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三课打破隔离的坚冰报告
第三课打破隔离的坚冰请思考:(1)材料中“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2)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哪些杰出的成就?左图是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难点:世界的交流与融合对文化的影响。重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发展的历史背景。主题一世界的文学,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思考】下幅作品的作者是谁?有何评价?提示:罗曼·罗兰;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光明网评论:罗曼·罗兰无情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堕落,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通过克利斯朵夫的经历,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对艺术才能的摧残。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2.欧美文学(1)英国:乔治·萧伯纳《苹果车》(2)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3)美国:①19世纪末: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②20世纪初(黄金时代)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悲剧》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3.亚非拉国家的文学(1)印度:泰戈尔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诗集《吉檀迦利》含意深远,清新美丽,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2)日本:川端康成《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4.无产阶级文学(1)俄国: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作品有《海燕》《母亲》、自传三部曲。(2)中国:鲁迅试图用自己的文字来感染和唤醒中国人民,并以此来改变国民精神。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思维点击】结合材料分析《吉檀迦利》的突出特点。提示:对生命的歌颂,祖国的关怀和人民的关爱。(成书于1912-1913年)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对人民的关爱。——互动百科根据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提示:工业革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外扩张,寻找广阔的殖民地,企图建立一个世界市场。正是这种扩张,加速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流,也促使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合作探究】材料一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作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材料二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的是()A.罗曼·罗兰B.海明威C.德莱塞D.泰戈尔2.列宁曾经称赞高尔基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这一著名文学作品被公认为()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B.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镜子C.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D.浪漫主义文学诞生的主要标志【对点训练】CA主题二音乐的变奏【思考】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谁?还有哪些风格的音乐?提示: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还有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德彪西通过这一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1.背景19世纪末,音乐家们纷纷挣脱传统的束缚,寻找新的音乐艺术的突破口,一时间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共存。2.音乐流派及代表人物(1)印象主义:德彪西(法)(2)表现主义:勋伯格(奥地利)(3)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俄)【思维点击】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强调音响和音色,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在西方音乐中,写月光的曲子最著名的要属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明月之光》。两者都简称“月光”。音乐界认为,前者是以讹传讹,而后者才是真正为月色而写的。德彪西用模糊的旋律线条、缥缈的音色、独特的和声记录自己瞬间的印象。对德彪西而言,色彩胜于线条,就如同和声胜于旋律。1.“他的音乐如雾里看花,具有朦胧的意境,捕捉无定型的流动体(如云、风、气味等)运动时的瞬间印象,把它们用绝妙的音乐、和声等表现出来。”这个音乐家是()A.贝多芬B.德彪西C.毕加索D.莫奈2.下列关于勋伯格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②他创作的音乐处于非调性或无调性的状态③探索出了无调性音乐的规律—12音体系④其作品有交响诗《牧神午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对点训练】BB主题三毕加索与立体派【思考】结合下面两幅画,分析立体画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亚威农少女》《弹曼陀铃的少女》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1.立体派毕加索从19世纪末开始从事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2.毕加索【思维点击】毕加索《格尔尼卡》作品的含义?提示: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拓展延伸】现实主义美术和现代主义美术的区别现实主义美术现代主义美术背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是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危机的结果内容侧重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表现手法继承传统对传统有所继承,但更多是强调反传统【对点训练】1.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这种美术流派被称为()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2.下列内容属于立体派绘画特点的是()①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②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③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④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BD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罗曼•罗兰亚洲美国:海明威等印度:泰戈尔日本:川端康成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基、鲁迅新古典主义:(俄)斯特拉文斯基19世纪末20世纪初音乐印象主义:(法)德彪西表现主义:(奥地利)勋伯格美术——毕加索与立体派1.下列哪位文学家不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罗曼·罗兰B.海明威C.德莱塞D.马克·土温2.高尔基的哪部作品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A.《在人间》B.《童年》C.《我的大学》D.《母亲》DA3.有一种音乐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它塑造的“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带有鲜明的莫奈的风格。这种音乐类型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C4.“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C【学习思考】请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的特点。提示: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欧美国家的文学继续发展,并且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美国,德莱塞和海明威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第二,除了欧美国家,这一时期亚、非、拉等国家的文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印度和日本。【自我测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背景是什么?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大战使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激烈的冲击和挑战,并滋生反叛情绪。文学家们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机会包含于每个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来的橡树包含在橡树果实里一样。
本文标题:第三课打破隔离的坚冰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3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