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年攀枝花中考化学(正题及答案)
化学试题第1页(共7页)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6月12日下午3:00~5:30]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Na–23Cl-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化学答题区域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B.钢铁生锈C.酒精挥发D.矿石粉碎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硫C.氮气D.水蒸气3、医生建议小明多吃水果和蔬菜,医生让他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维生素4、为了让攀枝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大量焚烧生活垃圾②全面关停化工企业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④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⑤任意排放工厂废水⑥提倡植树造林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④5、在某中学生运动会中,下列运动设施或器材没有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铅球B.蓝球C.乒乓球D.塑胶跑道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7、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近似pH如下表所示,其中呈碱性的是常见物品草莓酱油面粉液体肥皂葡萄pH3.0~3.54.0~5.05.5~6.59.5~10.53.5~4.5A.酱油B.葡萄C.液体肥皂D.面粉8、高氯酸钾(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1C.+5D.+7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为碱B.矿泉水、液态氧、医用酒精均为纯净物C.CO2、CaO、H2O均为氧化物D.H2SO4、SO3、HCl均为酸10、某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①K2O+H2O=2KOH②Cu(OH)2CuO+H2O③NaOH+HNO3=NaNO3+H2O化学试题第2页(共7页)石灰水澄清气体X溶液Y④Fe+H2SO4=FeSO4+H2↑⑤S+O2SO2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③⑤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②③④C.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②④⑤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④⑤11.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说法错误的是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B.两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值均为8C.氯离子符号为Cl—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12、已知NH3和HCl发生反应:NH3+HCl=NH4Cl,对右下图所示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有挥发性B.白烟是该反应生成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3、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A.HCl、Na2CO3、K2SO4B.KNO3、H2SO4、NaClC.KCl、AgNO3、HNO3D.Ba(OH)2、FeCl3、(NH4)2SO4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1812240反应后质量(g)未测42215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物质Y一定是单质C.反应中Q、Y的质量比为5:6D.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3g15、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关闭K,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K,缓缓通入气体X,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下列对气体X和溶液Y(足量)的推测正确的是16、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2.0gCO2气体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5gC.剩余8.0g固体为纯净物D.剩余8.0g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XY(足量)AHClNaHCO3BO2浓盐酸CCO浓硫酸DCO2NaOH化学试题第3页(共7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化学答题区域对应题目的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部分共9小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22分)17、(5分)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1)氢元素;(2)两个钾离子;(3)氯化钠的化学式;(4)干冰的化学式。(5)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8、(7分)右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曲线上M点表示在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C(填“>”“<”或“=”);A、B两物质在t3℃时溶解度的关系为AB(填“>”“<”或“=”)。(2)t1℃时,将1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任填一种方法)。(3)现有30℃时A的不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30℃时A的溶解度③溶液的质量④溶液中A的质量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A至饱和,不变的量有(填序号)。(4)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结晶的方法。(5)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如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其含义是。19、(10分)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A.洗手打肥皂时不关上水龙头B.用洗菜水浇花C.学生打扫卫生时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地板D.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2)若要测定金沙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试剂或用品是。A.紫色石蕊试液B.石灰石C.pH试纸D.无色酚酞试液(3)现用天然气作燃料,加热煮沸自来水来降低水的硬度,其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有3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现只提供蒸馏水,通过下面的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①各取适量固体试剂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被检出的物质是。②分别取未检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检出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1支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被检出的物质是,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试题第4页(共7页)三、简答题(共11分)20、(6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你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燃烧需要满足:可燃物、氧气及三个条件。(2)硝酸钾、氯化铵、硝酸钠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叫做。(3)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性。体温计中填充的银白色的物质是______;(4)因某硝酸工厂不合理排放尾气而导致该厂附近的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21、(5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用铜丝做导线是利用了它的性。(2)某同学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X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四、实验题(共16分)22、(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ABCDEFG(1)写出图中数字编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2)在实验室中,小华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而小红选用B装置也可制取氧气。他们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在两个反应中它都起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若要用B和F装置选用稀硫酸和纯碱固体来制取纯净的CO2气体,还需在B、F装置之间连接上述的装置(填字母),在该装置中应装入(填写药品名称)。23、(8分)某兴趣小组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稀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猜想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化学试题第5页(共7页)(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过大:。【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1)表中x=。(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上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五、计算题(共11分)24、(4分)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92g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g。25、(7分)将3.9g过氧化钠(Na2O2)加入质量为63.9g的水中,完全反应后,在该溶液中加入50g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提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不考虑氧气溶于水)(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计算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解题过程)(3)若要使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将最后所得溶液蒸发掉g水。编号盐酸NaOH溶液△t/℃13.65﹪2.00﹪3.523.65﹪4.00﹪x37.30﹪8.00﹪14化学试题第6页(共7页)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评分建议:①化学式有错不得分;②其它错误情况扣一半的分数,如条件不写或有错……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1、B2、C3、D4、B5、A6、B7、C8、D9、C10、D11、D12、C13、B14、B15、A16、A二、填空题(共22分)17.(共5分,每空1分)(1)H;(2)2K+;(3)NaCl;(4)CO2;(5)18、(共7分,每空1分)(1)=>(2)不饱和加水稀释(或降温)(3)①②(4)降温(或冷却)(5)在压强为101kPa(或标准大气压)和温度为0℃时,1体积的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19、(共10分)(1)B(1分)(2)C(1分)(3)CH4+2O2CO2+2H2O(2分)(4)①3种固体全部溶解,2支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1分)1支试管中得到蓝色溶液,(1分)(共2分);无水硫酸铜(或CuSO4)(1分)②氢氧化钠(或NaO
本文标题:2014年攀枝花中考化学(正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1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