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 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分析报告
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分析报告浙江省泰顺中学庄平悌电话:13806818377一、作文特点:重在考查思辨能力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几个相关的概念:①人品,人的品德、品质或品格,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②文品,可以理解为一部艺术作品所具备的美学品味和道德品质特征,并非字典意义上的文品。③格调,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④趣味,即情趣,旨趣,兴趣,在题目中应该作为审美趣味来理解。⑤文,由于作文题中提到了“艺术家”的概念,故文题中的“文”的外延就不仅仅是指文学作品,而是可以扩大到艺术作品,或者说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举凡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和影视作品,以及建筑艺术作品,都可以认定是在题目范围之内。今年这个作文材料,前面一则侧重于从审美角度谈人与文的关系,强调的是品味,突出的是人的性格对文风的影响;后面一则侧重于从道德层面讨论文与人的关系,强调的是品质。这里有互文的因素,也就是说,不论是谈文品与人品一致或者不一致,都可以从审美要素或道德要素来讨论。作文题本身已阐明了高考作文的观点,或赞成文如其人,或认为未必如人,或赞成辩证看待。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都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要是讨论人品与文品的关系,围绕着这三种观点展开讨论,都算切题。二、考生作文情况分析1、审题错误:一种是把文题理解为“内与外”、“表与里”、“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一种是割裂了“文品”与“人品”的关系,将“文品”置之不理,直接就“人品”问题大发议论。一种可以说是根本谈不上审题,抛开今年高考作文的具体要求,只顾自己写个痛快。如,《修外在之形,养内在之气》开头:世俗洪流袭卷而来,世人再也写不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恬静,再也谱不出《广陵散》的真挚友情,更难以喊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言。我们肉体所趋往往在和灵魂背离,而一个真正的人,就应该修外在之形,养内在之气,将二者统一。中间围绕着“修谦卑之形,养恭谨之气”,“修正直之形,养浩然之气”展开论述。最后结论:“修谦卑之形,养恭谨之气,才能行长远之路,成万人上人;修正直之形,养浩然之气,才能一生只跟自己的心灵,不向世俗妥协。修外在之形,养内在之气,做一个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人。”《人心与主客》一文,作者写道:“笔写出来的不一定是内心所流露的,就像嘴说出来的不一定是内心所流露的一样。有句话叫言不由衷。人总会为了掩饰内心的恶劣,而去刻意呈现一幅超凡脱俗的作品,去说一些他认为能够被人接受的谎言。这背后的原因不仅相同。但不尽相同的背后又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心是复杂的,令人难以琢磨。”接下来文章以老人跌倒、李开复高调捐款等事例来论证人心如何复杂,如何难以琢磨。《以心视人》,开头一段先抄录试卷上作文题的材料,接着就提出观点:“可见,世事无常,只有我们以心视人,方能看清真相。”“如果我们都拥有一个真心对待自己与对待他人,我们不仅能获得开心,更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就是我》,开头说:“每个人自打出生以来就是冠军,我们以最适合自己的存在赢得了比赛,一切都是以安排好的方式进行着,就如像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最适合我。”中间讲我的什么像我,什么像我,最后说:“我只是想和世界说话,用我自己的方式展现我自己的心,‘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需要多说,我就是我。”这类展现自我的作文,其实不少。大概与我们平日里要求学生要关注自我有关。又如,《纯真年代》,文章从头到尾就是围绕着“年代”来论述的,过去的年代如何,如今的年代又如何。通过对比,突出了过去年代的“纯真”,感叹当今年代“纯真”已逝,一去不返。2、观点不明观点明确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是,许多考生却不能清楚明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多个角度辩证看世界》结合作文材料展开论述,最后下结论:“对于这两种说法,并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都对,但都不全面。只要将两者结合,再加以人们自己的辩证思想,便是非常完美的。”《从“心”看人》一文,阐明观点:“在我认为,一个人所书写的作品与人的品性没太大的关系,这只是关乎他所学知识的厚度与宽度。又或者说,以上两种观点皆是有理可说。因为,在判别一个人的品性上,我们不能只看他的文章或者只听他口中的自己或者别人口中的他,更多时间应该跟他相处,观其为人处事之道。”中间以冰心奶奶、曹操为例,论述不能从一个人的为人上论人品格调,更不能从一个人的作品上谈其为人的高尚与否。最后下结论:“所以说,以作品看人并不全面,更多时候,你应该用心去认识你眼前的人。人是因为善良而美丽,如果,能够到达‘言为心声’的境界,那就更好了。”3、举例不当:观点和事例脱节,牛头不对马嘴《心》一文,作者提出观点:“但我却赞同金代元好问的观点,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应该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说明作者在审题上没有问题。但是,接下来的举例论证却变成了记叙文。一女生在教室最后一排,尿了裤子。一男生偷偷溜出去端一盆水泼在女生身上。男生被老师狠批一顿。女生家长知情后,登门感谢。最后,两人成了夫妻。这个故事能阐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背离”吗?显然不能。《文不一定如其人》一文,作者观点是:“文不一定如其人,从文中看不出人品。”接下来以父母的工作总结和同学的作文来论述上述观点,就很不恰当了。作文材料中所说的“文”和“艺术品”,据浙大陈建新教授(作文评卷大组主要成员)的意见,可以从文学作品扩展到戏剧、美术、音乐、书法、建筑(指建筑艺术)等艺术门类,但不可超出“艺术”的范畴。而工作总结以及同学作文显然不属于这个范畴。因而这样的事例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逻辑论证力量。科学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商界精英、体育明星、军人、儿童等等的有关事迹能否作为论证的事例?答曰:不能。因为作文材料只提到“艺术家”,论证的事例一般就限定在“艺术家”的范畴,不能无限扩大。4、聚焦散乱所谓“聚焦散乱”,就是文章的内容不集中,东拉西扯,前后不一致,南辕北辙。文章的观点与作者展开论述的部分,或者作者所举的事例不搭调。《心灵的窗户》一文,先阐述观点:“一个人的心灵,可通过他的作品去了解。作品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如果接下来阐述“作品”与“心灵”之间的关系,以及构成这种关系的原因,那将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是,作者并不是这样论述的,而是阐述了“窗户”的功能。先是阐述“窗户”的透视功能,“体会到世间的百态”,“领悟到雨果心中对美的肯定,对于外表美而内心丑恶的评判,对于外抽内没的支持和鼓励”。又以唐太宗为例,论证了“窗户”的反省功能。“正如他晚年自写的《帝论》就是自我反省的最好表现。我们更可以透过这一窗户,了解其博大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又成了透视的功能了。《格调非人品》一文,作者的观点是:“格调非人品。格调也就不再成为辨识一个人内心的工具。”接下来作者试图解释“格调”何以非人品,试图给读者阐述其中的缘由。应该说,这个写作思路是对的。但是,文章内容却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论证过程全都在阐述人们的“虚伪欺骗”,表面的光鲜靓丽掩饰不了内在的邪恶和黑暗(或阴暗)。“越接近成功的火焰,背后的阴影就越长越明显”,“泰(笔者:应为‘江’)山已改,本性难移”。最后下结论说:“格调非人品,不可过多轻信。”显然,这里所说的“格调非人品”是生拉硬套上去的,即便不是硬套上去,文章所说的“格调”,也是指人们的表面行为,外在的面具,也已远远超出今年高考作文考题的范围。一篇无题作文,观点正确,内容却围绕“青春”的话题展开,指出:“青春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作品,每个人都会谱写出不一样的乐章。我的青春是充满潮气的。”接着就讲到了“高中生活”,说“未来的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而我选择义无反顾的前行”,“付出我所有的青春,直到不留遗憾。”最后说:“也许我只是一株稚嫩的小草,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将成为参天大树。”到此,文章已是离题万里了,真可谓“脚踏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再说,小草再怎么坚韧不拔,也不可能成为大树。5、比喻失当比喻的关键就在于彼此之间的相似点。相似点把握不准,比喻就会出错。《做真实的自己》一文,开头以苏轼、杜甫、王羲之三人为例,以抒情的笔调分别各写一段。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原文首段:苏东坡笔下的大江,滚滚向东流去,水花飞溅,拍打着那崔嵬的赤壁,那是何等雄壮气派的美景!正如他的性格,似乎人间的一切伤心事都敲不开他的心门。修改后:苏东坡笔下那崔嵬的赤壁,多么刚强不屈,任凭怎样的“惊涛”狂拍,即便“卷起千堆雪”万堆雪,也依旧岿然不动,屹立不倒。这不正是东坡先生自己的人格写照吗?作者先描绘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再以此比作苏轼的性格。把美景比作人的性格,只要能够把握两者的相似点,也行。但紧接着的一句解释的话,却完全不搭调。“似乎人间的一切伤心事都敲不开他的心门”,人世间任何伤心事都无法触动苏轼的心,都无法让他产生丝毫的同情和怜悯,他的性格岂不是无比冷酷的了?这与前面所强调的“何等雄壮气派”便毫无关系。仔细推敲原文,作者似乎是强调苏轼就像赤壁一样屹立不倒,其性情也正如赤壁一样刚强不屈。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也就不必强调“何等雄壮气派的美景”了。原文次段:杜甫笔下的朱门与百姓,一个奢靡至极,一个贫寒无食,这是何等鲜明的对比!正如他的内心,百姓的一点一滴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修改后:杜甫的笔下给我们刻画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最不公平、贫富差距最为悬殊的人间极端凄惨的景象。这正如诗人的心境,悲愤、忧伤。他蔑视权贵,故曰“酒肉臭”;他同情百姓,才会把目光投向苦难的黎民。如果他的心不再忧国忧民,他也就不会给我们展现这种具有鲜明对比的人间疾苦了。先推出“朱门”与“百姓”、“奢靡”与“贫寒”的鲜明对比,紧接着就把这种“对比”比作是杜甫的“内心”。这无论如何都是讲不通的。难道说杜甫的内心本来就有朱门与百姓,奢靡与贫寒的两面?难道说杜甫既羡慕朱门的奢靡,又同情百姓的贫寒?既然他把“百姓的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前面就没有必要强调那种鲜明的对比。不是说不能用这种对比,而是说杜甫用这种对比到底要表达什么。原文第三段: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序》,潇洒飘逸,如龙如蛇,回旋缠绕却清晰干净,那力透纸背,那入木三分,又是在千百年中的流传中毫无淡褪的痕迹。这也正如他那“东床快婿”的佳话,如此超凡脱俗的他!修改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千百年来,人见人爱。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既潇洒飘逸,又自然明净。这与他那流传千古的佳话“东床快婿”一样,都是他蔑视权贵,追求自然的超凡脱俗的人格的体现。6、表达混乱所谓“表达混乱”,就是前言不搭后语,语言不连贯,强词夺理,生拉硬拽,主观臆断,等等。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辩证思维,而是思维混乱,逻辑混乱。《高雅不代表“脱俗”》一文,观点也还是正确的,就是“文品与人品是会相背离的”。但是在具体的举例论证过程中,却出现了表达混乱的问题。请看:他(笔者按:指郭敬明)的文笔老到,他的文风独特,被称为“悲伤的王者”。他写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他所有小说结尾的简单相加,就是一条“悲伤逆流成河”。可是,他悲伤吗?他生命中遇过很多像小说里主角一样的生死离别吗?当然没有。他得到的是源源不断的殊荣,而他的小说却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风格,纯粹的引人入胜,是利益的工具而已。首先,小说作者与小说主人公并不相同。在讨论“文品与人品是否一致”时,要注意作者自身的个性特征、生活态度,而不是他笔下的人物。其次,小说作者的生活实际与小说主人公的生活实际也是两回事。小说主人公可以经历各种生与死的磨难,爱与恨的折磨,而小说作者却完全不必有如此的经历。把小说作者
本文标题:201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8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