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的《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史记》常识《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体例“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创作意图: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茹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父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家学渊博读万卷书(通晓百家)“年十岁则诵古文”。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上至古老的有关三代的典籍,下至西汉盛世司马相如等人的辞赋,至于诸子百家的著作,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的史料,乃至朝廷的公文档案。走万里路(知人论世)①考察历史遗迹司马迁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对历史真相探根求源。会稽遗址;长沙水滨;登封许由;楚地春申宫;丰沛之地;曲阜庙堂等。②接触与历史有关的人物交游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某些历史人物、民风民俗的印象和理解。薛地多暴桀子弟;齐地民性豁达;鲁地多缙绅之士。子承父命述史父亲重托父司马谈临终前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俯首流涕,向父亲表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立志修史此时的司马迁之所以修史,为的是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的自觉行动。蒙受“李陵之祸”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报任安书》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一个值得选择的问题生或死成为司马迁最困难的抉择。“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这是说此时就死,也就成全了残暴的权力对自己的人格和存在价值的彻底抹杀。“古者富贵而名摩(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无数的生命存在过然后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富贵者也不能逃脱身死名灭的结局,唯有卓杰之士在这世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撰作《史记》曾经有过各种其他的理由,此刻它成为对君主的淫威和残酷的命运的有力反抗。司马迁的发愤不惜牺牲担起责任独立思考司马迁的精神支持者们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生死观与历史观改变后的司马迁与其《史记》班固评价:(《史记》)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班固的感叹正史中未载司马迁卒年,有人认为这是司马迁善终的证明,也有人认为这恰恰说明司马迁死得不明不白大有疑问。史记集解东汉学者卫宏汉旧仪注云:“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葛洪西京杂记也有相类似的记载。司马迁之死据王国维考定报任安书作于太初四年。郭沫若认为司马迁下狱的事世上必有流传,故卫宏、葛洪均笔之于书。卫宏和葛洪都是当时颇有名望的大学问家不会无中生有歪曲事实。也有人认为司马迁可能死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狱”。巫蛊案发于征和元年,身为治巫蛊使者的江充与卫太子有怨,恐武帝晏驾后为太子所诛,遂大开杀戒以借机剪除太子,太子杀江充后自杀,武帝穷治巫蛊之狱,转而穷治太子死之狱,一直到征和四年,前后死者达十几万,司马迁的好友任安,就是“巫蛊之狱”的殉难者之一。这场灾难,牵及到当时许多文武官员,司马迁恐怕也难以幸免。又据《史记》记事内容分析,太初四年至征和二年还有记事,征和三年后无记事,司马迁很可能是《汉书》所云“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的牺牲者。司马迁到底是“有怨言,下狱死”或是为“巫蛊之狱”所累及,还是平安地活到武帝之后,寿终正寝,目前尚无明文信史作据,有待于今后新史料的发现和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实现了外祖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的遗愿,但随后被(汉宣帝)腰斩。茨维塔耶娃诗云:“生在今世,便已足尝悲欢,敢写下诗,已是将一切付出。”晚清的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叙》中指出:“《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司马迁不正是在“痛定之后”,以《史记》这部大书“长歌当哭”吗?我们怎样应怎样面对司马迁?民族精神大厦的奠基者中华文化家园的拓荒者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伟大的文化殉道者士人、文人、知识分子的楷模在司马迁离开他的民族、国家2000多年后的今天,当代人应如何面对他?《史记》的进步性《史记》,特别是它的人物传记的进步倾向主要表现有三点:(1)作者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许多暴行、暴政,记录了他们的丑恶面目。(2)作者同情人民起义和反暴斗争。(3)作者热情地歌颂爱国人物和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史记》的思想价值首先,《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即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活生生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质高贵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就像与刘邦相比远为坦率和自尊的项羽,与武帝的宠臣相比远为正直和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种深入的反省。《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一是局限于社会上层,至多包括了游士策士,二是局限于政治性人物,范围有限。《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我们看到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在这以前及以后的史书中,很少看见如此众多类型的人物,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人物塑造第一,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即通过许多紧张的斗争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展示各自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征。在矛盾最尖锐的时刻,一个人的本质特征最容易暴露出来。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一节就颇具代表性。鸿门宴前,楚汉两军几至火并,而楚强汉弱,形势危急,刘项此时相会,其矛盾斗争是相当激烈的。正是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刘邦的怯懦而机敏,项羽的坦率而少谋,范增的果断急躁等,无不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第二,善于用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经过作者选择提炼的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人物风神和个性。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大多个性鲜明,就是因为他十分注意选择典型的细节进行描写。如刘邦微时的豪放无赖,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喟叹,陈平为乡人割祭肉想到宰割天下等等,由细节表现人物性格,避免了抽象的人物评述。第三,用“互见法”来描写人物形象,全面展示性格特征。所谓“互见法”,指的是司马迁为组织安排结构、展示传主多方面性格特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表现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与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做到突出主题,详略得当,而又左右映带,完整圆融。例如《项羽本纪》集中了许多重要事件突出项羽叱咤风云、气盛一世、英勇善战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他在传赞中虽略有微词,但热情的歌颂、深切的同情却是主要的,这就体现了项羽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作者在本纪中没有过多地批评项羽个人的缺点和军事政治的失误,而是在《淮阴侯列传》,借韩信的口中道出,这样既不致损害项羽英雄形象的塑造,而又显示出韩信的非凡才能和过人识见,同时也展示了项羽性格特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再如“鸿门宴”事件,牵涉到的人物很多,在刘邦、项羽、樊哙等人的传记中又都非提不可。为了不重复,司马迁“详此略彼”,在《项羽本纪》中写得极为详尽,有声有色,而在《高祖本纪》、《樊哙列传》中则极为简略,几乎没有多少具体的细节描写,而只是用叙述的语言交代过去。因此,“互见法”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在人物塑造与结构安排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鸿门宴》项羽的英雄本色①非政治的天赋人格项羽的阿格琉斯之踵。欲谋帝王政治大业,而非政治中人。②鲜明的人格魅力真与美。出身;心机;能力;性情;坦诚与机谋//猥琐与高贵//下做与骄傲//怯懦与勇武。项羽对侍妾虞姬、乌骓马的态度,刘邦对父亲、对吕后、对戚夫人。坦率、天真,以“不忍”之心,轻纵了敌手,以至于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了后患和悲剧的种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③向死而生,坚守信念。屈子披发徜徉,抱石沉江;荆轲悲歌易水,一去不返;项羽可以逃脱却以无颜见江东父
本文标题:《史记》名著导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3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