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七章 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
授课教师:李志月老年人的安全防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管理•防跌倒•防压疮•防噎呛•安全活动•安全用药跌倒跌倒的原因1.运动和平衡障碍---下肢骨折、脊髓损伤、小儿脑瘫、中风2.认知障碍---除器质性病变外,大多由精神因素引起,如:神经衰弱、癔症、疑症、抑郁症、强迫症、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型精神病、躁狂症、躁郁症等3.视力有问题---青光眼、白内障、黑蒙症、糖尿病、血压不稳定跌倒的原因4.意识障碍---脑血管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5.药物的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身体僵硬而造成活动困难;嗜睡6.环境因素---病房的安全隐患;病房外的安全隐患•评估时机–刚入院时–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变时–固定时间点,如每周可评估一次。检视-确认患者是否为跌倒高危人群措施---病房设施方面1、床的摇手拉出及时归位,容易绊倒病人;床的轮子要转向内侧,不能突出,并牢固固定;床栏及输液架放在床尾,与两边平齐,不能横出一边;餐板必须放置床头。措施---病房设施方面2、洗手间地面要有防滑设施,扶手要牢固,对有需要的病人放木凳供洗澡时使用。3、保持病区内地面干净、干爽,无水渍、油渍,遇转潮天气需用干拖把地面抹干。地面打蜡时,要设防滑警示牌,并告知病人注意防滑。措施---病房设施方面4、保证呼叫仪器的正常使用,每日检查病区的各种设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维修。5、物品放置合理,易于取用。6、在床尾挂“防跌倒”警示牌引起大家的重视。7、做好宣教:要求清洁工、陪护工移动病床后,要归位固定、锁紧。介入措施---病人方面•学会自身防护•体位变化应缓慢•专人陪护•服饰:指导患者穿大小合适的防滑鞋;裤子长短要适宜,不宜超过足跟,70岁及以上老年人给予松紧带代替绑裤头带介入措施---护士方面1、当班护士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对每位病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熟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安全。2、加强巡视病人,了解卧床病人的各种生活需要,及时给予照顾。注意病床的床栏是否上好。3、大手术后需要下地锻炼行走的病人应在病区走廊范围内有人陪同下进行。措施---护士方面4、对老年、体弱、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有可能坠床的病人上床栏保护,而对神智模糊、躁动不安或精神亢奋的病人,要专人陪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5、对下肢骨折、中风后遗症下地练习行走的病人,须有专人陪同,在旁指导,教会病人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教会病人行走的方法、姿势、安全注意事项。措施---护士方面6、做好对病人及家属的安全宣教,使用车床或轮椅的病人,要加上护栏及上约束带。对病人的病情或用药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性,对使用有导致幻觉的药物者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颈椎病等容易晕倒的病人,需要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记录护理注意点,并在日常活动的起床、散步、如厕以及洗澡等给予照顾,以防跌倒。措施---护士方面7、检查陪人是否睡在病床两侧易叫到的地方,夜间巡房时要注意护栏床锁是否锁好。8、长期卧床、大手术后、心脏疾病患者起床或上厕所一定要有人在旁陪护。9、对于老年性痴呆或精神异常会自由走动的病人,在床栏与床头和床尾的空隙用约束带围起,防止晚上病人从空隙处下床。措施---护士方面10、对尿频尿急的老年人,叮嘱夜间使用小便壶床边排尿,勿起床临厕,以防跌倒。坠床、跌倒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病房设施,保持设施完好,杜绝安全隐患。2、病房环境光线充足,地面平坦干燥,特殊情况有防滑警示牌。3、完善住院患者进行动态评估,识别跌倒的高危患者并予以重点防范,做好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评分大于16分者当班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24h内到床旁查看指导。坠床、跌倒防范措施4、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在其未完全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服用降糖、降压等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预防跌倒。5、术后第一次小便时,应鼓励在床上小便,确实需要起床小便者,应有人在床旁守护,防止因体位性低血压或体质虚弱而致跌倒。坠床、跌倒防范措施6、对长期卧床、骨折、截肢等患者初次下床行走时,应有人守护,并告知拐杖等助行器的使用方法。7、对于躁动不安、神志不清、年老体弱、婴幼儿以及运动障碍等易发生坠床的患者,置护栏等保护装置,对照顾者给予相关指导。情景二:患者夜间上次厕所时,不慎跌倒。值班护士应如何处理?坠床、跌倒处理措施1、患者突然跌倒时,护士迅速赶到患者身边,同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评估患者意识、受伤部位与伤情、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跌伤原因和认定伤情。2、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跌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坠床、跌倒处理措施3、患者头部跌伤,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情况是,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4、受伤程度较轻者,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酌情进行检查和治疗。5、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络合碘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坠床、跌倒处理措施6、孕妇发生跌倒,应观察和记录有无阴道流血、流水和宫缩,早期发现和处理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先兆。7、了解患者跌倒时情况,分析跌倒原因,加强巡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提高防范意识。8、填写跌倒/坠床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案例分享(一)•患者20床,男性,36岁,拟左肩背部脂肪瘤收入院,既往体健,无头晕症状,于7月14日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左肩背部肿物切除术,术毕11:00安返病房,患者神清,生命体征正常,6小时遵医嘱予停监测,补液已完。18:20不习惯床上解小便,坐起见无不适,在没有陪护的情况自己上厕所,解小便后,出厕所时,突然出现头晕,站不稳,便坐在地上,右头额碰了门。案例分享(一)•护工发现后,马上扶患者上床,并报告护士,当班护士及医生闻讯立即赶到,予测血压、脉搏等正常,查体:见右额部约2x2cm的瘀青,病人诉无不适。局部予冰敷处理,嘱其进食后,无头晕不适。7月16日患者已痊愈出院。无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案例分享(一)原因分析:•总结分析病史:该病人为年轻人,既往体健,术前无头晕症状,自行走去厕所前无头晕,解小便后才出现头晕。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1、与麻醉药物影响有关。•2、因手术前后禁食时间长,补液量又不足,能量供给不够,患者饥饿,导致头晕。案例分享(一)原因分析:•3、与术后长时间不解尿,导致膀胱过度膨胀,一次排空膀胱后,腹腔压力突然降低,致血压一过性降低有关。•4、护士对于年轻患者的小手术的跌倒风险评估不到位,意识不强,宣教不到位,导致患者也不重视该问题。案例分享(一)改进措施:•1、针对此事,召集当班护士强调该病人要特别关注,继续观察病情变化,防再次跌倒。•2、组织全科护士再次学习、补充《专科跌倒护理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强调所有术后病人第一次下床前必须经主管护士评估,在有人陪护下方可下床。案例分享(一)改进措施:•增加术后病人跌倒护理评估内容:•(1)患者麻醉药物副反应情况:头晕、头痛情况•(2)患者有无饥饿感•(3)术后补液量葡萄糖的摄入量能否满足患者生理需要量等,有无低血压、低血糖情况案例分享(一)改进措施:•(4)根据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对无尿意者,术后4小时常规检查患者膀胱膨胀程度,诱导并协助患者排尿,避免膀胱过度膨胀,以增加腹压。•(5)患者的依从性、理解配合能力。案例分享(一)改进措施:•术前、术后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的宣教,指导患者手术后第一次下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跌倒的危险因素。让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参与防范跌倒。案例分享(二)•患者22床,男性,71岁,因输尿管结石由骨科转入我科,既往曾做过右侧髋关节置换术,平时下床活动需借助双拐。于7月24日在腰硬联合麻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无特殊,7月25日晚上20:00左右患者在洗手间冲凉后,站着穿裤子时脚底打滑,摔倒在地,左前臂撞在厕所的凳子上,导致左前臂皮肤擦伤,同病房其他床家属呼叫,正好夜值班护长查房时经过,马上扶患者上床,案例分享(二)•并通知当班护士,当班护士及医生闻讯立即赶到,予测血压、脉搏等正常,查体:见左前臂皮肤多处擦伤,病人诉右侧臀部少许疼痛,其它无不适,局部予纱块包扎处理,7月27日患者转入骨科,转出时前臂擦伤处皮肤已干爽结痂,予红汞外涂。案例分享(二)原因分析:•总结分析病史:该病人为老年人,既往曾做过髋关节置换术,平时活动要借助住助行器。分析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1、与冲凉房地面湿滑有关。•2、防跌倒措施宣教不到位。•3、对此类患者防跌倒意识不强,思想上不够重视。案例分享(二)改进措施:•1、针对此事,召集当班护士强调该病人要特别关注,继续观察病情变化,防再次跌倒。•2、组织全科护士再次学习、补充《专科跌倒护理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强调并告知所有行动不便的病人冲凉无人陪同时,一定要事先告知当班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给予多加关注。案例分享(二)改进措施:•3、入院时向患者家属也要强调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在防跌倒单上签字确认,表示防跌倒的重要性,从而让患者及家属从思想及行动上主动配合、参与防范跌倒。一旦老人跌倒最好先不要扶,对脑血管破裂出血的老人,如果立即扶起,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应使其平卧,以利于改善脑供血不足。如发生骨折和脱臼,不当的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椎骨折的病人若伤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压疮•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软组织破损和坏死。旧称褥疮。老年人压疮的特点•比较隐蔽•易继发感染•全身反应不明显•愈合困难(1)对高危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2)难免压疮患者评分≥21分应填写难免压疮上报单,24h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指定专人核实、指导、追踪,必要时组织护理会诊。(3)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应注意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护理。(4)对长期卧床者,定时更换体位,2~3小时翻身1次,按摩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5)瘫痪患者或病情不允许翻身的患者,可用多功能按摩床垫,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可使用减压贴等缓解局部压力。(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压疮防范措施压疮处理措施避免或减少导致压疮的因素,根据压疮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1)第Ⅰ期:皮肤完整、发红。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指压不褪色的红斑。处理措施:避免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减少局部刺激,禁按摩,避免摩擦。可局部使用康惠尔减压贴、透明贴或赛肤润等。(2)第Ⅱ期:表皮或真皮受损,但尚未穿透真皮层。临床表现:疼痛、水疱或破皮。处理措施:①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定时更换体位,使用气垫床。②妥善处理创面,预防感染,有条件者可使用水胶体敷料。③促进上皮组织修复,有条件者可使用表皮生长因子。(3)第Ⅲ期:表皮或真皮全部受损,穿入皮下组织,但尚未穿透筋膜及肌肉层。临床表现:有不规则的深凹,伤口基部与伤口边缘连接处可能有潜行凹洞,可有坏死组织及渗液,但伤口基部基本无痛感。处理措施: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必要时清创,可使用溃疡贴等压疮敷料,促进伤口湿性愈合。(4)第Ⅳ期:全皮层损害,涉及筋膜、肌肉、骨。临床表现:肌肉或骨暴露,可有坏死组织、潜行、瘘管,渗出液较多。处理措施:换药、自溶性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必要时手术治疗。应急处理程序评估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防范措施→根据压疮分期进行处理→做好记录及交接班。压疮的预防措施“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防压疮预防皮肤受损•老年人感觉功能减退,对温度高低的敏感度降低,在使用热水袋、冰袋或洗澡时注意水温的调节,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以免烫伤和冻伤,老年人的皮肤接触到50℃以上热水或其他热体即可造成烫伤。烫伤预防•热汤热水不要盛满,不急于端不急于喝,先试探热度,烫就吹一吹再喝,凉一凉再用。•洗澡前应将水温调节好再洗。坠床情景一:患者入院后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坠床、跌倒的健康知识有哪些?烫伤急救五大秘诀:冲、脱、泡、盖
本文标题:第七章 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2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