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005号二○一一年六月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1总则1.1项目由来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白沙门雷达站现有工程北面的琼州海峡海面(填海区)将建成美丽沙度假居住区。美丽沙项目开发的高层建筑将遮挡白沙门雷达站所发射的信号,将使雷达不能对琼州海峡中部海域的船舶进行监视,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对琼州海峡的安全畅通和海口港的正常运营带来重大影响。同时美丽沙项目开发的高层建筑将遮挡白沙门海岸电台发射天线仰角,影响海岸电台的覆盖范围和通信效果,可能导致该海岸电台无法正常接收所负责区域的船舶遇险通信信号,延误船舶和人员的遇险搜救工作,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此外,如果不对白沙门雷达站进行搬迁,将使在美丽沙生活及工作人们受到雷达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美丽沙项目与水上交通安全设施(雷达站、海岸电台、灯塔、AIS站)之间的相互影响,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美丽沙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白沙门雷达站和海岸电台进行搬迁。根据城市规划和雷达站监控的技术要求,白沙门雷达站所有设施需完整不变地搬迁至新址,新址位于旧址的东北侧,相距约1km,新址北侧为海面、南侧为规划居民区;同时,为了弥补搬迁引起的对海口港航道和锚地监控的不足,在西海岸镇海村北侧半岛型吹填区新建1座辅助雷达站,辅站址位于旧址的西侧,相距约15km。为叙述方便,下文统一简称搬迁前的雷达站为“现有工程”,搬迁后的新雷达站为“搬迁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原国家环保总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国家环保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为此,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委托我研究所进行海南省海口市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在接到委托后,我研究所积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现有雷达站站区及拟建雷达站站址进行了踏勘,收集了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状况资料和相关工程资料,并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了相关的环境监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国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环境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本报告书。1.2评价目的根据雷达站工程特性、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特征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目的为:(1)通过对可能受工程影响区域电磁环境、声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对工程涉及区域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和掌握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电磁环境、声环境等环境状况。(2)根据工程特性、环境状况,分析、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周围电磁环境、声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可能造成的影响。(3)根据环境现状调查及影响预测结果,对不利影响提出减缓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监测计划,为工程的建设可行性、施工、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和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1.3评价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环境特征、功能区划要求和项目特点,本工程评价标准执行如下:(1)电磁环境电磁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参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执行。白沙门雷达站现有工程区不同频段执行标准是不同的。本评价按最不利情况考虑,确定执行最低最严的标准限值,即频段3~30MHz的标准限值,搬迁工程主站区亦执行相同的标准限值,即执行环境总电场强度限值标准12V/m(功率密度为40μW/cm2);对环境电场强度贡献值不得超过5.4V/m(功率密度为8μW/cm2)。由于雷达站辅站仅建设雷达发射系统,频率为9370MHz,因此辅站区执行频段3000~15000MHz范围内的标准限值,即环境总电场强度限值标准21V/m(功率密度为124μW/cm2);对环境电场强度贡献值不得超过9.4V/m(换算成功率密度为24.8μW/cm2)。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3(2)声环境工程主站区和附近规划居民区保护目标处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工程辅站区及附近居民区保护目标处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雷达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3)空气环境空气环境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中一类标准。(4)水环境地表水为南渡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工程主站附近海域白沙门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四类标准。工程辅站所在区域最大地表水为五源河,根据《海口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工程辅站所在河段五源河水环境功能规划为景观用水,属于Ⅴ类水域。1.4评价范围(1)电磁环境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的要求,确定本工程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评价范围为:以雷达站天线为中心半径500m范围内区域。(2)声环境雷达站站区边界外200m范围内。(3)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结合工程特点,确定生态评价范围为雷达站站址边界外200m范围。1.5评价因子结合环境概况及工程特点,确定工程的主要评价因子为: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4(1)现状评价电磁环境:电场强度、功率密度。生态环境: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类及分布等。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面积、侵蚀模数等。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Aeq。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交通等。(2)预测评价电磁环境:电场强度、功率密度。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及面积、重点保护动植物、水资源等。水土流失:扰动原地貎、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弃渣量、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Aeq。水环境:pH、SS、CODCr、BOD5、氨氮、石油类等。环境空气:TSP。社会环境:工程占地、拆迁安置。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52工程概况2.1现有工程概况2.1.1地理位置白沙门雷达站现有工程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北部的世纪大桥北路西侧,北临琼州海峡,地理位置坐标E110°18′50″、N20°04′17″,现有工程地理位置见图2.1-1。白沙门雷达站主要监控琼州海峡中部水域,与木栏头雷达站相距约21.6nmile、距新海雷达站约9.0nmile,与VTS中心雷站约4.0nmile。在白沙门雷达站监控水域内,雷达站距海安港约10.4nmile、距秀英港约为2.6nmile。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五站位置关系见图2.1-2。图2.1-1现有工程地理位置白沙门雷达站所在地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6图2.1-2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五站位置关系图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72.1.2周边环境状况白沙门雷达站现有工程东侧紧靠世纪大桥北路,与南方明珠别墅区隔路相望;北侧为新建的北路堤,西侧为松树林,南侧为鸿天阁别墅及高层住宅楼(楼高18层)。具体周边环境状况见图2.1-3图2.1-3现有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图2.1.3工程规模白沙门雷达站现有工程站内有雷达、AIS系统、VHF-DF测向系统、短波发射机等设施,各设施的名称及具体技术参数详见表2.1-1。表2.1-1白沙门雷达站主要设施一览表设施名称发射功率发射频率天线高度数量备注微波雷达天线塔雷达50kW9370MHz42m2台一备一用微波4跳5W7GHz/8GHz70m3台/AIS系统50W150~170MHz60m2台/VHF-DF测向系统接收频率:150~170MHz85m1台/导航灯标//灯具高度:70m1套/海岸电台短波发射机1kW0~30MHz30m5台/南方明珠别墅区世纪大桥鸿天阁住宅区白沙门雷达站天线鸿天阁住宅区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8短波发射机800W0~30MHz30m4台/安全通信网50W150~170MHz75m3台/中短波收发信天线//30m10副/备注:1)雷达天线发射范围:108.5°~193.5°;2)运行时间0~24时。2.1.4站区总平布置白沙门现状雷达站占地面积为9998.42m2。站区总平呈梯形,进站大门位于东侧,微波雷达天线塔布置在站区内西侧(塔高约85m),海岸电台发射机布置在站区内北侧。现有工程站区总平面布置图见图2.1-4。2.2搬迁工程概况2.2.1地理位置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白沙门雷达站北面琼州海峡海面将建成美丽沙度假居住区。为了更好开发该片区,海口市人民政府出资对白沙门雷达站进行搬迁,将站内所有设施完整不变地搬迁至新址。搬迁工程新址分为两处,一处为主站的新址,一处为辅站的新址。主站新址位于现有工程当前位置的东北侧,距离约1km,地理位置坐标E110°18′59″、N20°04′47″。新址北侧约20m处为海面;南侧为规划居民区,目前该规划居民区与搬迁工程的具体距离尚不能确定,但能明确在评价范围内;东闲置办公楼大门海岸电台天线雷达天线塔滨海大道世纪大道绿化地鸿天阁别墅区北空地填海区图2.1-4现有雷达站区布置示意图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9面和西面均为海岸线。辅站新址位于西海岸镇海村北侧半岛型吹填区新建1座辅助雷达站,地理位置坐标E110°11′54″、N20°03′53″。辅站是为了弥补搬迁后引起的对海口港航道和锚地监控的不足而建。2.2.2建设规模(1)雷达站主站规模本工程属于搬迁工程,白沙门雷达站现有工程所有设施完整不变地搬迁至新址,搬迁后的雷达站主站设备规模与现有工程规模一致,其设施亦即现有工程的设施,详见表2.1-1。(2)雷达站辅站规模根据工程规划,雷达站辅助仅建设雷达设备,安装雷达发射及接受系统。2.2.3工程布置(1)总平面布置本搬迁工程目前尚未开始进行可研设计,雷达站主、辅站总平面布置尚未最终确定,根据向可研设计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咨询结果,雷达站主、辅站总平面布置将参照雷达站现有工程布置。雷达站主站区总用地面积20001m2,进站道路由主站站址南面沿填海区规划公路引进,长度300m。雷达站辅站区总用地面积约666.7m2,进站道路由辅站站址西南面的滨海大道引接,长度1000m。主站及辅站大门均布置在各自站区南侧,由南面进站;主、辅站雷达发射塔均布置在各自站区北部,面临琼州海峡,塔高均约65m。雷达站主站短波电台发射机房布置在发射塔一楼,雷达发射机布置在二楼,雷达天线高度约52m,站前区布置在站区南部,包括办公和职工宿舍楼、警传楼及进站大门。雷达站辅站雷达发射机布置在发射塔内,雷达天线高度亦约52m,站前区布置在站区南部,包括职工宿舍楼、警传楼及进站大门。(2)竖向布置雷达站主、辅站址均处填海区,地势平坦,场地平整按就地土方平衡原则,按平坡式设计,填方区采用放坡加挡土墙;场内雨水以0.5%坡度排向道路,汇集到道路两侧雨水口后,经站内排水系统排至站外管网。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02.2.4主要建(构)筑物及电气设备主站区内主要建筑物有:65m高雷达发射塔1座、三层办公和宿舍楼1座、辅助生产建筑物1座。其中,辅助生产建筑物设警传室1间、水泵房1间等。总建筑面积约1585.52m2。辅站区内主要建筑物有:65m高雷达发射塔1座、一层办公和宿舍楼1座、辅助生产建筑物1座。其中,辅助生产建筑物设警传室1间、水泵房1间等。总建筑面积约300m2。2.2.5公用工程(1)给排水1)给水雷达站主、辅站区域供水水源从市政自来水管道接
本文标题:白沙门雷达站等现有设施搬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1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