于南貉。南貉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福建等省区。其体型要小于北貉,毛色鲜艳美观,毛色差异较大,但其针毛短、底绒松薄。早在40年代日本生物学者将中国境内所分布的貉划分为7个亚种。1.乌苏黑貉:产于我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三江平原、长白山区;吉林省大部和辽宁的新金、摩天岭等地。2.朝鲜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的南部地区。3.阿穆尔貉:分布于黑龙江沿岸,吉林省东北部和中苏边界地带。4.江西貉:产于江西及附近各省。5.闽越貉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四川、陕西,安徽、江西等省。6.湖北貉分布于湖北、四川等省。7.云南貉分布于云南及附近各省二、貉的形态(以北貉代表描述)貉的型体与狐相似,略小于狐,其吻,耳及四肢都比狐短。体形肥胖、尾毛篷松、面颊两侧均有—道灰白色长毛。成年貉体长45-65厘米,尾长17-18厘米、体重6-7千克。个别貉体长82厘米,尾长29厘米,体重达10-11千克。貉的背部毛基部多呈浅黄色或橘黄色、针毛的尖端为黑色,绒毛呈灰褐色,两耳基部周围和背中央夹杂黑色毛尖的针毛,可由头顶向后延伸至尾基或尾端,形成黑色纵纹。体侧毛色较浅,为灰黄或棕黄色,腹部毛色更浅,呈灰白或黄白色,绒毛细而短,无黑色毛稍,四肢的毛色比较深,为黑色或棕色,尾的背侧为灰棕色,中央针毛呈明显的黑色毛梢形成纵纹,尾的腹面毛色为灰白色。三、貉的生态野生貉多生活栖息在河谷、丘陵、草原、荒山及靠近江河湖泊的丛林中。貉在森林中主要栖息在采伐迹地,以及森林边缘。很少在针叶林中居留。貉在各种类型的森林中分布密度差异很大。据有关调查统计:每1000万平方米(1000公顷):水泛地阔叶林中密度为13只;云杉林为8只,苔藓松林为3只,在地衣松林为1只。貉常利用石缝、树洞、墓地或其他动物用过穴洞为巢,少数是自行挖掘巢穴居住。多数是成对生活,一个巢穴中一雄一雌居住:也有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居于一洞现象。貉是昼伏夜出,在傍晚和凌晨出穴觅食活动较多。它的活动范围较窄,习惯直线往返走动,一个夜晚的行程距离在3—4公里。貉的反应迟钝,听觉较差,性情较温顺而多疑,归巢之前往往要在洞口外无规律走动,造成足迹模糊,以此打乱对方视觉。貉会攀登上树又能下水游泳。貉的食性很杂很广,野生情况下,以鱼、虾、蚌、蟹、蛙、蚯蚓、昆虫、鸟类、鼠类为食,亦食浆果
本文标题:毛皮动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2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