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验室安全管理Companyname2自然灾害生物危害化学试剂辐射-电离/非电离物理性-电相关的,滑倒/跌倒/坠落事件,结构性的疏散和紧急情况工业卫生(室内空气质量,工效学等)实验室安全涉及的因素Whereisthehazard/contamination?冻伤Companyname3实验室安全事件或事故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安全风险Companyname4实验室安全样本采集样本接收样本运输记录保存报告检测Companyname5实验室管理组织制度设施设备PPE人员材料废物处置内务管理应急Companyname6组织实验室管理部门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安全/质量委员会实验室安全员•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Companyname7管理手册SOP、质量/安全手册程序文件记录和表格实验室管理文件体系制度用制度规范管理。如果缺乏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多么高级的实验室硬件设施,都难以发挥其安全作用。全面明确分工、职责Companyname8基本概念危险hazard:可能导致死亡、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识别hazardidentification:识别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risk: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风险控制riskcontrol:为降低风险而采取的综合措施。依据GB19489-2008风险评估Companyname9Companyname10基本要求实验室应建立并维持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年Companyname11When?Who?How?Companyname12描述实验活动识别危害确定风险决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如果是开始工作并监测控制手段如果不能接受停止实验准备风险控制行动计划执行风险控制措施评估风险控制计划Companyname13风险管理体系安全保卫风险管理组织结构风险评估病原体和毒素信息一般安全良好操作技术规范人员和能力个人防护装备人员因素健康监测应急反应及预案意外事故调查设施要求设备维护消毒和灭菌运输风险管理体系Companyname14什么是生物安全?有关感染性微生物污染危险生物材料的安全操作规章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标本实验室标本对工作人员标本实验室实验室对工作人员标本实验室Companyname15生物安全与污染的相互关系设计与设施设备(安全与其它)操作规则(标准的微生物专业操作)Companyname16工作目标保护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客户供应商学生家人、朋友。。。保护样本保护环境自然环境公众Companyname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Companyname18第四条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第八条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18Companyname1919《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2006,卫生部卫科教发[2006]15号《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5,农业部第53号令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BSL-2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BSL-3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BSL-4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20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Companyname2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世界卫生组织的病原微生物分类:4级病原微生物3级病原微生物不等同于实验室的安全等级,与2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有关1级病原微生物21Companyname22卫计委人类健康农业部动物疾病关注:对人的致病性病原对人不致病或低致病-实验室控制较松关注:对动物的致病性病原对动物不致病或低致病-实验室控制较松人畜共患病学科交叉、带来的问题OneworldOnehealth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22Companyname23《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法定报告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国外新发现和已消灭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风险与操作内容有关病原微生物级别的确定与各国国情有关不包括:-新发现传染病病原体,危害等级的确认?-重组病原体23《名录》列举了风险评估所需的重要信息中英文名称、危害等级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级别运输包装要求Companyname24Companyname2525《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Companyname26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卫计委注:农业部: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不同于卫计委26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Companyname27人员必要时,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若干适当的人员承担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管理职责。建立准入制度,只有授权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健康监测、免疫计划培训(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能力/业务考核资质(BSL-3实验室工作人员、高压锅从业人员、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感染性物质航空运输托运人等)Companyname28设施设备实验室应有对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好性监控指标、巡检计划、使用前核查、安全操作、使用限制、授权操作、消毒灭菌、禁止事项、定期校准或检定,定期维护、安全处置、运输、存放等。Companyname29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1.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和建设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2.实验室的防火和安全通道设置应符合国家的消防规定和要求,同时应考虑生物安全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事先征询消防主管部门的建议。3.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4.实验室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对该类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规定和要求。5.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邻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危害环境。Companyname306.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7.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8.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9.需要时(如:正当操作危险材料时),房间的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10.应评估生物材料、样本、药品、化学品和机密资料等被误用、被偷盗和被不正当使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防范措施11.应有专门设计以确保存储、转运、收集、处理和处置危险物料的安全12.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13.实验室设计还应考虑节能、环保及舒适性要求,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和人机工效学要求Companyname3114.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15.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还应考虑对动物呼吸、排泄、毛发、抓咬、挣扎、逃逸、动物实验(如:染毒、医学检查、取样、解剖、检验等)、动物饲养、动物尸体及排泄物的处置等过程产生的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16.应根据动物的种类、身体大小、生活习性、实验目的等选择具有适当防护水平的、适用于动物的饲养设施、实验设施、消毒灭菌设施和清洗设施等17.不得循环使用动物实验室排出的空气18.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如:空间、进出通道、解剖室、笼具等应考虑动物实验及动物福利的要求19.适用时,动物实验室还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标准的要求。Companyname32BSL-3实验室BSL-1实验室BSL-2实验室32Companyname33BSL-4SuitLabBSL-4SuitLab33Companyname34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关键设备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的关键生物安全实验室样品操作的关键防止气溶胶的产生污染废弃物的处置关键环节:样品保护操作防护(皮肤、粘膜)废弃物消毒处置环保购置/硬件使用和维护/软件规范使用(SOP)正确维护手套、口罩、鞋套、防护服等规范/正确使用(SOP)“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要素设施设备Companyname35什么是生物安全柜?什么是超净工作台?名称结构气体压力气体排放保护对象生物安全柜复杂负压净化后排放操作者、样品、环境超净工作台简单正压直接排放样品操作者环境操作样品生物安全柜Companyname36生物安全柜的选择生物安全柜保护类型保护对象I级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操作者,环境Ⅱ级A1型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操作者,环境和样品外排风型Ⅱ级A2型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痕量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操作者,环境和样品Ⅱ级B1型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少量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操作者,环境和样品Ⅱ级B2型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操作者,环境和样品III级第一、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操作者,环境和样品Companyname37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个人防护要求:①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必须穿个人防护服,戴手套(手套应套在隔离衣的外面)②最好带口罩和帽子,根据需要带防护眼罩或者面罩。③工作之前,操作者应调节凳子高度确保自己的脸在开口之上。Companyname38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生物安全柜内物品摆放原则:①按照从洁净区到污染区的方向摆放②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远离前格栅,靠近操作台后缘的位置。③将废弃物袋、盛放废弃吸管的托盘以及吸滤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在柜内某一侧。④前格栅不能被实验记录本、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Companyname39生物安全柜年检位置使用HEPA过滤器Companyname40如何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PhotobyMichaelPentella,P
本文标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1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