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的语文课堂学生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只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课堂教学是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从某一侧面进行。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教,也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语文本体评价,在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以及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正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大家期待着一种能彰显教育本色,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的诞生。《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从目前的语文课堂学生评价现状看,我们只是机械地理解了新课程的评价,只学会了新课程评价观的“形”,而没有领会其“神”。课堂上教师统一的表扬语“你真好”“你真了不起”,无不显示着评价语言的单一与乏味;那整齐划一的拍手声(啪啪啪),又使师生间的交流呆板而流于形式。评价语言冷漠无情,评价形式过于猎奇,评价主体单一等等,我们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评价弊端,以越来越为教师所重视。如何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的有兴趣”,是我们教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课堂教学是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从某一侧面进行。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教,也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所以我认为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语文本体。《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在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四方面。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三是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三是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四是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程度和3对语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二、学生主体。适合素质教育的课堂评价标准,目的是保障每个学习者享有学习的基本权力,重视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一是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筋,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的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味,(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三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是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意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的探究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四是评价自学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是说,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必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机遇,就是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4切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要舍得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程,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自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二是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要看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三是教师主导。崔峦说过:强调学生的“学”不是说教师的“教”可有可无。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得力,学生的活动就会带来很大的随意性,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就很难实现。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功能。要保证学生学好语文,评价必须把教师主导作为重要内容。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的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二是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教师是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吸引力等。二是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看教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三是评价教师的基本功素质。这里的素质是“狭义”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外在”的素质包括读、写、算、画。主要看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亲切、有感染力;写画是否美观、实用,能否起启示、点精、梳理作用。内在的素质主要看课堂调控能力,是否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恰当地引导自学,正确地处理突发情况等。5四是评价差异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看教师能否把握学生的差异,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上述评价内容,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宽泛的相容性。语文本体的确离不开学生主体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学习的语文本体的内容,教师主导的作用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对语文本体的理解上。所以我们要充分领会新课程的评价精神,在教学中要认真做好这三方面的评价,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1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