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土地资源学ppt第七章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七章土地可持续利用7.1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土地利用是指人们以土地资源对对象,为一定利用目的而从事的土地经营或经济活动是人根据自身的需要,人与土地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决定土地的功能与作用的过程。决定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1)土地利用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土地利用系统是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土地利用单元所构成的系统。土地利用系统的分类的依据根据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多少,可以为集约土地利用系统和粗放土地利用系统。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农业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等。考虑作物和植种制度,可分为复合土地利用系统和混合土地利用系统。(2)土地利用系统的分类集约土地利用系统粗放土地利用系统农业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土地利用系统混合土地利用系统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的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过程(1)确定系统边界;(2)确定系统目标;(3)进行土地评价;(4)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环境可行性、组织体制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5)输入输出模型分析;(6)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分析;(7)报告或决策;(8)反馈修正。7.2持续土地利用持续土地利用即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1)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五大支柱)①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②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③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④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⑤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包括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具体可表述为通过技术与行政手段使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比例、空间分布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土地资源充分改善资源本身的质量特性,故持续土地利用是一个由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区域综合生态系统工程。持续土地利用即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分析,提出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持续土地利用评价FAO《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提出的步骤:①确定评价目标;②分析土地自身因素的可持续性;③分析生物因素的可持续性;④分析经济因素的可持续性;⑤分析社会因素的可持续性;⑥环境效应评价;⑦综合上面的分析,判断持续性;结论:若是持续性的,判断可能保持持续性的年份;反之,则提出改进的办法。在土地利用决策中的应用(1)问题辨识阶段;(2)方案制定阶段;(3)方案实施阶段7.3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分为三种类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内部规划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由国家和政府在整个行政辖区内制定的宏观的和长远的规划。内容包括:A、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B、土地需求量预测和土地适宜性评价;C、确定各部门用地规模;D、提出各种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目标和方向;E、土地利用分区;F、确定骨干工程规划与布局;G、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1)对土地利用实行政府干预和控制包括控制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分区、农用地生态过程、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2)对土地利用矛盾的协调协调人地矛盾、部门之间的矛盾、地区之间的矛盾。(3)组织土地利用(4)监督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系统分析原则(3)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4)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最优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研究分析阶段(3)编制规划阶段(4)规划审批和实施阶段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它是针对土地利用的某一方面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如城镇规划、土地开发规划等,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特点任务类型(1)针对性;(2)局部性;(3)具体性;(4)选择性。改善和保护土地的生态系统,为提高土地利用的生产能力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包括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土地保护规划、单项土地资源利用规划。3、土地利用内部规划(设计)或称土地景观生态设计。是在总体规划控制下,具体地进行各种用地的内部组织和设计,是微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继续和延伸。土地利用内部规划耕地内部规划耕地内部规划耕地内部规划耕地内部规划耕地内部规划耕地内部规划持续土地利用模式设计根据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在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整套适合该区域的土地生态改良措施与土地利用方案。7.4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管理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它是在已经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来的土地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属、行政界线等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或变更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行为。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手段、技术程序以及监测分析。监测内容(1)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信息;(2)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情况;(3)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情况;(4)基本农田保护区状况;(5)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监测。监测分析(1)地类变更分析;(2)权属变更分析(3)耕地变化动态分析(4)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LUCC研究其目标是提高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并提高预测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能力。土地资源质量动态监测用一定的标准方法,以一定时间间隔,测量土地的微观特性,以观测和分析在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土壤和环境特性变化趋势的行为。定义监测内容(1)土壤特性的变化情况(pH、养分含量、结构、污染等);(2)气候特性的变化(光照、气温、降水等);(3)环境及环境污染的变化(大气组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1)选择基准点;(2)建立本底或参照数据库;(3)定期在基准点进行观测,或采样分析。监测结果在持续土地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生产力和生产稳定性方面:包括土壤综合肥力水平变化,土壤污染状况、灌溉水水质变化等。监测方法
本文标题:土地资源学ppt第七章土地可持续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8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