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高考改革与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
高考改革与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在深入推进这些改革中,我们大都贯穿和体现了一个我们认为很重要、很基本,也很浅显易懂的教育思想——选择性教育思想。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适合学生的教育,只有在被教育者、教育者的不断选择中才能发现、才能实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志向是最持久的学习和进步动力,而兴趣、志向只有在选择中才能发现和确立。生活中,当一个人说他的学习是为了兴趣和志向,那这个人的学习动力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强大,他的学习会再苦也不累,会很快乐,学习成功的机率会很高。------------刘希平同志在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大型论坛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5月25日)一、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三、浙师大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二、改革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四、高考改革相关注意点、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1一个理念2两个亮点3三大挑战4四种模式一、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一个理念----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1.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考生升入高校的通道有了选择考生参加考试有了更多选择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选择权得到了更充分的尊重考生对考试成绩的使用有了选择一个理念----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2.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321选择高校可以根据办学定位,选择不同考试招生模式;确定是按专业类还是按专业招生录取。高校还可以根据专业需要,确定招生条件。包括选考科目范围、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等。在三位一体招生和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确定综合素质测评内容标准及方式。两个亮点----公平公正、多元录取科学选才,公平公正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这次高考改革的核心是推进社会公平。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公平的举措。促使招生公平从已有的程序公平、机会公平进一步走向内容公平。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打破过去几十年高校按一个“总分”录取学生的僵局,能有效地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现状。三大挑战----学生、中学、高校都面临考验1、“学会选择”成为考生的必修课。2、“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成为中学的两大难题。3、“专业洗牌”、“生源危机”、“人才培养”将是高校面临的新挑战。四种模式----共设四种招生模式四种模式----共设四种招生模式四种模式----共设四种招生模式四种模式----共设四种招生模式浙江省内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增长迅猛2011年:2所浙江率先推出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首次把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纳入招考评价标准。2012年:15所2013年:21所2014年:34所,招生人数突破3000人2015年:46所,招生人数4847人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简章一、招生计划二、报名时间2015年3月10日-3月25日。三、综合素质测试面试:时间:2015年4月12日,每人15分钟左右时间内容:①仪态仪表;②口头表达;③书写展示;④特长展示。(重点考核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潜质)最终成绩评定:以面试成绩计,满分为100分。四、录取办法1.入围考生须参加2015年高考一类科目组的报名和考试,录取批次安排在在第一批提前录取。志愿填报纳入我省普通高校第一批提前录取院校统一填报。考生须在五个院校志愿栏的第一志愿栏填写我校志愿,否则无效。未被我校录取的,进入后续志愿的投档程序。填报的专业志愿须在本简章公布的招生专业范围内,多个专业可兼报。2.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35%+高考总分(折算成满分100分)×50%”计算形成。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计算方法:A等计10分,B等计5分,C等不计分,成绩总分超过100分的按100分计。高中阶段具备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相关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五、录取分数比较根据2013、2014年两年的统计,同专业,三位一体途径录取学生的高考平均分比单纯高考录取低20分左右,分差最大的达到40分以上。六、学生素质比较在新生军训中便初见端倪。一、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三、浙师大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二、改革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四、高考改革相关注意点、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1.专业不平衡更加凸现,部分专业招生形势异常严峻0102030405挑战•通过热门专业拉动冷门专业招生的作用将基本消失•部分专业通过专业调剂完成招生计划一去不复返•各专业招生将面临冰火两重天的严重不平衡现象•直接影响到专业的办学和发展•直接威胁到专业教师的生存与发展2.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面临新的挑战。1234一、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三、浙师大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二、改革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四、高考改革相关注意点、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浙师大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学生:1、高一就开始思考确立未来的专业和发展方向2、学会做好“7选3”这道题3、用“学段”概念,做好高中三年的学业规划4、主动了解和选择目标高校(就像现在考研究生那样)5、适应行政班级向教学班级的转化学校:1、学校教学模式的改变:将学生分类、分层教育,选课走班的教学班成常态;2、将职业生涯课开成必修课程;3、成立学生职业发展咨询中心,培养专兼职的职业指导师;4、引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5、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了成长导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尽早明确专业方向;6、“兴趣+专业”导向的深度选修课程开发,该类选修课开设可以考虑衔接大学课程和高校自主选拔侧重点;7、解决教师因面临学生的选课,师资可能出现阶段性的短缺或过剩的问题。中学将要面对的新挑战本次高考改革与以往历次高考改革所不同,它是一种方向性的变革。这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和中学教育带来方向性的转变。能选择是公平会选择是水平选择什么科目、选择考试时间、选择什么高校、选择什么专业、选择什么社会实践,不同的排列组合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不取决于在相同科目上与同样一群人拼刺刀的结果。一、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三、浙师大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二、改革对高校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四、高考改革相关注意点、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为什么把学考纳入高考招生选拔体系?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实施意见》提出的要求。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同时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而且学考实行平时考,一考两用,既用于评价学业水平,又用于高考招生,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考生的统一高考压力。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选拔中起什么作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试点方案重视与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在三位一体招生中,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特长表现情况、选修课程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多方面提出要求,或纳入综合成绩;在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省教育考试院黄皮书中的方案解读高考招生改革相关注意点高校无选考科目要求时考生怎样报考?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那就表示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类)时无科目限制,均可报考。但考生要注意:由于你的总分是由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构成的,所以你仍需参加选考科目考试,以获得相关成绩。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每一门选考科目,都由考生自己在考前选择,具体在实际报考该科目时确定。可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就能按个人兴趣特长合理规划和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共同的基础上学有所长。不允许考后再来选定,那么很多人会选择把多个科目甚至全部7个科目都作为选考科目参加考试,这势必不利于引导学生专长的养成,也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和考试负担。1、每门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满分100分,扣除高中学考合格赋分40分,尚余60分,3分一个等级,60÷3=20,算上起点赋分共分21个等级。另学考成绩不合格不赋分。2、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上升到国家级考试,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组织管理。3、学业水平考试有11门,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均有2次考试机会,考试内容为必修模块,学考合格率一般都在95%以上。外语一考两用,既用于学考,又用于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4、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已向社会公布。5、高校分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要求在高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学之前公布。教育厅网络有关热门问题的在线解答6、统一高考招生中,军事、公安和航海类等高校有特殊招生条件要求,国家有规定,改革后还会继续安排在提前录取。7、对应门数多少不影响考生的总分计算,都是按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相加。但在录取中考生同分的情况下,高校可能会优先录取对应科目多的考生。具体规则高校会事先在招生章程中公布。2017届学生可以有三种英语学习规划记者接触了几位今年高一学生,下面不妨跟着其中一位来模拟一下她接下去将面对的高中生活。作为杭州人的刘洁,通过2014年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杭州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一新生。浙江高考新政公布后,今后高考不分文理科了,还可以选科考试,让刘洁既担心又期待。“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该怎么选呢?”刘洁跑去问高一年级指导小组成员李老师,李老师说:“首先,要从你的兴趣出发,以后的职业生涯往哪个方向走,来确定你的选考科目。”同时,李老师安慰刘洁,学校安排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不用担心。不久后,刘洁上了第一堂职业生涯规划课,自己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慢慢清晰起来,她的职业目标是当一名老师。场景一:职业生涯规划课普遍开设浙江高考选考科目介绍在高一,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兴趣性向测试,让其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借助于常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了解个人兴趣,意识到‘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的生涯问题;在高二学校会开设专门选修课,并组织有针对性的生涯探索活动,让学生在了解个人特质的基础上,对学习与职业信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重点探索;到了高三,则会借由考前心理辅导,高考志愿填报,大学生活展望等方式增进学生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课开设设想场景二:学会做“7选3”这道题2015年3月,刘洁碰到了纠结的问题,“学业水平考试”10月就要开考了,选考科目“7选3”这道选择题该怎么选呢?刘洁用排列组合的原理算了算,一共有35种不同的组合。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和化学。2015年10月某天,杭州某高校向社会公布了部分专业的招生选考科目范围,刘洁选择的历史科目就在范围内,这让她喜出望外,学习方向和升学选择的专业方向已经十分明确。场景三:分层走班,身边有了“志同道合”的同学2015年11月的某一天,下课铃过两分钟,刘洁还捧着历史课本在A教室呆坐着。其他同学早就收拾起课本和笔,陆续离开教室,去上外语课了。这是他们一天中难得和同班同学相处的时间,因为外语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不像其他选考科目那样要实施分层走班。“嘿,呆坐着干嘛?走,一起上英语课去。”隔壁班小马一拍刘洁的肩膀。就在上学期,刘洁和小马还互不熟悉,因为两个人都喜欢历史,这学期被分在同一班上课,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上了高中后的选考课走班,让她认识了许多其他班的同学,还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谈理想,谈未来让高中三年变得意义非常。场景四:考场内外,2次考试机会给学生带来进步的机会2016年10月,刘洁怀着紧张的心情参加了第一次英语考试。走出考场,刘洁感觉没发挥好,心情十分低落。一旁守在考场外的妈妈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安慰道:“没关系,调整好心态,我们再努把力,明年6月份还有一次机会!”想到自己还有一次考试机会,刘洁宽心很多。她准备此后的大半年时间查漏补缺,继续刷分。英语的第一考发挥失误,让刘洁更加发奋学习。2017年4月,刘洁完成了所有高考选考科目的考试。在高
本文标题:高考改革与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66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