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原复习资料(超全)
马原复习1马原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马克思主义【总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始人);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为什么要推翻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几大弊病:物质财富对人的统治;人与人的对抗、分裂;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不能给绝大多数人以幸福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消除人与人的对抗、分裂,实现人类解放,建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如何实现人类解放两大根本途径: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特别是消灭私有制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整个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为自身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历史。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奴役,逐渐掌握自身命运,最终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的奋斗过程。原始社会:人尚未受到社会关系的奴役,但却是自然界的绝对奴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受到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双重奴役。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开始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但仍处于社会关系的奴役之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既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也成为社会的主人,个人获得了自由全面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产生与19世纪40年代,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原复习2【社会根源】社会两极分化、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阶级基础】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渊源】之三大先进思潮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科学发现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1844年《德法年鉴》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唯物史观和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深入工人群众、为其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革命实践中实现世界观的转变,进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40年代后期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60年代中期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认识论);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2、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商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原复习3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构想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政治上高度民主社会主义革命“多国共同胜利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世界历史背景俄国国内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利条件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的发展二战胜利后,社会主义从苏联一国发展到十几个国家:苏联、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越南、老挝、蒙古、古巴等。苏东剧变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现状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成为主潮流苏东剧变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具有科学性: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体现如下(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这也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剥削现象、私有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必然性及其消亡的必然性物质财富的丰富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的关系马原复习4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2、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4、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化理论为方法)。3、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人生境界(化理论为德性)。如何正确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原复习5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物质1、物质定义: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2、物质范畴: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理论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二)物质及其存在形态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把物质和运动分开,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把运动和物质分开,设想离开物质的运动,就是唯心主义。(2)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静止表现为两种情况:事物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没有进行机械运动。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才能科学区分事物;才能理解运动。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突出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征是三维性。物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离。物质运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空间和时间也不能脱离运动着的物质。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1)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2)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大方面: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此外,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原复习61.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能动的改造世界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注意以下几点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取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主体选择: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三、世界统一于物质。1.什么是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共同的本质和本原的问题
本文标题:马原复习资料(超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8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