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文学形式。高考小说阅读的选材古今中外均有所涉猎,以短篇为主,如是中、长篇,一般是节选;命题主要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展开,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有时也会涉及主题思想、标题含义和艺术特色等。清单一人物形象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考点清单人物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等,内在特征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1.塑造人物的手法角度阐释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2.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及作用方法作用外貌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④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氛围、地方特色;⑤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⑥典型的细节具有暗示或影射作用。清单二故事情节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描写,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1.情节的构成及作用小说情节的划分,习惯上采取四分法,即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在开端之前也有引子(也叫序幕),在结局之后还有尾声。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有时它的情节也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分。小说的高潮,是故事最感人、矛盾最激烈、人物形象最鲜明的部分。情节的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形象;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2.情节的表现形式小说的情节由线索来贯穿。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可作为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情节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叙述方法阐释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与重要内容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在叙述中心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把发生在前面的有关内容推移到后面叙述,推后叙述的内容常常是故事情节中的关键之处。这关键的内容往往会给读者造成错觉和悬念,当后面补叙谜底时,读者便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平叙的方式有二: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代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3.叙述的方法4.叙述的角度人称作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增强小说的可信度、真实感。第二人称可以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时能增强感染力。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能灵活自如地反映现实。角度插叙补叙从内容上看插叙是作者为事件发展提供辅助材料,如果将这个材料删去,原有的故事情节仍旧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线索仍旧清楚明朗,读者不会产生疑问。补叙内容是与全文中心事件密切相关的,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个片段删去,读者会产生疑问。从形式上看插叙内容的前后有简明扼要的过渡性文字,使之同中心事件衔接自然,它一般被安排在篇中,而不在篇末。补叙无须过渡性文字,它一般被置于事件的结果之后,交代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等。从篇幅上看插叙的文字一般较多,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补叙的文字一般较少,只要完成了对人物或事件的某些补充说明的任务就行了。从效果上看插叙是作者为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提供辅助材料,能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紧密,人物性格更鲜明。补叙是将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某个片段“藏”于文后,有意给读者造成悬念,到一定的时候再“亮”出来,“藏”和“亮”,使文章波澜起伏,能增强艺术感染力。5.相关难点辨析(1)插叙和补叙(2)铺垫与伏笔角度铺垫伏笔从目的上看作者虽然是先在前面描写的次要人物、事件上下功夫,但着眼点却是为后面马上要描写的主要人物、事件作衬托、造势。后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令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看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一般说来,伏笔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从用墨来看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清单三环境描写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1.环境描写的分类分类阐释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可以将人的特殊境遇、独特经历细细写来,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使读者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喜同悲,陶醉于小说情景中而不自知。当然,自然环境的描写还要依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能够真实详尽地、与人物心情相符地逐一展现。社会环境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组成,包括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状况、风俗礼仪等。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2.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作用自然环境①表现地域风光,点明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做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等等。社会环境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等等。清单四小说常用的表达技巧类别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其中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和对偶等。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等。结构特色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悬念、照应、铺垫、伏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等。清单五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题”指作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小说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1)通过小说描写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及假恶丑。(2)通过寓言形式,将人生的重大问题寓于故事之中。(3)针砭时弊,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用故事的形式加以揭露和鞭挞。(4)反映小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考点1欣赏作品形象方法技巧考点2鉴赏概括作品情节考点3分析鉴赏环境描写设题角度解题指津基本答题模式1.文中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塑造形象?有何作用?要点: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对比、衬托、抑扬、铺垫、伏笔、照应、悬念、巧合、象征等。手法+分析+情感(或表达效果、语言特色)。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要点: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3.小说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给读者提供了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要点: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如2016年山东卷第20题第(2)小题: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文本见P262)解析这句话是对人物的描写。联系这句话中的动词等重点词语,准确判断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分析这一描写方法对于塑造小说主要人物的作用。答案细节描写。用“趴”“摇晃”“埋”等动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的画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孩子浓浓的爱意。考点4赏析小说技巧考点5分析作品主题设题角度解题指津基本答题模式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性格或命运的变化,进而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2.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3.从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入手。4.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典型环境入手。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中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5.从小说的精巧构思入手。本文通过对……的刻画,揭示了……,表现了……,表达了……。设题角度解题指津基本答题模式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3.“××”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来把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2.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来把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3.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呼应细节、烘
本文标题: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专题十-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8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