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李维平2011年11月22日﹒临沂主要内容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理论探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基本原则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目标任务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八成,科技工作者只有几万人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8年,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1123万人,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进入大众化阶段截至2008年底,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7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9.9%;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2.4年。人才资源总量1.14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4600多万人人力/人才资源状况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有了较快发展•2009年,我国已有两院院士1441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年均招收博士后数量占毕业博士总数的2.7%。201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863万人。2008年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159万人年。各类人才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约占49.3%。人才工作领域从体制内拓展到体制外,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广覆盖的人才资源开发新格局。•高层次人才队伍状况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综合国力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走向全球:美国创新的新发展报告》指出:“获得智慧型人才是全球化主要推动力。”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得力于汇聚了全球40-50%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人才资源短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不足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来改变落后局面;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补充大量高层次人才,来完成工业化、信息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发达国家为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也需要补充大量高新技术人才。这些都导致世界范围内高端人才争夺白热化国际人才竞争态势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美国国务院下属的权威教育机构国际教育学会发布的《2010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0年来自中国大陆的赴美留学生人数高达127628人,与上一年相比激增了30%,中国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接收海外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地。目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美国各大院校在册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经高达18.5%,也就是说,几乎每五名在校生中就有一名来自中国。•报告指出,中国赴美留学热潮中出现人数激增、学费高涨、文理科冷热不均以及“低龄化”等四大新趋势。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近五年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趋势图。图片来源:法制晚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人才竞争的实质一是制度环境的竞争。世界各国不断创新制度环境,通过调整移民政策、承认双重国籍、招收留学生、优先投资于人等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二是人才发展战略的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各国政府纷纷依托各自的国家战略定位制定和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战略。国际人才竞争态势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世界各国、各地区为了谋求自身发展,纷纷制定出新的人才战略•美国:《竞争力计划》,“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德国:扩大“绿卡”进入范围;•日本:《创新25战略》,培养世纪通用的日本人,培养世界顶级研究人员;使外籍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30%•加拿大:培养21世纪的接班人;•芬兰:2005年起实施“杰出教授计划”,从世界范围内吸引顶级科学家,以提升芬兰22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收入外国人的最高税率减至当地人的58%;•韩国:以头脑强国,25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印度:实行尖子教育政策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社会的、环境的和经济的不平衡为特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还是亚洲收入分配最平均的国家之一。之后,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不同社会阶级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国有企业的退出导致大量城市失业人口,降低了绝大多数人口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生活质量。•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密集使用为主要特征,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恶化。中国消费的能源中70%是煤炭。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飞快增长,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目前的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方式不可持续,是由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所决定的。中国人均耕地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生态承载力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但承载量却已是自身生态承载力的两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7个城市都在中国。7大主要河系中的60%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害。由于水土流失和工业污染,中国40%的耕地正在退化。土壤沙化正在以年均1.04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宏观经济层面,中国经济增长最初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在经济产出中的份额却很低。中国经济结构存在五大失衡。首先是消费结构失衡,消费率比较低、对增长的作用比较弱,关键在于分配;所以第二是分配结构失衡,劳动报酬的比例占GDP的比重比较低。消费率低;第三是阶层结构失衡,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比较低;第四是产业结构失衡,一产不稳,二产大而不强,三产严重不够,“十一五”期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没有完成,就是服务业的比重;第五是城乡结构失衡,城镇化率比较低,人口普查表明我们的城镇化率接近50%,但是50%中间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农民工,如果扣除农民工,我们在城乡结构方面的城镇化率就非常低,只有30%多,所以,是一种半城镇化。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而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一般在55%以上;•我国居民收入占比GDP比例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作为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国富民不强”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最不正常的现象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同时,中国科技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不强、贡献率不高。由于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我国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较低层次•2006年中国生产全球70%的DVD,每台出口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只赚取1美元;•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中国制造的“呜呜兹拉”(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场上的大喇叭)热卖,但“中国制造”,每支利润只有0.1元人民币。•改变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创造、改变靠物质要素投入、以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突破人才瓶颈制约,加快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而在电脑CPU芯片、操作系统及生物制药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缺乏,则不仅仅是被人家赚走大块利润的问题,而是已经威胁到了国家、民族的安全。北京医药集团董事长卫华诚曾叫苦:核心技术的缺乏使我国企业受制于人,以制药行业为例,我国化学药品研发水平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0年,即使发源于中国的天然药研发水平,也落后2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曾警告,在很多核心技术上,中国实际上至少比国外落后两代以上……世界各国人才竞争力对比(2006)竞争力类型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人才数量73.110071.241.870.418.932.133.52.237.06.887.2人才质量10074.898.199.495.585.684.772.899.265.984.460.9创新能力10060.753.268.748.158.139.136.636.824.524.723.7使用效益95.990.810085.592.388.773.658.951.248.643.250.6人才环境10078.484.482.075.683.774.763.368.050.449.338.3整体竞争力10078.381.279.475.072.162.755.757.245.745.647.7资料来源: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简称IMD);《世界竞争力年鉴》(The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简称WCY)。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经济增长,幸福感不涨,焦虑感增加。•中国人最焦虑、最关心的12个问题:1.物价;2.工资;3.粮食;4.住房;5.孩子成长;6.养老;7.医生的信度;8.食品安全;9.环境;10.征地拆迁;11.群体性事件;12.腐败。(新华社瞭望周刊)幸福感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人的发展的需要生存与发展国家发展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国际人才竞争中国de人才强国战略•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2002年,中央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02年,中央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党管人才原则•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2010年5月,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基本原则•服务大局避免两张皮•以人为本区分“人本观”•改革创新优化软环境•统筹协调两高为重点•基本原则•服务大局:人才工作必须以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适应转变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人才政策必须细分,与产业政策匹配;•以人为本:必须区分两种“人本观”:工具性人本观和实质性人本观。人本问题的实质应是每一个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改革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研究和遵循规律,审时度势,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统筹协调: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主要目标(预期性指标)•队伍建设:•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国人才资源总量1.56亿人(2008年底1.14亿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左右(2008年底4686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2010年2863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38︰52•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200万人年(2008年159万人年),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3人年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理论探讨问题之一:为什么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两高人才为重点?•高素质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创新核心地位)•高素质人才的科研水平决定了国家科技人
本文标题: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5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