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专题梳理题号专题专题八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线索梳理线索一三次科技革命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和德国美国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就(1)瓦特改进蒸汽机;(2)富尔顿发明汽船;(3)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爱迪生发明电灯;(2)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3)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者1号”)(1)1946年美国制成电子计算机;(2)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3)20世纪70年代,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形成;(4)1996年,世界第一只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绵羊“多利”诞生新兴的部门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业、棉纺织业等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等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汽车、飞机——动力能源改进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核能、太阳能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缓慢;(3)以轻工业为突破口(1)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3)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4)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人类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生产关系(1)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2)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2)垄断组织产生(1)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1)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帝国主义争夺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2)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1)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欧盟(欧共体)、日本等的挑战;(2)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洋务运动)(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3)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如实施“863计划”线索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初步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经济遭受了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复苏举步维艰,而美国在战争中不仅远离战场,而且大发战争横财,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1944年7月以美国为首,连同西欧各国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12月27日世界银行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定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发展进程:二战以后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目前,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布全球;(2)主要代表: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代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通信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但由于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也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也加剧了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拓展17~18世纪,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基本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掠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开放性设问1.全球化趋势下人类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1)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毒品泛滥问题、资源匮乏问题、人口激增和老龄化问题、战争问题、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核武器扩散、疾病蔓延、网络安全、经济危机等。(2)对策:各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如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的力度);必须依靠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和共同努力,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等,共建一个繁荣的“地球村”。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认识与启示(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2)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和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3)我们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加强国际合作,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3.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4.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亚非拉国家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根源。(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国家的近代化进程。(4)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致具备必要挖掘技术,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这场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科技的革命》(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煤炭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2)材料二中“这次革命”指什么?这次革命最环保的新能源是什么?为保护环境,你认为还有哪些新能源可以开发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3)材料三说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说明了什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各国面临哪些共同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共同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恐怖主义问题等。
本文标题:【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 第二部分 专题梳理 专题八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课件 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71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