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全国省级联考】2017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
【全国省级联考】2017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的示意图,该变异类型为()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分为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四种类型.解:分析题图可知,异常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相比,染色体片段的位置由ABCD变成ADCB,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故选:C.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某研究人员利用去掉尖端的燕麦幼苗,所做的实验及结果如下图。该实验说明()A.琼脂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测光是引起植物生长的原因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幼苗尖端下面是感光部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组在去掉尖端的燕麦幼苗的上端放置一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给予单侧光照,结果幼苗不生长,说明琼脂不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A项错误;乙组与甲组的处理的不同点在于,琼脂块中含生长素,结果幼苗直立生长,甲、乙组的实验结果对比,说明单测光不是引起植物生长的原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项错误,C项正确;欲探究幼苗尖端下面是否为感光部位,实验的自变量处理是幼苗尖端下面是否接受光照,即一组遮光,一组给予光照,所以本实验不能得出“幼苗尖端下面是感光部位”的结论,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当婴儿体内缺乏某种激素时,会引起大脑、身体等发育不正常,该激素是A.雄激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雌激素【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商务的发育,当婴儿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是,会引起大脑、身体等发育不正常,而患呆小症,故选B。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温室效应对地球造成的危害的是A.海平面上升B.形成臭氧层空洞C.气候变暖D.改变动、植物分布【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C正确;氟利昂等的广泛运用造成了臭氧层空洞,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动植物的分布,D正确。5.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壁,但无细胞核的是A.筛管细胞B.人红细胞C.蛙间皮细胞D.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答案】A【解析】筛管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植物细胞,有细胞壁,A正确;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细胞核,B错误;蛙间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有细胞核,C错误;蚕豆叶下表皮细胞有细胞核,也有细胞壁,D错误。6.育种人员以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为材料,通过杂交的方法成功培育出抗病红果肉番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抗病黄果肉番茄与易感病红果肉番茄杂交,后代有抗病黄果肉番茄、易感病红果肉番茄、抗病红果肉番茄、易感病黄果肉番茄,选择其中的抗病红果肉番茄自交,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这种方法为杂交育种,故选A。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变异都有利个体的存活B.地理障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答案】A【解析】生物的变异大多数不利的,A错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从而产生新物种,B正确;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正确;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8.植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属于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C.细胞凋亡D.细胞癌变【答案】C【解析】植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是基因控制下的程序性死亡,所有的植物都会发生,属于细胞凋亡,故选C。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1个腺苷、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就是RNA的结构单元之一C.远离腺苷的第三个高能磷酸键最容易断裂D.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通货,故在细胞内含量多【答案】B【解析】ATP由1个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成分相同,是RNA的结构单元之一,B正确;远离腺苷的第二个高能磷酸键最容易断裂和重新合成,C错误;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是转化非常迅速,D错误。10.下列有关细胞内糖类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和糖元都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B.葡萄糖和果糖都是糖类的结构单元,且都具有还原性C.蛋白质通常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不需要水浴加热【答案】A【解析】淀粉和糖元是细胞内的多糖,是动植物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A正确;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具有还原性的单糖,B正确;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结构物质,一般不为生物体提供能量,C正确;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不需要加热,D正确。11.下列有关陆地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约占地球表面的26%,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B.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C.蒿属植物和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D.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答案】A【解析】荒漠约占地球表面的26%,苔原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A错误;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最多,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B正确;沙漠中的优势植物有蒿属植物和肉质旱生植物(仙人掌)等,C正确;苔原生态系统的气候寒冷,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D正确。12.下列有关“观察叶绿体”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B.从低倍镜观察转换到高倍镜观察,需要缩小光圈C.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椭圆形,并由外膜、内膜和类囊体组成D.若在弱光下观察,叶绿体更多的分布在光源一侧【答案】D【解析】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从低倍镜观察转换到高倍镜观察,视野变暗,所以需要增大光圈、用凹面镜,B错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椭圆形,但是观察不到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和类囊体,这些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C错误;在弱光下,叶绿体更多的分布在光源一侧,可以接受更多的光,D正确。【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该实验的原理、步骤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3.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下表为某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及相应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B.本实验还能证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C.若将产生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则从1号和2号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基本相同D.若将反应条件改为沸水浴,则2号试管也不会产生气泡【答案】D【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无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酶,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自变量含有酶的种类,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本实验是在细胞外的试管中进行的,说明酶在细胞外也具有催化作用,B正确;由于反应物是无关变量,是相等的,所以不同的试管中最终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基本相同,C正确;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反应速度也会加快,所以若将反应条件改为沸水浴,则2号试管也会产生气泡,D错误。14.下图为某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0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一定为稳定型B.1910—1920年间,种群的增长方式属于逻辑斯谛增长C.1950年,种群的个体数已达最小值D.1950—1970年间,此种群个体数增加【答案】B【解析】1900年,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结构应该是稳定性,A错误;1910—1920年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差值几乎相等,所以种群的增长方式属于逻辑斯谛增长,B正确;1970年,种群的个体数达最小值,C错误;1950—1970年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此种群个体数在减少,D错误。15.下列有关柠檬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均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B.糖酵解的产物全部进入柠檬酸循环,并被分解形成CO2C.柠檬酸循环产生的少量ATP,用于下一阶段D.柠檬酸循环产生的氢在电子传递链中将氧还原成水【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中,柠檬酸循环主要就是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反应,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的关的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嵴上,A错误;糖酵解的产物包括丙酮酸和还原氢,其中丙酮酸全部进入柠檬酸循环,并被分解形成CO2,B错误;柠檬酸循环产生的少量ATP,不用于下一阶段,而用于其他生命活动,C错误;柠檬酸循环产生的氢在电子传递链中将氧还原成水,D正确。16.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2〜3mm的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区域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B.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纤维素分解,使根尖细胞容易分开C.可观察到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着丝粒都排在细胞中央D.可观察到后期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答案】C【解析】选择2〜3mm的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区域细胞分裂旺盛,但是分裂期的细胞没有分裂间期多,A错误;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纤维素松散,使根尖细胞容易分开,B错误;可观察到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着丝粒都排在细胞中央,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17.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B.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故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男性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C.人类位于X和Y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答案】C【解析】有性别决定的生物才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A错误;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故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时候,B错误;人类位于X和Y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都属于伴性遗传,C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D错误。18.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某一环节,甲、乙、丙表示结构或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该过程的RNA是mRNA和tRNA两种B.物质乙沿着结构甲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丙物质逐渐延长C.一个甲上有若干个乙同时进行,大大增加了该生理过程的效率D.乙的结构单元数量大于丙的结构单元数量的三倍【答案】D【解析】图示过程为翻译过程,参与该过程的RNA有mRNA、tRNA和rRNA三种,A错误;物质甲沿着结构乙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丙物质逐渐延长,B错误;一个乙上有若干个甲同时进行,大大增加了该生理过程的效率,C错误;乙是mRNA三个碱基决定丙的一个氨基酸,考虑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所以乙的结构单元数量大于丙的结构单元数量的三倍,D正确。19.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B.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C.高胆固醇血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环境因素对苯丙酮尿症的影响要大于青少年型糖尿病【答案】C【解析】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的疾病也不一定是遗传病,A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的特征,C正确;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影响,D错误。20.蚕豆(6对染色体)根尖细胞在含2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仅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再转入仅含2H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下列有关此时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时,每个DNA分子都含2H标记B.中期时,每个细胞中都有12个DNA分子含3H标记C.后期时,每个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与含2H标记的染色体之比为1:2D.末期时,细胞每一极均有6条染色体含3H标记【答案】D【解析】将蚕豆(6对染色体)根尖细胞在含2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则蚕豆的DNA都被标记上了2H,再将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本文标题:【全国省级联考】2017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6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