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概述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位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同乐行政村同乐一、二、三、四组村落(为便于介绍,以下简称同乐村)范围内。村落地处澜沧江流域的东岸,处于云岭山脉与碧罗雪山山脉之间,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核心腹地。建筑群处于山峦环抱之中,建筑群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9°03’744″,北纬27°39’372″,距离维德线二级公路4公里左右,距离同乐行政村大村村委会6公里左右,距离叶枝镇9公里左右,距维西县城70公里左右,同乐村国土面积28.80平方公里。全村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有农户302户,人口1272人,其中农业人口1255人,劳动力813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为681人。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有耕地945.65亩,人均耕地1.73亩;有林地34150.45亩(2011年统计)。由于村落顺山而建,海拔1700.00-2300.00米不等。年平均气温14.30℃,年降水量947.7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该村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779848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057710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493871元,占总收入的7.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99头,肉牛130头,肉羊280头);林业收入570057元,占总收入的8.4%,农民人均纯收入4081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00259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0人(占劳动力的18%),在省内务工150人,粮食总产量678790公斤,人均有粮561公斤。同乐,傈僳语为“怒妥乐”,意为一张牛皮大的坡地。这也反映出这个村寨的用地规模和建造环境。它是维西县最具代表和较为最古老的傈僳族村寨,也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傈僳族山寨,以传统民居建筑群和“阿尺木刮”傈僳族歌舞等最为盛名。因为交通等各方面的原因,村寨生活水平较为低下,生产生活方式比较落后,至今还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该村落的传统风貌得以完好保存,而未受到外界过多的影响被破坏。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沉淀了傈僳族古老的建筑艺术,保持了鲜明的傈僳族建筑特色,融入了浓浓的傈僳族生活文化气息,具有较高的价值。2006年5月8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云南省传统文化保护区。保护区名称:叶枝镇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在2007年开始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为全国百大新发现之一;2012年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历史沿革建村年代:主要建村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据历史推算,在公元794年(唐贞元十年),南沼异牟寻夺取神川都督府,施蛮被击破,施蛮百姓大部份迁往维西境内,聚居在澜沧江上游,成为了维西傈僳族的先民,从那时起同乐就有了傈僳族人民生活的历史足迹。迁徒路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傈僳族迁徒路线主要是以叶枝镇为“点”向外迁徒的。公元1548——1549年,澜沧江沿岸的部分傈僳族,不堪忍受封建地主的压迫,在首领同乐人木毕、挖恒那率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过碧罗雪山,迁徒到怒江居住,后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二百多年中,先后有过两次大的迁徒。现在,在澜沧江西岸有部分是从怒江迁徒回来的。从历史考证,我们可以得出叶枝一带的傈僳族是居住历史比较久远的一个民族,而叶枝镇同乐村的傈僳族更是傈僳族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寨中最古老的民居建筑已有190多年历史,而据村中老人叙述,同乐村现有村寨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3民俗民风1.3.1建筑群体同乐傈僳族依山而居,依水而住,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位于山坡之上,其上方为葱郁的树林,下方山谷之间一条溪流,被称之为同乐河。建筑群主要分为两处,一处为传统居住性建筑群,是整个村寨的主体,坐落在朝南向阳的山坡上(图示);一处为传统生产性建筑群,坐落在居住建筑群对面的山坡,包括庄房和水磨房,建筑一直延伸至谷底溪流旁。传统居住建筑群是整个村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占地约4.6万㎡。这一片建筑群的98%都为木楞房,采用木制瓦顶,是傈僳族传统民居形式。座座看似朴实无华的木楞房,相互组合,错落有致的嵌在山坡上,形成了独特的山地聚落景观。传统生产建筑群也是村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傈僳族村落空间构成极具特色的部分。傈僳族村落将生活空间与劳动生产空间划分开,劳动生产用房与田地等生产环境结合紧密。这片建筑群主要顺着地势排列,或顺着地形走势水平横向排布,或依山就势呈台状分布,与居住建筑群遥相呼应。水磨房依托同乐河建构,顺水流渐次零星点缀在山谷中。图示从传统生产建筑群(庄房片区)遥看传统居住建筑群(主寨)1.3.2传统民居传统居住用房通常由堂屋(火塘房)、灶房、粮仓、牲畜房四部分组成,少数民居附带杂物间等其他辅助用房。整组建筑顺应地势,一般为半架空形式,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供人居住,下层架空部分用来关养牲畜,落地部分为灶房。家家户户自带不同大小的院落,用木栅栏相围。堂屋(火塘房)是居住建筑的主要部分,是重要的家庭中心,位于上层。整体采用傈僳族典型的井干式结构,本地人称为“木楞子”,一般通称为“木楞房”。其结构特点是维护体系与支撑体系成一体,不用立柱和大梁。墙面以圆木或矩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两山墙面木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支撑屋顶。正面开门,少数在侧面开门,一般不开窗。通常门洞较小,门槛较高,地面铺设木板,山墙面多带生活性挑台。屋顶为悬山式,坡度平缓,檩上无椽,直接铺瓦。瓦片为木板瓦,木板瓦相互叠加覆盖,上压以木条和石块来防风和固定,形成特殊的木瓦屋顶,也即是“木闪片”屋顶形式。木楞房悬挑在山坡上,通过转角的立柱和石墩来支撑。下层悬空部分的四周用石头堆砌或木板围成牲畜房,旁边的空地也会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用木栅栏围合为开敞式的牲口圈(图示)或是耕地。整个建筑不上漆、不用铁钉,全靠木料之间互相牵制,构造比较简单。就地取材,建造简易,一刀一锯即可建成,造价低廉,。木楞房具有冬暖夏凉、易通风、易拆装的特点,非常适应当地环境特点。图示传统居住用房木楞构架(左)与建筑组合形式(右)1.3.3生产用房生产用房通常根据生产劳动的不同类别而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该村的生产用房主要分为:庄房、田房(火房)、水磨房(图示3)等。(1)庄房村寨的庄房相对集中修建,主要修建在靠近山坡田地下方的山谷,共有57栋;另外有若干栋分布在同乐村北面和西面,靠近出村口处。通常在秋春收种季节使用。每片庄房会统一设置1-2块晾晒场,用来集中晾晒农作物。粮食类农作物(比如玉米,水稻等)收割后会先储存在庄房内,进行晾晒及初步的加工处理,如用传统方式将稻谷打下(现在少量村民购买了打谷机,存放在庄房里(图示3)),掰下玉米棒等,粗处理的粮食背回山寨,剩下麦秆等草料存放在庄房里。庄房建筑体量通常不大,采用简单的穿斗式木结构,一般为1-2架,少量3架。建筑屋顶也是用木板铺设,和民居建筑的屋面形式一样。(2)田房(火房)村寨的田房设置在离村寨较远的田地和山林里。由于傈僳族村寨的居住环境以山地为主,平坦田地较少,通常在坡地上开垦种地。尽管如此,田地仍然不够,就需要在离村寨较远的地方再寻田地。农忙期间,在田地和住所间往返费时费力,因此在较远田地修建田房可作歇宿之地。其建筑形式和传统民居建筑相似,不同在于室内摆设和牲畜间的设置等。田房的室内摆设和其他设施都比较简单,只需满足短期生活即可。(3)水磨房水磨房靠近村寨对面的那片庄房,地势位置比庄房要低,沿山谷中的同乐河布置。村寨中现有7栋水磨房。每个水磨房之间相隔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通过石块垒成的蓄水池和木制的引水道彼此联系。水磨房,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水力带动石磨工作的生产用房。水磨房为单栋井干式木楞房,建造时顺应地形和水流,通常架在两座由石块砌成的1-2米高的条状石基上,坡屋顶,同样用木板铺盖(图示)。房屋体量不大,内部正中放置石磨。石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被固定住,上部由中间的连接竖轴连接下部水轮车(傈僳语称为“查爬尼”),通过流水冲击获得动力,带动石磨而旋转运作,石磨上方面则是悬挂起来的木质圆筒,底部开口,给石磨中灌送待磨粮食。水磨坊临水而建,因地而起,建造工艺简单而操作方便,较好的利用了自然水力,体现傈僳人民聪明的智慧。图示带打谷机的庄房(左)与水磨房(右)1.3.4公共性建筑村寨中的公共建筑有三处,分别为民俗陈列室、党支部活动室(图示4)和一组村民活动室。都是后期建设,建筑基本沿袭传统建筑形式,但部分做法和细节已经发生变化。(1)民俗陈列室该民俗陈列室(图示)位于村寨中心,入村道路可以直达陈列室前公共活动场地(也兼篮球场)。其全称为“同乐傈僳族民俗陈列室”,由叶枝镇党委政府及维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于2012年投资修建,同年11月19日在村内举行了揭牌仪式,自揭牌仪式结束后正式对外开放。展室主要以傈僳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等的实物、照片的方式进行展出,展室分为综合展区、阿尺木刮展区、音节文字展区、生活展区四部分,简洁明了的展现出同乐傈僳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背景。建筑采用木楞房的形式,木板瓦屋面,分为上下两层,每层三间。上层为展示区,通过室外活动场直接进入,与室外场地高差约30㎝左右;下层低于场地地坪,从建筑侧面的小路进入。(2)党支部活动室党支部活动室(图示)位于公共活动场地东北方,相隔民俗陈列室几十米的距离。原为村内小学,后改为党支部活动室,建筑为木楞房形式,屋顶同样铺设木瓦。三开间,墙体涂上了红色涂料,右起第一间房门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同乐村总支委员会第二支部”的白底红字竖向牌匾。室内外高差80㎝左右。建筑的门槛比传统民居的门槛稍低,门洞也较之传统民居的大。正面开窗,为木框玻璃窗,建筑的石基为水泥毛石砌筑。木楞房的墙体部分木楞的数目比传统民居数目多,因此建筑层高也较之高一些。图示民俗陈列室与党支部活动室(3)一组村民活动室一组村民活动室靠近村口,位于入村公路一条支路的尽端。该活动室仅为一间,后期修建,延续了传统的井干式木楞结构,但主体涂上了红色涂料。建筑平日多为闲置状态,仅供村内开会使用,由村委会管理。其前方有一个废弃的篮球场,现多为村内农用车停靠。1.3.5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与场所(1)“阿尺木刮”歌舞场地与相关实物“阿尺木刮”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舞蹈,仅流传在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区,是一种群众性自娱性舞蹈,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是“阿尺木刮”的故乡,是重要传承保护基地。同乐村现“阿尺木刮”的歌舞场地即现村寨中心的公共活动场地(兼篮球场),正对民俗陈列室,另一场地位于德维线澜沧江边的同乐行政村。相关代表性服饰则保存在民俗陈列室中。节庆活动时期,人们自备民族服饰参与歌舞盛典。舞蹈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剁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坦”(追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阿尺木刮”涉猎傈僳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它,从这个角度来讲,傈僳族人民在以“”为媒介的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中,同时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舞蹈的来源和形式与傈僳族群众半牧半农,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是傈僳族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作为一个重要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族歌舞集成》之中。(2)音节文字相关的实物由维西县叶枝乡的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这种文字主要在当地流传。通过该文字为载体保存了一批很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重要的严禁价值。同乐村音节文字相关的实物和资料保存的并不多,村内的民俗陈列室中存放着一部分(图示)。僳傈族音节文字及第二代传人刮那扒(3)各种祭祀场所及崇拜物同乐村傈僳族崇奉神明和鬼怪。神灵有天神、山神、火神、龙神和家神5种。巫师分为东巴和尼扒两类,负责主持每年的祭神、禳鬼、占卜等活动。村内现存的祭祀场所及崇拜物已经不多。祭天场所现存于离村寨较远的山林中,山林中且有龙树,每年都会祭祀一次。村后山林中也还保留
本文标题:同乐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5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