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六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6.23《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件5
说说你了解的维也纳维也纳,奥地利首都,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东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欣赏《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欣赏维也纳的图片想象自己身在其中丽星蓓蕾作者冯骥才,浙江宁波人。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文学成就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长篇小说《义和拳》.他写的散文《挑山工》《珍珠鸟》等尤为小学生所喜爱。写作背景冯骥才说:“在创作这部作品之前,有两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一是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那场特大的洪灾;二是连续不断的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这些大自然的灾难给人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人类要善待大自然。同时,也强烈地撞击着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从而引发了深层的思考,把创作的视角投向了环保。”学习生字词层层叠叠远眺奇光异彩眩惑公顷披甲戴盔松柏温文尔雅赏心悦目清爽宜人骤然恩赐颁布逞强好胜飞禽课文分为几大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一(1—3)写维也纳森林带给人们的美好享受。二(4—5)维也纳森林神奇的调节气温。三(6—9)维也纳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朗读1---3自然段,并思考下列问题: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使人感到维也纳森林如大海一样壮阔,博大的气势。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写了维也纳森林的什么特点?运用了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主要介绍维也纳森林的面积广。向阳的山坡上,林色鲜翠;背阴的山坡上,森森然像一片埋伏在那里披甲戴盔的兵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写了背阴山坡和向阳山坡的不同景象。朗读4---5自然段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的调节着气温。在文中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写出对调节气温的介绍。朗读6---9自然段维也纳人也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是缘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的倍加珍爱。这是什么句?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总起句,说明大自然与人类关系密切,大自然需要人类保护,人类依赖大自然。孔雀是逞强好胜的飞禽,它要与乐队一比高下。这引得人们都笑起来,但无人驱赶它,乐队更起劲的演奏,随后便是乐队与孔雀边奏边唱,奇妙之极。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对什么进行了赞美?这是一幅人禽共乐的画面,对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进行赞美。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用反问句结尾,说明了维也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德。小结:美好的环境来源于人类的保护,保护森林重视草地孔雀与人合奏,让人想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结尾也写出了作者对维也纳森林的赞美。主题解析:本文通过描写维也纳森林的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和维也纳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森林的赞美之情。唤起我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学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启示:1、善待大自然2、自然孕育文化写作手法:1、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综合运用2、形散而神不散3、移步换景
本文标题:语文六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学制)6.23《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件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0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