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当代文学(上编)
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选》洪子诚主编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第一讲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一、历史背景:1937-1949年中国社会变迁与文艺语境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二、当代文学的起点: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第二讲文学规范和文学环境一、50至70年代的文学环境二、刊物和文学团体三、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四、作家的整体性更迭沈从文与《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五、“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第三讲矛盾和冲突一、频繁的批判运动1、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4-1955年);2、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1955年)3、文艺界的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1957年)二、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继续三、对规范的质疑四、分歧的性质第四讲隐失的诗人和诗派一、诗的路向和选择二、普遍的艺术困境郭沫若、臧克家、冯至、卞之琳、何其芳、艾青三、“九叶“诗人的命运穆旦(1)1949年以前的自我之歌(2)50年代中后期的挣扎之声(3)70年代中期的智慧之歌四、“七月派”诗人的遭遇五、吴兴华的遭遇《明妃诗》、《刘裕》、《弹琵琶的妇人》第五讲诗的几种体式一、“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闻捷:《天山牧歌》(《苹果树下》、《志愿》、《猎人》)二、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邵燕祥:《到远方去》、《同志们》、《贾桂香》三、政治抒情诗郭小川:压抑与对抗或缠绕与共生1、浪漫主义诗学的帝国话语:“诗歌-帝国”隐喻从雪莱到惠特曼,佩索阿,艾略特到史蒂文斯,“诗歌-帝国”的隐喻一直是共享的浪漫派资源,只不过各位诗人的处理方式不同。在中国的文学中,帝国话语的塑造尤其在汉唐诗歌中最为明显。在不同类型的帝国中,诗歌都是参与集权话语的利器。如何在诗歌中建立一个与新中国,新社会和未来的世界一样宏伟的浪漫派幻象,并非仅仅是一种政治宣传对诗歌空间的侵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诗人迫于政治压力而做的妥协。2、复活了辞赋(尤其是大赋的宇宙观和修辞)在政治诗中的作用,把汉唐帝国的官方文体跟新中国的诗歌结合了起来。在郭小川的笔下,辞赋的修辞被浪漫化,并融合了一些惠特曼的色彩,同时又加强了自由体的韵律感。他营造出的一些巨大的帝国幻象,其规模,气势和视觉上的冲击力,在新诗的历史上相当罕见,但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上却不乏先例。第六讲小说的题材和形态一、小说家的分化二、题材的分类和等级三、小说体裁的状况“短篇小说作家”四、形态的单一化趋向第七讲农村小说一、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山西作家与陕西作家二、赵树理和山西作家※1、“山西作家群”或“山药蛋派”或“《火花》派”※2、《小二黑结婚》的故事版本(1)调查报告(2)通俗故事(3)新闻报道3、《登记》的叙事艺术(1)民间文学叙事手法(2)心理描写(3)倒叙※4、《“锻炼锻炼”》与农业合作化(1)反思农业合作化(2)叙事矩阵分析(3)批斗会的预言与反讽意义四、《“锻炼锻炼”》叙事分析1、“小腿疼”闹社房2、生产布置会3、思想展览会三、赵树理的“评价史”《“锻炼锻炼”》的评价武养《一篇歪曲现实的小说——〈锻炼锻炼〉读后感》:其一,小说只写了“一大群部分阶层的、落后的、自私到干小偷的懒婆娘”,而没有表现农村中作为“大多数”的进步妇女形象;其二,按照农业社的领导人“应该是党的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人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应改是党的化身”这样的要求,《“锻炼锻炼”》所表现的是“作为恶劣的蛮汉,至少是严重脱离群众的坏干部”;其三,作者对社干部“惯用捉弄、恐吓、强迫命令的群众路线的作风,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同情”,这是“对整个社干部的歪曲和污蔑”。四、柳青的《创业史》1、《创业史》与《“锻炼锻炼”》在书写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的异同2、梁三老汉与梁生宝的比较3、邵荃麟、严家炎与柳青观点的比较第八讲对历史的叙述一、革命历史小说从“革命历史题材”到“革命历史小说”黄子平的《革命·历史·小说》:“在当代中国的文学史话语中,专指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创作的,以1921年中共建党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二、“史诗性”的追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描述40年代后期战争吴强的《红日》:揭示“正义之师”的力量源泉,回答胜利获取的根据梁斌的《红旗谱》和欧阳山的《三家巷》:叙述“革命的起源三、《红岩》的写作方式四、另一种记忆:个人的抒情性1、孙犁:童年回忆与年轻女性40年代:《荷花淀》、《芦花荡》50年代:短篇《吴召儿》、《山地回忆》、《小胜儿》、《正月》;中篇《村歌》、《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2、茹志鹃:封闭叙述与回忆动机(1)《百合花》的多重意蕴:1、军民鱼水情;2、战争年代真挚情感;3、童年与故乡的自慰性回忆(2)《百合花》的艺术特色在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最富于节奏感。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人物的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整篇小说显现出一种“清新、俊逸”的风格。“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红楼梦》文学传统的影响:对于生活的温柔而细腻的情感态度;从容、优雅的叙事语调;对于美好事物的精微的感受能力和充满诗意的表现能力。五、《青春之歌》及其讨论1、杨沫生平与《青春之歌》的自叙传色彩2、《青春之歌》的讨论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2期)1、书里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作者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2、没有很好地描写工农群众,没有描写知识分子和工农的结合,书中所写的知识分子,特别林道静自始至终没有认真地实行与工农大众相结合。3、没有认真地实际地描写知识分子改造的过程,没有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变化。尤其是林道静,从未进行过深刻的思想斗争,她的思想感情没有经历从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的转变,到书的最末她也只是一个较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可是作者给她冠以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结果严重的歪曲了共产党员的形象。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4期)首先应该了解小说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而不能从今天的立场出发去评价小说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其次,林道静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具有典型性的,是表现了那个时代追随革命的知识分子的面貌的。作家对林道静这个人物的感情是复杂的,杨沫描写林道静身上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是“有意为之”的,是有批判性的。小说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用力不够均衡,使得林道静的形象过分突出)、结构(显得凌乱)和语言(词汇不多,句法也缺少变化)。3、青春之歌》的叙事模式与叙事结构革命经典叙事模式:以形单影只的个人痛苦的寻找历程为开始,以获得一份博大的、包容一切的爱和幸福的归属而结束。叙事结构:出走——觉醒——成长4、《青春之歌》的叙事视角(1)杨沫在叙述林道静的故事时,采用了女作家较为惯用的自传色彩较浓的叙述手法,在多次有关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如何走上革命的自述中,不难发现林道静有杨沫的影子,而读者也很容易将她们进行对照。(2)杨沫在叙述她的“影子”人物时,采用的基本是一种男性化的视角。亦即“林道静是被放在一个被动、被看和被男性‘愿望’的位置。这个位置表明,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中,林道静假若没有得到那三个男人的拯救、唤醒和肯定,她的“英雄化”道路是没法完成的。余永泽、卢嘉川、江华在林道静的成长经历中,分别代表着“骑士英雄”、“精神英雄”和“革命英雄”三个角色,通过这三种形象对林道静的“洗礼”,才使她净化为一个完美的英雄。5、《青春之歌》的人物:林道静与“三正四反一朋友”(卢嘉川、江华、林红;余永泽、白莉苹、戴愉、胡梦安;王晓燕)6、《青春之歌》的主题《青春之歌》是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一部独特的文本,一部重构的历史视域中编就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手册。它将相互置换的女人/知识分子置于共产党/国民党、善/恶王国所争夺的价值客体以及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询唤的个体/准主体的位置之上。而文本的叙事、修辞策略,巧妙、有力地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所设置的这一双重为之间的彼此消解与两难处境。因之而将知识分子这一被贬抑、被搁置的阶层成功地闭锁在权威话语的表述之中。六、历史小说《李自成》古代农民战争、农民起义与现代农民革命的关系第九讲另一类小说的处境一、被压抑的小说(侠义、言情、侦探等通俗小说)二、寻求新的替代1、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2、曲波《林海雪原》:对“英雄”、“儿女”、“鬼神”这三类中国传统小说母题的借用和改造,以不可替代的方式凸现出“革命”与“传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1)、英雄:《林海雪原》将一个现代意义的“革命”主题内置于一个古老的“报恩复仇”框架中,以此完成了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第1章“血债”(2)、儿女:少剑波与小分队女护士白茹之间的爱情纠葛体现出“英雄志”与“儿女情”的融合少剑波雪夜赋诗,赞美心上人白茹;偷窥白茹睡觉,穆尔维式凝视。(3)、鬼神:《林海雪原》在借用了“英雄传奇”的策略,将敌我矛盾表述为正邪对立的同时,进一步采用神魔小说的策略,将正邪对立转化为神魔对立。兽化土匪与神化战士;万恶淫为首的丑化修辞三、都市的消失与工业的凸显1、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2、范围窄化的工业题材小说的涌现长篇:周立波《铁水奔流》、萧军《五月的矿山》、雷加《潜力》三部曲、罗丹《风雨的黎明》、艾芜《百炼成钢》、曹明《火车头》与《乘风破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中短篇: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延安人》《工地之夜》《第一天》、陆文夫《葛师傅》、《介绍》、《二遇周泰》四、《三家巷》及其评价1、两个“特色”:故事线索与人物塑造“革命加恋爱”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类型,传统“才子佳人”言情小说的叙述方式和语言格调。2、言情小说在当代的合法性和可能性第十讲在主流之外一、“非主流文学”二、最初的“异端”1、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白刃《战斗到明天》,胡风《时间开始了》,卞之琳《天安门的四重奏》。2、路翎的话剧和短篇话剧:《迎着明天》、《人民万岁》、《祖国在前进》、《英雄母亲》;短篇:《平原》、《朱桂花的故事》、《战士的心》、《初雪》、《你的永远忠实的同志》、《洼地上的“战役”》三、“百花文学”1、毛泽东1956年5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2、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3、王蒙的短篇《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4、宗璞的短篇《红豆》四、象征性或“影射性”的叙述1、邓拓的“燕山夜话”与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2、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乡》、《鲁亮侪摘印》,冯至的《白发生黑丝》,田汉的《谢瑶环》,孟超的《李慧娘》3、吴晗的《海瑞罢官》4、吴兴华的《他死在柳州》五、位置的置换“革命每前进一步,斗争目标都发生变化,关于‘未来’的景观亦随之移易,根据‘未来’对历史的整理和叙写也面临调整”。第十一讲散文一、当代的散文概念二、散文的“复兴”三、散文作家及其创作模式四、杂文的命运罗烽1942年3月在丁玲主编的《解放日报·文艺》发表的《还是杂文的时代》五、回忆录和史传文学第十二讲话剧一、话剧创作概况二、老舍的《茶馆》三、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郭沫若、顾青海、曹禺的《王昭君》比较四、话剧的高潮《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第十三讲走向“文革文学”一、1958年的文学运动1、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2、从文学艺术跃进到文艺行
本文标题:中国当代文学(上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5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