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长时记忆•对长时记忆的传统看法•加工水平理论•健忘症第一节对长时记忆的概述•长时记忆的容量(Capacity)•长时记忆的编码(Coding)•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RetentionDuration)•长时记忆的遗忘(Forgetting)•长时记忆的提取(RetrievalofInformation)容量•ThomasLandauer(1980)的估计A:大脑皮层突触估计法1013bitB:动作电位估计法1020bitC:调整后的估计109bit编码•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能够被回忆和提取,即使能够提取,也有可能提取错误:信息的编码出现错误•Baddeley(1966)的长时记忆语义混淆实验A组:list1:读音相似(mad,map,man)list2:读音不相似(pen,day,rig)B组:list1:语义相似(huge,big,great)list2:语义不相似(foul,old,deep)结果:B组错误较多。解释:语音相似影响STM,语义相似影响LTM保持•长时记忆可以保持几小时、几天、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对记忆材料的不同记忆程度以及不同的时间间隔对长时记忆保持时间的影响–Bahric(1984),西班牙语学习实验–Bahric(1983),城市空间布局回忆实验长时记忆的存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存储阶段,已保持的经验会发生变化。–量变: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渐下降;–质变: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不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人们存储的经验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变化:•内容简略和概括,不重要的细节将逐渐趋于消失;•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Carmickael(1932)实验•给被试看12个刺激图形,•被试分组–一组听到左边一列物体的名称;–另一组听到右边一列物体的名称。•要求:被试回忆并画出图形。•结果:被试所画的图形与原来呈现的图形之间有很大的变化:–大约有3/4的图形被歪曲了;–而且歪曲的图形都相似于他们听过名称的事物的形状。Bahric(1983)实验•大学所在城市地图:包括街道、建筑物,及标志物位置•在读大学生对城市空间布局的记忆A:对街道名称的记忆B:对建筑和标志物的记忆•毕业生对城市空间布局的记忆保持A:对街道名称的记忆B:对建筑和标志物的记忆在读大学生对街道名称的记忆在读大学生对建筑和标志物的记忆毕业生对街道名称的记忆毕业生对建筑和标志物的记忆遗忘•关于HermannEbbinghaus(1885/1913)•遗忘曲线及其假设•遗忘的原因:干扰•两种主要的干扰及其实验模式前摄抑制(proactiveinterference,PI)倒摄抑制(retroactiveinterference,RI)Bartlett(1932)的实验•给第一个被试呈现一张图画,要求他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然后将这张图片交给第二个被试看,并让第二个被试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下来;•再交给第三个被试……直到第18个被试。•结果:被试凭借自己的记忆所画出的图片与原图片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案件审判中的目击者证言:法律中的记忆问题•目击者对事件的回忆会因为提问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Loftus&Ketcham(1991)的实验–让被试看一部关于一起撞车事故的影片,判断车速•“车辆在冲撞时的速度是多少?”:65公里/小时•“车辆在接触时的速度是多少?”:50公里/小时–一周后,让被试回忆在事故中车窗玻璃是否被撞碎了(事实上没有被撞碎)•以“冲撞”字眼被提问的被试:33%•以“接触”字眼被提问的被试:14%遗忘的一般概念•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遗忘(forgetting):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thecurveofforgetting)艾宾浩斯记忆研究中遗忘如此快的原因分析时间因素;记忆材料没有意义,使它们难以和已有的记忆产生联系而得到巩固;艾宾浩斯在实验中记忆了许多无意义音节词表,这些词表之间相互干扰。遗忘的原因•四种看法–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1)衰退说•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因为一些物理的、化学的痕迹有随时间而衰退甚至消失的现象。–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未经注意或重述的学习材料,可能由于痕迹衰退而遗忘。•衰退说难以用实验证实。–实验证实,即使在短时记忆的情况下,干扰也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2)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前摄抑制(proactiveinhibition):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retroactiveinhibition):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的影响。•系列位置效应:–材料中间部分由于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均较困难。–首尾材料仅受到某种抑制的影响,因而识记与回忆的效果较好。3)压抑说•压抑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在催眠后,许多精神病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这些经验之所以不能回忆,是因为回忆它们时,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和忧虑。•压抑说考虑到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值得重视。4)提取失败•有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retrievalcues)。•提取失败的现象提示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全或无”的问题。–提取人的名字–图书馆找书•记忆时,尽量记住各种线索。前摄抑制对抑制的解释:Anderson&Neely(1996)信息的提取的原理•分类(catagorization)•编码特异性(encodingspecificity)–TulvingandThomson(1973)–A:hot/COLD(联系密切),ground/COLD–B:/COLD(无线索词)–A组的特点:联系不密切的呈现过的线索词好于联系密切而未呈现过的线索词–气球和钩子的解释气球和钩子的解释编码特异性•上下文效应(contexteffect)–Godden实验:让潜水员在岸上或深水下学习40个单词,然后在相同或不同的条件下回忆。结果:回忆场合岸上深水学习场合岸上148深水512编码特异性•状态依存学习(state-dependentlearning)–Goodwin,Bowell,Bremer&J.Stern的实验:–学习状态(清醒或醉酒)――测验状态(清醒或醉酒)–结果(错误数):–S/S:1.1;S/I:2.0;I/S:4.4;I/I:2.4编码特异性•情绪依存记忆效应(state-dependentmemoryeffect)–J.C.Bartlett&J.W.Sankrock实验:–儿童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学习和测验(用故事或图画诱导情绪):–N/N:2.2;N/H:1.7;H/N:0.5:H/H:4.2编码特异性•间隔效应(spacingeffect)–间隔可以作为学习材料的“上下文”产生编码特异性,增加了“钩子”。信息的提取的原理•线索过载(cueoverload)–MarjorieLinton(1982)实验:最容易提取出来的内容往往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线索,这个线索不再指向别的目标。如果线索指向目标过多,反而不易提取。健忘症(Amnesia)•健忘症的概述–健忘症的主要成因•中风脑炎事故损伤酒精中毒肿瘤ECT治疗•健忘症的两种主要类型–顺行性健忘症(anterogradeamnesia)–逆行性健忘症(retrogradeamnesia)顺行性健忘症•顺行性健忘症的定义•顺行性健忘症的主要记忆特征Cohen(1995)(1)影响LTM,但不影响WorkingMemory(2)影响不论记忆的通道(3)不损害一般性知识(generalknowledge,发病前牢固获得的知识)(4)不损害动作技能(5)显示出超特异性(hyperspecific)记忆(学习—测验环境近乎完全匹配)不损害动作技能mirror-imagereadingtask逆行性健忘症•逆行性健忘症的定义•逆行性健忘症的主要记忆特征(1)记忆丧失的时间跨度差异很大(2)记忆丧失的选择性(3)不损害发病前“过度学习”的信息(4)不影响动作技能的学习记忆遗失选择性第二节长时记忆的知识表征模型•知识表征的理论模型•核心知识系统表征(representation)•表征是知识和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形式–动态(represent):对客观事物的加工过程–静态(somethingthatrepresents):被加工的对象•言语理解的过程就是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通过感知和理解,外部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被转化为一种心理形式,输入人脑并储存起来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组织的观点•信息加工观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符号的,认知系统用某种类型的编码来存储信息–知识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的,人们的认知系统通过查看像心理百科全书似的东西(它们已经收集和组织了相关的信息)来查询和提取信息•连结主义观点–知识的提取直接来自大脑的某种方式计算的结果–如果有大量类似神经元的实体相互间以简单的方式相互作用,那么很复杂的信息就能以有组织的方式存储和提取一、知识表征的理论模型•网络模型、集理论模型、特征比较模型•命题、图式、脚本、心理模型•程序性知识的组织•联结主义模型1、网络模型、集理论模型、特征比较模型•长时记忆中几个有影响的语义记忆模型–层次网络模型–集理论模型–特征比较模型(1)网络模型•网络模型的共性–词或概念是由一些语义特征来表征的–一个概念的含义是通过与它邻近的概念与特征的联系来表征的–网络是分等级的–表现出信息储存的经济性层次网络模型示意图(Collins&Quillian,1969)层次网络模型假设•每个概念或节点具有两种关系–是一种–具有•知识的层次式存储–“认知经济”:许多节点所共有的属性将被存储在更高级的节点中•知识的获取通过交叉搜索获得动物鱼鲨鱼呼吸吃能活动有皮肤会游泳有鳍有腮很危险会咬鱼交叉交叉搜索交叉搜索•层次网络模型假设–交叉搜索以平行方式进行,但是搜索在节点间移动需要时间–两个起止点之间语义距离越远则搜索时间越长•实验支持–判断句子真伪的实验•“金丝雀是金丝雀”(同一个知识水平)•“金丝雀是鸟”(扩散一个知识水平)•“金丝雀是动物”(扩散两个知识水平)评价•Collins和Quillian的层次网络模型引发了对语义记忆的研究,对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研究有很大影响•但是,这个模型不能说明两个重要结果–范畴大小效应并非普遍存在•人们判断“狗是一种动物”就比判断“狗是一个哺乳动物”更快–不能解释子集成员的典型性•人们判断“麻雀是鸟”比判断“鸡是鸟”更快,尽管麻雀和鸡的等级相同激活扩散模型•由于广泛意识到层次网络模型的缺点,Collins和Loftus(1975)发展出另一种概念知识模型,这种知识并不是层次组织的。激活扩散模型示例公共汽车学生教师学校交通工具小汽车激活扩散模型示例街道机动车小汽车救火车红色花玫瑰日出云火激活扩散模型的假设•关于结构的假设–联结强度:概念间连线的长度与联结紧密程度有关–上级关系以“是一种”关系来表明,但同时存在“不是一种”的关系–预存知识:关于关系的知识在网络中是直接贮存的,以避免需要扫描记忆•对搜索过程的假设–当搜索到节点时,贮存于其中的知识状态将
本文标题:认知心理学长时记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76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