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36)提高炮眼眼痕率-36处文家坡风井项目部QC成果(finish)
36处文家坡风井项目部QC小组2013年4月发布人:王莹莹发布程序•1、小组概况•2、工程概况•3、选题理由•4、现状调查•5、小组目标•6、因果分析•7、要因确认•8、制定对策•9、对策实施•10、效果检验•11、成果巩固与标准化•12、总结与打算提高炮眼眼痕率实现光面爆破一、光面爆破工艺简介通过合理选择爆破参数,使爆破后巷道成型规整,符合设计要求,减少了掘进超挖量;巷道围岩受爆破震动小,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的自身强度,从而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有利于安全作业和永久支护的实施。QC小组概况小组概况表小组名称文家坡风井项目部QC小组所在部门中煤三建三十六工程处成立日期2012年7月登记日期2012年7月小组类型现场型注册登记号ZM36-QC-07-2012活动时间2012年7月~2012年9月成果情况文家坡风井工作面光爆成型小组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小组分工刘兆盾男48大专项目经理组长薛磊男33高中技术经理副组长张号男26大专技术员组员胡宝权男24大专技术员组员李国超男24大专技术员组员王莹莹女23大专资料员组员课题选择区队目标施工巷道工程优良率90%,实现光面爆破,周边眼眼痕率60%以上实际情况调查以往情况,平均眼痕率为45.9%(详见表1)确定课题提高炮眼眼痕率,实现光面爆破根据我队施工的41盘区1号辅运大巷7、8、9月份的施工情况,按照施工原始记录做出眼痕率统计表3—1。眼痕率统计表表3—1验收眼痕率统计表(眼痕数/周边眼数)眼痕率(%)51015202530合计2012.79/1711/25*4/148/1712/2344/9645.82012.87/166/179/218/17▲13/2343/9445.72012.98/207/1611/23*7/1810/1643/9346.2平均眼痕率(%)45.9说明:*代表放炮影响▲代表喷浆影响。制表:张号制表时间:2012.9现状调查•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所有工作的基础,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是建设优质高效矿建施工队伍的必然要求。巷道成型是整个巷道施工综合形象的具体体现,而搞好光面爆破是提高巷道综合形象的根本保证,是促进质量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需要。•我们QC小组成员于2012年7月1日起41盘区一号辅助运输大巷30茬炮,在放炮后达不到光面爆破优良的项目进行了列表,见表4—1光面爆破不符合优良项调查表表4--1序号调查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钻眼布置1765.3865.382爆破参数519.2484.623岩性变化27.7092.324炮泥长度13.8496.165其它13.841006合计26100制表:张号制表时间:2012.9根据上表作出排列图(见图4—1)钻眼布置262015105爆破参数岩性变化炮泥长度其它频数N=26累计频率%1008060204011251765.38%84.62%92.32%96.16%图4—1排列图从排列图中可知,影响光面爆破眼痕率的主要问题是钻眼布置,因此彻底解决钻眼布置是提高光面爆破眼痕率的根本保证。目标值的确定及可行性分析•通过表3—1可以看出,2012年7—9月份的平均眼痕率为45.9%,远远达不到光爆要求。根据光爆成型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值为平均眼痕率达到60%,是可以实现的。分析原因•我们小组通过对以往施工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利用因果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祥见图6--1。施工管理定岗定位定钻不清施工工艺炮眼数量少炮眼间距不合理炮眼布置不合理装药结构不合理炮眼不平行炮泥长度不合理落底不一致眼痕率低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少维修不及时设备运转不正常环境条件积矸多,操作困难车皮少人员不足图6--1要因确认要因分析表序号原因标准确定方法结论1责任心不强每人一部风钻,指定范围内打眼,出勤率不低于95%现场调查非要因2炮眼间距不合理根据围岩条件及时调查周边眼间距不大于350mm。现场调查要因3炮眼不平行落底不一致炮眼与巷道走向、坡度一致,落底位置不大于50mm。现场验证要因4装药结构不合理及时根据岩性调整装药量现场验证要因5炮泥长度不合理按煤矿安全规程进行封口现场验证非要因6维修人员少每班必须有1人专职维修现场调查非要因7车皮少,人员不足每班车皮总数不低于40列,增加2名推车工。现场调查非要因8光爆效果奖罚不明严格按各项制度落实现场调查非要因制定对策对策表表8-1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期限1责任心不强质量标准制成牌板悬挂在施工现场,实行三定一划线导向棍打眼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施工①充分利用班前会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全过程②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岩石力学及爆破基础知识每周星期二③请老工人现身说法每周星期二2炮眼间距不合理根据岩性的变化及时调整炮眼间距炮眼间距与岩性硬度达到最佳合理化①围岩整体性好时,周边眼开口于轮廓线内沿50mm处,眼距200--300mm全过程②岩石较破碎时,周边眼开口于轮廓线内100--150mm处,眼距200mm全过程③所有周边眼达到准平、直齐、落底偏差不大于50mm。2/113装药结构不合理随时根据岩性调整装药量爆出岩石块度小而均匀,炮眼利用率高,围岩震动小①根据岩层情况将每米装药量控制在150—200克全过程②顶板装药量减少或间隔装药破碎区间隔装药或不装药全过程③破碎区间隔装药或不装药2/124光爆质量奖罚不明修改了《五采泄水巷施工验收制度》补充了光爆质量奖罚细则根据施工情况修改奖罚办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检查验收实施细则①以周边眼痕率,超欠数为主要检查项目。2/15②动态检查光爆质量的好坏直接纳入月底职工月底收益。全过程对策实施实施一完善各项制度1.8月20日进一步修改了《41盘区一号辅助运输巷施工验收制度》2.制定了质量管理小组人员跟班盯岗制度利用多种形式提高质量意识1.充分利用班前10分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2.工程质量情况每天公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3.区队组织职工到质量标准化工作搞的好的迎头参观,请技术员或班组长现场作经验介绍4、定期召开区队质量专题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实施二实施三加大检查力度1.加强经常性的质量检查与考核工作2.对验收员、班长实行与质量挂钩计奖办法3.质量标准化验收采取动态检查与静态验收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四完善爆破图表及时调整爆破参数1.7月12号根据施工巷道围岩整体性比较好,没有节理、裂隙出现,制定了现场周边眼开口于轮廓内沿50mm处,眼距为200--300mm,抵抗线距离为400mm2.7月20号施工的巷道出现岩石层理发育整体性差,采取周边眼开口于轮廓线内100--150mm处,眼距为200mm,抵抗线距离为60mm,装药时顶板及破碎区间隔装药或不装药措施。严格工序管理1.确立工序控制法:a、画轮廓或及眼位;b、打眼;c、装药;d、联线E、封泥2.制定工序控制点质量标准实施五光面爆破工序控制质量控制标准光面爆破工序工序名称控制要素质量要求责任人打眼巷道轮廓线划眼定位时周边眼与抵抗眼同时画出,要求符合误差±30mm验收员炮眼布置参数眼距符合光爆要求,根据地质变化,适时予以调整技术员打眼参数眼深符合设计角度,满足光爆要求误差≤±50mm验收员放炮装药参数1、装药量根据岩性适时调整。2、各类圈眼采用同类雷管起爆班长放炮员起爆参数采用分装分放,预留光爆层工长放炮员效果检查我们QC小组2012年7月、8月、9月份分别对钻眼布置、装药参数、眼痕率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0—1。序号调查项目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起爆参数735352炮眼布置630653岩性变化420854炮泥长度210955其它151006合计20100表10—1根据上表作出排列图(见图10—1)频数N=20510152010080406020累计频率%起爆参数炮眼布置岩性变化炮泥长度其它2416795%85%65%35%图10—1排列图对眼痕率的统计见表10—2。眼痕统计表表10—2验收眼痕率统计表(眼痕数/周边眼数)眼痕率(%)51015202530合计2012.714/2416/26*11/1614/2113/2368/11061.82012.818/2612/1713/2118/27▲15/2576/11665.62012.911/18*13/2515/2116/2714/2269/11361.1平均眼痕率(%)62.8说明:*代表放炮影响▲代表喷浆影响。制表:张号制表时间:2012.9目标值检验根据表10—2作出柱状图10—200.20.40.80.6活动前目标值活动后活动前45.9%目标值60%活动后62.8%工程质量效果检查★由于我队QC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使2012年7、8、9月被矿方评为光爆成型最佳掘进迎头。安全生产效果检查★由于改进了技术,完善了管理,提高了眼痕率及光爆成型质量,利于锚喷支护,减轻对围岩的破坏,增强了围岩的稳定性,确保了生产安全.直接经济效益★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观,改善了作业条件和迎头支护条件,减少了无效劳动,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QC活动开展前后的巷道成品图开展QC活动之前巷道开展QC活动之后巷道2019/8/20总结及今后打算本次QC小组活动选择的课题,由于小组活动计划周密,措施得力,我们获得了提高炮眼眼痕率的一些资料,为以后的施工积累了经验。遗留问题★工程质量尚待进一步提高,光爆质量各项指标,特别是起爆参数需要进一步调整。今后打算巩固取得的质量标准化成果。推广新技术,提高施工速度。2019/8/20
本文标题:(36)提高炮眼眼痕率-36处文家坡风井项目部QC成果(finish)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