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敦煌舞蹈有哪些艺术特色
敦煌舞蹈有哪些艺术特色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在沉睡了数百年之后,于本世纪又开始被人认识和研究,同时也遭到帝国主义者的破坏和掠夺。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学习它、开发它并把它搬上舞台,开始于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天女散花》)、接着是老一辈舞蹈家戴爱莲(《飞天》),然后是甘肃省的舞蹈家们(《丝路花雨》),于20世纪70年代末,别具一格的敦煌舞蹈,终于掸去身上的尘土,展开彩色的羽衣,飞出千佛洞,飞进北京城,飞向全世界!古老的艺术重吐芳华,魅力何在,特色何在?舞蹈家们对敦煌舞蹈的形成及其艺术魅力进行了研究探讨,学者们比较普遍一致的看法是:敦煌舞蹈是国内各民族(尤其是汉族和西部各民族)和中外各国(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中亚诸国)舞蹈文化交融创造的产物。敦煌舞蹈研究家、敦煌舞基本训练的创始人高金荣认为,敦煌壁画舞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北凉到北周的伎乐天。2.唐代的经变画。3.各代飞天。4.莲花童子。5.金刚力士与天王,这是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舞蹈造型。6.世俗舞蹈,是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此外,还有彩塑菩萨。她认为,敦煌彩塑和敦煌壁画同是莫高窟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工匠们以娴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女性的形象,手姿丰富,纤细秀丽,大多是美妙的舞蹈动作。壁画舞姿十分丰富精彩,有舞蹈过程的一瞬间,有戛然而止的亮相。有的动作抒情柔美,神态温婉妩媚,腰肢手臂柔曼美妙,展现她将敦煌舞蹈的外部特征概括为:1.手的形状丰富多姿、纤细秀丽,富有中国的古典美;2.手臂柔曼多变,手腕和肘部呈棱角;3.赤足,脚的基本形状为勾、翘、歪;4.体态基本下沉、出胯、冲身形成三道弯。出胯动作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推胯;一种是坐胯。推胯是在提胯惹出上推出,线条较硬,动作有力;坐胯有向前和向后的不同方向,动作柔和。总的构成刚柔相济、曲线鲜明的一种柔、韧、沉、曲相结合的动作特征。5.使用长绸、腰鼓、琵琶等道具而舞的形象,也是其鲜明特色之一。高金荣还认为,前期的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姿态,有明显的印度舞的影响,许多动作姿态来自印度。另一位少数民族舞蹈研究家李才秀指出,内地和西域的联系以及文化交流远在敦煌石窟建造之前就已开始。早在汉代初年《于阗乐》即已传入汉宫。公元前139年,张骞通西域后就带回了西域的乐曲和罗马杂技演员,在敦煌壁画中那些“飞天”的倒立、翻筋斗的形象和表演杂技的力士形象,都带有浓厚的粗犷明快的西域风味。两晋南北朝战乱频繁,造成了民族辗转迁徙,但这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却创造了条件,大量西域民族的乐舞传入内地,这在敦煌壁画中也有所反映,在北魏、北周的壁画中,有许多高鼻深目、肤色各异的人物形象,有些乐器是西域的,有些表演者所穿的是突厥民族的服饰。有的两臂高举于头上托掌;有的双手搭掌,头和腰成曲线形扭动,这些舞姿都带有浓厚的西域特点。隋代在历史上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在中原与西域的乐舞交流融合方面,却志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个时期输入到中原的西域乐舞形象也大大的丰富了敦煌壁画的色彩。唐代是中原和西域乐舞艺术大交流、大融合的昌盛时期,在敦煌壁画中,唐代的乐舞形象也最为丰富。唐代以李世民为代表的统治者,为丰富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非常重视对各民族文化和乐舞的吸收,如将隋代承袭下来的《七部乐》增删为《九部乐》;到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又加《高昌乐》成为《十部乐》。不仅在《十部乐》中有多部来自西域,而且在内地还广泛淬着许多著名的民间舞如《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也来自西域。当年敦煌的画工们,正是依据这些乐舞形象,加工创作成经变画中丰富多彩的伎乐形象的。虽然,敦煌舞是国内外各民族舞蹈文化交融创造的产物,具有兼容并包的风格特色,但是,这种风格特色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个变化的走向是民族化和本土化。所以,唐代以后中原的舞蹈风格就不断地增强了。敦煌舞蹈有什么特点?敦煌舞独特之处:运用丹田深沉吐纳所产生的「呼吸动律」。敦煌舞最美之处:以下半身为基础,脊椎为主轴,由下至上,经过推胯移胸形成「流线般的S形三道弯」,松柔优美,轻盈自在的姿态。敦煌舞蹈是根据敦煌莫高窟千佛洞中的菩萨和天人,研究发展出来独树一格的舞蹈。由于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中原文化必须经过敦煌传到西域,印度及遥远的欧洲,而印度和西域文化也必须经过敦煌传进中原,地理因素加上历史因素,随着佛教东传路线,敦煌舞蹈传承了印度古典舞的风貌,夹带西域民族舞蹈风格。敦煌舞蹈敦煌艺术是人类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迹与瑰宝,举世闻名。敦煌舞则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部分。“敦煌舞”是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为原型,经过当代舞蹈艺术家、编导者和研究人员的再创作,重新复活于舞台之上的一个新舞种。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经问世,就以它独特的舞蹈艺术魅力和价值,不仅深受中国广大观众和艺术界的赞赏和高度评价,而且走出国门巡演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敦煌舞蹈具有一整套独特审美特征的舞蹈语汇,它的出现,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舞蹈语汇,形成了自成一体的舞蹈流派,同时开启了舞蹈艺术家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对中国古典舞蹈认识理解的新思路,拓宽了中国舞蹈艺术创作和研究的新领域。可以说,敦煌舞的成功“复活”,是当代中国舞蹈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位于中国甘肃西北部的敦煌,在历史上是中西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因此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和西域诸多文化交汇、融合、发展的重要地区。敦煌莫高窟石窟群留有上起魏晋南北朝,下接元明时期先后千余年的700多个洞窟和45000多平方米壁画,被联合国确认为优秀人类文化遗产。遍布于敦煌石窟墙壁的壁画表现内容极其深邃与丰富,涉及社会、经济、宗教生活、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既是研究古代美术绘画史的博物馆,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其他领域的聚宝盆、资料窟。敦煌壁画中存有大量的古代乐舞形象,几乎所有的洞窟壁画中都有一些乐舞形象,可谓千姿百态,这些存在于绘画中的舞蹈姿态形象,实际上体现了舞蹈艺术传承汉、魏晋时代历经隋、唐抵宋、西夏、元明时代演变中各个阶段的风貌,展示了独成体系的珍奇艺术价值。其中许多舞姿舞态,新奇生动、细腻优美、传神感人,是研究中国古代舞蹈最直观最有价值的形象资料。然而虽然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十分丰富,但毕竟只是一个个静止、分离的舞蹈瞬间,作为动态的舞蹈艺术看,如果不能创造性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具有审美力量的艺术连接,敦煌壁画上的舞蹈形象也只能永久地残留在冰冷的石窟岩壁,不可能优美地跃动于今天的人间舞台,成为具有现实观赏性的舞蹈品种。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革命结束后,冲破极左思想对文艺界的羁绊,甘肃省歌舞团的主创人员在古丝绸之路和敦煌莫高窟深入体验生活,学习敦煌艺术,寻找创作选题。敦煌壁画乐舞形象点燃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创作灵感。经过仔细观察和深入对比研究,他们以唐代洞窟壁画上的舞姿形象为主,筛选出150多个特点突出、形态新颖优美的舞蹈形象,以“众里寻它千百度”的创作精神,寻觅静止舞姿的动势和舞姿与舞姿之间的连接点、连接路线,捕捉和体会其中的舞蹈韵律。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大胆探索与创作,1979年推出了一台令人耳目一新的具有鲜明敦煌艺术特色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这部舞剧的出现,在全国引起了冲击波,获得了国家级的大奖。随着它的创作、演出的成功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敦煌舞”这一名称被专家和观众认同,敦煌舞的艺术成就美学价值得到舞蹈界的重视,“敦煌舞”的研究与教学也得以发展。“敦煌舞”的舞姿舞韵最典型的特征是她特有的“S”形姿势与动律,这是《丝路花雨》的主创人员根据敦煌壁画中舞姿的形态特点发现和提炼出来的。他们依据静态造型所隐含的动势,在时间、空间、力度的延续和承接中寻找自然、流畅和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连接流线,逐渐自觉地感觉和把握到敦煌舞表演时所呈现的倾、拧、斜、曲为特点的S型流动韵律,以及内韵控制动作,心身合一等独特的敦煌舞蹈表演风格该剧中的敦煌舞蹈共四十多个,主角英娘的大段独舞就有十段,集中地表现了敦煌舞姿舞韵的精华。其中英娘卖艺舞蹈,是100多个敦煌壁画舞姿形象的再现与复活,反弹琵琶舞则吸收了从初唐到五代时期壁画中多幅经变画伎乐天的各种琵琶舞姿造型创作而成,由于这些舞蹈充分体现了敦煌舞蹈的审美特征,风格独特新颖,被研究者和舞蹈界肯定为经典性的敦煌舞蹈段落。另外在敦煌舞蹈的编创过程中,高度重视中国古代诗文中对舞蹈的表述,在诗与画的相互印证中加深对敦煌舞蹈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这也使得敦煌舞在当代一经复活,就具备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及分量。再者,由于敦煌壁画是中西文化交融和演变的艺术结晶,因此敦煌舞蹈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民族艺术复合的特征;敦煌舞蹈又脱胎于莫高窟佛教绘画艺术,这同样或许使得敦煌舞蹈的艺术内涵更为深浓。爆敦煌舞的继承、开掘和创作的成功在中国舞蹈史上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首先,敦煌舞进行了从历史资料复活舞蹈艺术的首次尝试,使那些早己尘封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得以重放光辉,而且成功开创了从古代资料复活舞蹈的编导方法,启迪了后人,为发展中国舞蹈艺术增添了生命力;其次,敦煌舞开创了一个新的舞蹈学派,丰富了当代中国古典舞蹈的风格类型和舞蹈语汇,形成了一套独特表演风格的舞蹈艺术体系,改变了过去认为中国古典舞蹈只能从戏曲中发展的观念,促进了中国古典舞蹈多元发展的道路。敦煌艺术一、敦煌文化的源头:从法国人伯希和(PaulPelliot,1878-1945,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1907年从甘肃敦煌千佛洞和石窟中拍摄来的图像汇集装订成的《敦煌图录》中,可以看到那6本册子里的图像记载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前后共约1400年的艺术创作。其中北魏早期(公元5世纪)的壁画,气势雄伟,人物生动有力,说明那时的敦煌文化已很昌盛了。据有些史学家考据,敦煌地区在秦汉之前。已有月支等民族居住。距近已约2000年。西汉(206B.C.-24A.D.)时代,敦煌被建立为县,有中原移民定居。随设防,筑长廊(后成为长城的一段),设杨泉、玉门两个关口。在东汉、南北朝时代,敦煌是重要的通商市镇压及产粮基地,并在中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流中心。敦煌原来在当地名为莫高窟。老百姓称那些石窟为千佛洞,敦煌两字的原意是很大。因当时该地区包括了四郡两关,即:酒泉、嘉峪、武威、张掖;阳关和玉门关。(明太祖时封闭这两关,另设嘉峪关。)这些都是当年的丝绸之路上通西域的要塞。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被俘虏11年,后跑回长安,再次出使西域,对沟通双方文化起到很好的作用。二、藏经洞与敦煌文化谈到敦煌文物的价值,可说是无法比拟。整个千佛洞地区是个艺术宝库。至少累积了1400多年的带有历代艺术风采的壁画、雕刻、经卷等等。背景题材虽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例如画中的故事多拟人。表现善恶者转世后的不同处境。早期的文物,受当时印度佛教的影响较深,艺术品中反映释迦摩尼的故事较多。到了北魏、隋、唐时代,愈来愈中国化。敦煌文化延续了九个朝代,其中最长的是唐。武则天执政时,就曾修复莫高窟,古埃及与希腊文化都没能延续下来如此之久。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善于兼容。吸收传教士们带进来的波斯、印度、罗马文化,使之为我所用。当时在敦煌,文物同时表现出佛教、道教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石窟佛洞的供养人故事更反映出地方仕绅的生活。社会、政治、体制及经济情况的历史背景,如汉、唐、隋等朝代在不同时期,服饰、色彩都不同。唐代把佛像女性化:美的风格与前朝不一。宋代则有些城市化,文物的格调多千篇一律。藏经洞的发现,仅有100余年历史,是常住在莫高窟区域下寺(当时可能按地势高廉,将寺院分为上、中、下,都是僧侣们住的地方)道教僧人王源禄无意中发现。时为1900年6月22日,当时他是为了清除第16号石窟过道上的积沙,发现了这个封闭的密室。(后名为第17号石窟)。堆满了经书、画卷。可能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因逃难而为。王道士原是士兵出身,对这些文物的价值毫无概念,不时把这些珍品拿去送给地方官员以搞好关系。1904年甘肃行政长官令敦煌县政府查封藏经洞的宝物,并令王道士负责保管。从
本文标题:敦煌舞蹈有哪些艺术特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6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