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模块四世界现代篇[考纲要求](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6)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模块四世界现代篇1.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模块四世界现代篇[主线归纳]2.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的扩大、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经济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广的层面发展。模块四世界现代篇1.背景(1)二战后期,_____________确立,奠定两极格局框架。(雅尔塔体系的实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2)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_________________的冲突,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3)二战后,__________普遍衰落,美国确立_____________的全球战略。(4)随着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社会制度西欧称霸世界2.过程斗争领域美国的措施苏联的应对措施政治____________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_____________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3.特点(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4.影响(1)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_____________威胁之下。核战争(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3)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4)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1)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2)“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细微点拨1.欧共体的建立(1)背景:二战后,_____________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________________。(2)过程:签订《巴黎条约》,建立_________________;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欧经济联系加强欧洲煤钢共同体2.日本崛起(1)原因:推行_____________;美国的扶植;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___________;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朝鲜战争的机遇。(2)结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开始谋求_____________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_____________三足鼎立的局面。民主化改革教育政治大国美、日、西欧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合作。(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3)意义:_____________登上世界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美苏两极格局。4.中国崛起:_____________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第三世界国家1971欧洲一体化的根源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欧洲保障自身经济安全、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必然产物,并不仅仅是要摆脱美国控制。细微点拨1.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实质:东欧与苏联_____________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3)影响:_____________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2.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但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和平与发展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目前暂时呈现“_____________”的局面,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4.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①美国之外的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②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超多强(2)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②欧盟在_____________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俄罗斯开展东西方兼顾的外交,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⑤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体化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冷战”结束,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细微点拨1.形成: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2.三大支柱:世界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贸总协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美元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影响(1)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制度化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细微点拨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名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特点(1)都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2)合作程度最高,由经济一体化向______________过渡(1)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2)体现了“____________”(3)大国主导(1)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各国差异较大(3)具有松散性和开放性,合作程度较低经济政治一体化南北对话名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影响(1)提高了西欧的国际政治地位,促进欧盟各国经济的发展(2)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促进了三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1)促进了_____________的贸易和投资(2)由于文化和历史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亚太地区2.世界经济全球化(1)原因:①科技发展:_____________和根本推动力。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基本的技术手段。③两极格局结束:__________了最大障碍。④___________体制被普遍认可。(2)表现: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_____________数量增加。消除市场经济物质基础跨国公司(3)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_____________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4)评价①利:能够有效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世界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加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资本细微点拨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三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能积极地应对,不能盲目排斥或回避。世贸组织与中国的加入1.世界贸易组织(1)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2)目标: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_____________。2.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世界性统一市场贸易自由化2001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1)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2)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考向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从深远影响角度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2014·高考山东卷)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A定位知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扶植日本。关键点拨:紧扣题干时间“20世纪40年代末”,将材料信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结合起来理解。解题思路[解析]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确定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政策,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国家“冷战”的需要,目的在于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从而实现其全球霸权,而不仅仅是确立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故A项正确,B项错误;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仍然在欧洲,故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从探究视角考查两极格局演变的特点(2015·高考全国卷Ⅱ,T35,4分)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C解题思路定位知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美苏关系发展演变的史实,理解题干中“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贯穿全书的主线”等关键信息。[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根本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美苏的战时同盟关系瓦解。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苏联综合国力也空前提高,并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双方势均力敌,出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在美苏对峙中,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再加上勃列日涅夫时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增大,导致经济发展进入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改革时,经济不断下滑,后政治改革失败,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A项表述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世界现代篇 第一步 专题十二 当今世界的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7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