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课程目录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第二节课程的组织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课程的含义问题:在学生们的印象中,课程是什么?是教学科目?是教材?还是学习的进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六艺卷轴类型含义代表人物缺点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孔子亚里士多德只关注教学科目势必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和创造性表现等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维度。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是学生在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所获得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杜威这种课程观虽具有吸引力,但是在实践中很难实行。课程即文化再生产学校教育的职责就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金蒂斯鲍尔斯若教育者认为无需关注社会文化的变革,就会使现存的偏见永久化。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课程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课程重点是当代社会的问题和弊端。弗雷尔学校组织并未强大到足以促使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地步,认为学校课程能够起到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就未免过于天真。各种课程定义的比较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二、课程理论流派(一)经验主义课程论(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四)存在主义课程论(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一)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要点:一是课程以儿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二是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要点:注重构成自由教育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分类:要素主义课程观和永恒主义课程观。要素主义(代表人物:巴格莱):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认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尤其注重名著的学习。缺陷:学业成绩成为重要的教育标志,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及能力水平。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要点: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第一,学生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课程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学生要有对问题的批判意识。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缺陷: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使教育负担过重。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四)存在主义课程论要点: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代表人物:奈勒缺陷:建立在唯心主义、唯我主义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自身的消极因素产生了消极影响。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要点: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开放的课程理论。4R: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s)严密性(rigor)代表人物:多尔(抨击泰勒的课程模式)课程理论流派优点缺点经验主义课程论以学习的活动为中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容易使各门知识发生断裂现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学生的兴趣,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重视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缺乏系统的知识学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存在主义课程论注重学生的情感、责任和人生价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流于主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将课程当作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丰富了知识的内涵,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元化发展趋势,且批判远多于建设,在实践中较难操作主要课程流派的比较第二节课程组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组织就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地组织成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第二节课程组织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目标和意图。我国新课改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源:学生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科的发展。第二节课程组织(一)课程目标的特征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第二节课程组织教学目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目标和意图处于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第二节课程组织(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1.筛选法预定目标征求意见汇总初选确定2.参照法多个参照系考虑实际情况确定第二节课程组织二、课程内容(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结构: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有的课程标准还列出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课外活动、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等。编排: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体系;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特点。作用: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以及编写教材和测评教学质量的标准。课程标准与课程大纲比较项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课程基本概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时安排教学评价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材的编写建议附录物理实验专题研究性学习课题示例物理专题研修《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框架结构对比新课改后,课程大纲都改为课程标准,并且依据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课程标准在编写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第二节课程组织(二)教材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结构:教材通常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其中课文是主要部分。编排:教材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对内容、文字、篇幅进行规划。作用: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三、课程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第二节课程组织(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特点:有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代表课程:中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优点:(1)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有利于系统地学习知识;(2)系统地按逻辑结构顺序组织教材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3)容易组织教学和进行评价。缺点:(1)重知识记忆而轻理解;(2)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3)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二节课程组织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习的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过程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一种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3-6年级、7-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特点: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具有乡土性、综合性、主体性、经验性等特点。优点:把学生的直接经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消除了内容与过程、目标与手段的二元对立。缺点: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课程组织比较项目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目的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编排方式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的种族经验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导去获取直接经验评价方式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学习的结果重视过程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第二节课程组织(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1.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课程之中。特点:坚持知识统一性,认为科学是一个统一体,各种知识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代表课程:小学阶段的综合课程。2001年秋季,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首次进入实验区实验,全国大约有20个地区进行综合课程实验。优点:克服分科过细的缺点,让学生能概要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缺点:综合课程存在教材编写的困难和培养师资的困难。第二节课程组织2.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内容。特点:围绕一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优点:(1)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实用性和适用性;(2)课程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3)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缺点:(1)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2)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3)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校对课程的要求。第二节课程组织(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隐性课程一词由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也称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1)观念性隐性课程(2)物质性隐性课程(3)制度性隐性课程(4)心理性隐性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互动互补、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关系表现在:(1)隐性课程对于某一个或某几个课程主体来说总是内隐的、无意识的;显性课程则是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对课程的实施者与学习者来说都是有意识的。(2)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着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总是蕴藏在显性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过程之中。(3)隐性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显性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又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特点: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代表课程:国家统一使用的教材和“国家精品课程”。优点:有利于统一实施和统一评价。缺点: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师资力量、学科发展之间可能存在脱节,不能适应多样的、有差异的教育需求。第二节课程组织2.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根据叶澜教授的观点,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特点:乡土性、多元性、主体性。代表课程:各地方学校开发的课程优点:(1)具有地方办学特色,课程实施有弹性;(2)课程编制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3)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缺点:(1)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2)编制课程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3)加剧了学校的教育消费;(4)大量的流动教师会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第二节课程组织类型按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分: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按学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形式来分: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操作流程成立团队环境分析方案拟定目标制定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四、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把课
本文标题:课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8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