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区共青团工作自治区团委城市青年工作部李川江全团工作战线一、城市青年工作战线二、农村青年工作战线三、学校青年工作战线四、军警、金融行业等城市青年战线工作(从工作对象上分)一、社区共青团工作二、机关事业共青团工作三、企业共青团工作(包括非公经济组织)四、新社会组织、青年“自”组织等社区共青团工作•一、社区共青团工作基本情况•二、社区共青团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三、存在薄弱环节的症结分析•四、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几点设想•五、加强和改进社区共青团工作建议•六、社区共青团工作方法探索•七、社区团青工作典型经验借鉴一、社区共青团工作基本情况1、社区共青团组织基本状况2、社区共青团干部配备情况3、社区共青团工作现状4、社区共青团工作表现出的特点1、社区共青团组织基本状况目前全立街道团(工)委134个,建团率98.5%。建立社区团支部1208个,建团率79.95%(其中部分社区因团员数量较少,采取联合建团方式成立社区团支部)。社区团员90752名。其中少数民族团员31626名。2.社区共青团干部配备状况(1)街道团工委书记配备:在134个街道团(工)委中配备团(工)委书记(或负责人)132名。大学以上学历66名,大专学历64名,中专(含高中)以下学历2名;工作兼职2项者35名,占27.61%;兼职3项者26名,占19.4%;兼职超过4项者71名,占52.98%。2.社区共青团干部配备状况(2)社区团支部书记配备在1208个社区团支部中配备团支部书记1189名。大学以上学历370名,大专学历635名,中专(含高中)以下学历184名;工作兼职3项者295名,占24.81%;兼职4项者172名,占14.47%;兼职超过5项者722名,占60.72%。团支部书记由“两委”班子成员兼任者468名,占39.36%。3.社区共青团工作现状目前社区团组织开展活动和服务项目涉及18个方面的工作: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青年文明社区创建、非公经济组织建团、社区青年(团员)服务站、文体娱乐、综治维稳、技能培训、卫生环保、信息咨询、科普宣传、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扶贫帮困、帮孤助残、敬老助老、警民共建、辖区少先队组织活动等3.社区共青团工作现状全区共有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391支,青年志愿者34218名;成立社区团员服务站773个;城市青年中心80个;社区内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团组织1333个;设立爱心超市156个;社区少先队组织499个。4.社区共青团工作表现出的特点(1)、社区共青团工作处于起步快速发展期。(2)、社区共青团工作对象的复杂差异性。(3)、社区共青团工作内容和方式的不确定性。二、社区共青团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1、社区团建意识比较薄弱2、社区团建组织网络还不见全3、社区团建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4、社区团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够5、社区团建工作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1、社区团建意识比较薄弱(1)辖区团员认同社区团组织的思想淡薄。(2)部分辖区单位团组织参与社区团建思想淡薄。(3)在职团员自觉投身社区团建的思想淡薄。2、社区团建组织网络还不健全还有近20%的社区没有建立团组织。社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少先队工作联席会等社区其他青少年服务组织建设还不健全。两新组织团建工作难度较大,团的组织建设在进城务工青年方面还比较薄弱。部分社区团组织与辖区企事业单位联络不到位,辖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团员青年人力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辖区内“大团建”格局未能形成。3、社区团建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社区团建面对最大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不适应社区团建的高要求”。在人力配备方面,社区虽然均配备了团支部书记,但兼职数量太多,平均在5项以上。在财力物力投入方面,社区共青团工作没有专项经费,开展活动和日常工作的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缺乏青少年活动阵地,社区团组织习惯依靠政府的财力、物力调拨,在争取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财力物力支持方面力度不够。4、社区团组织作用发挥还不够部分社区团组织的活动墨守成规,仅限于节日活动和政治学习,且多为让社区青年义务劳动或开会学习等,活动很难得到社区青年的真心拥护。在对社区青少年及进城务工青年合法权益的维护、辖区单位团员青年与社区青年的互动凝聚、社区少先队组织规范化、促进社区青年及弱势群体就业创业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5、社区团建工作者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社区团建工作的复杂性和面对的困难,对社区团建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部分社区团建工作者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新型社区团建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为:(1)缺乏共青团工作激情。(2)工作作风不够实。(3)政治意识不够强。(4)缺乏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不够。三、存在薄弱环节的症结分析•1、从社区团建工作的外部环境分析•2、从社区基层团组织角度分析•3、从社区基层团干部角度分析1、从社区团建工作的外部环境分析•(1)社区工作正处在探索之中。•(2)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建带团建工作力度不足。•(3)社区工作者对共青团工作的定位存在差距。•(4)社区团员青年对共青团工作的认识存在模糊。2、从社区基层团组织角度分析•(1)社区基层团组织的覆盖方式与社区团员青年流动情况不相适应。•(2)社区基层团组织的职能定位与客观能力不相适应。•(3)三是社区基层团组织的运作机制与工作目标要求不相适应。3、从社区基层团干部角度分析•(1)社区基层团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大,缺乏应有的待遇。•(2)社区基层团干部的工作热情得不到有效延续。•(3)社区基层团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重点围绕社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工作大局,针对社区“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娱乐性、互助性”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形成“一街一品、一居一特”团青工作格局。(一)针对社区团组织薄弱,力量不足。在街道团工委层级,重点开展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在适合范围予以推广;在社区团支部层级,多方发掘社区新进青年干部、社聘人员、社区青年能人资源,探索团支部+辖区内各类青年组织的组织框架,以及团支部书记+辖区内若干名优秀青年的人员架构。(二)在工作内容上,围绕社区安全性需求,配合维稳大局,发挥团干部及青年协助维稳骨干在“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的作用;围绕社区便利性需求,结合社区需求,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长效志愿服务活动,吸纳更多的社区人员参与志愿活服务,加强社区团支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围绕社区健康性需求,有条件的团组织可通过共建等方式,开展社区青少年维权、划社区少先队、防艾禁毒等各项工作;围绕社区娱乐性需求,征集辖区文体骨干及积极分子,开展青年社区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等;围绕社区互助性需求,整合辖区资源,借助劳动保障力量,积极开展帮扶社区青年就业创业、爱心救助、扶贫帮困等活动。四、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几点设想1、要在增强社区团员主体意识上下功夫2、要在健全社区团建组织网络上下功夫3、要在强化社区团建的联动协作上下功夫4、要在加大社区团组织作用发挥上下功夫5、要在优化社区基层团干部工作环境上下功夫1、要在增强社区团员主体意识上下工夫要牢固树立团员为本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团内民主建设,充分发挥团员主体作用,在研究、设计、开展社区团的工作时充分突出团员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团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要通过加强教育培养来增强社区团员主体意识。2、要在健全社区团建组织网络上下工夫一方面,要大力创新团建依托,在继续加强传统领域团的建设的同时,着力深化非公经济组织团的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创新团建方式,以非公经济组织、社区外来务工青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多种团建新模式,实现灵活设置、有效覆盖,切实解决“有组织没青年,有青年没组织”的问题。3、要在强化社区团建的联动协作上下工夫一方面,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街校共建、街企共建、警区共建等多种途径,对地域内团组织的基础设施、信息、阵地、人员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同时积极汲取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共用共享。另一方面,以项目为牵动,采取“个别牵头、共同参与”或“联合组织、共同参与”等途径开展各类活动,推动区域内团组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协作互动。4、要在加大社区团组织作用发挥上下工夫围绕社区安全性需求,配合维稳大局,发挥团干部及青年协助维稳骨干在“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中的作用;围绕社区便利性需求,结合社区需求,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长效志愿服务活动,吸纳更多的社区人员参与志愿活服务,加强社区团支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围绕社区健康性需求,有条件的团组织可通过共建等方式,开展社区青少年维权、划社区少先队、防艾禁毒等各项工作;围绕社区娱乐性需求,征集辖区文体骨干及积极分子,开展青年社区文化建设、文体活动等;围绕社区互助性需求,整合辖区资源,借助劳动保障力量,积极开展帮扶社区青年就业创业、爱心救助、扶贫帮困等活动。5、要在优化社区基层团干部工作环境上下功夫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关键在社区基层团干部。积极探索优化社区基层团干部工作环境的机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从事社区青年工作。加大对社区基层团干部的培训、交流力度,提高社区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区共青团工作打牢人才基础。五、加强和改进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建议1、抓好社区团员青年社区理念的培育2、巩固社区基层团组织的核心作用3、扩大团建覆盖面,加强社区流动团员管理和服务4、加大对社区服务力度5、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使社区团建走上健康发展轨道1、抓好社区团员青年社区理念的培育街道、社区团组织在社区意识的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打响团的工作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努力提高社区团组织在社区青少年和居民中的影响,使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感受到社区团组织的组织协调能力,强化社区内青少年组织归属感,使“参与、互助、和谐、文明”的社区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社区团建工作。2、巩固社区基层团组织的核心作用首先要巩固街道团工委(青工委)在地域“大团建”模式中的核心作用。一是要加强街道团工委(青工委)的自身建设;二是要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对辖区内机关、企业、学校、两新组织等团组织参与“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实行组织、指导和协调;三是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转换中社区发展的要求,结合辖区特点探索形式多样的社区团组织的组建模式和内容丰富的青年工作方法。2、巩固社区基层团组织的核心作用社区(居委会)团支部做为团建工作的“基础细胞”,必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确定社区(居委会)团支部在基层团建中的基础地位决不动摇3、扩大团建覆盖面,加强社区流动团员管理和服务当前,社区团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均表现在团建覆盖面和社区流动团员管理方面。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团建新途径,扩大团建覆盖面,加强社区流动团员管理和服务,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城市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4、加大对社区服务力度社区团组织加大对社区的服务力度,就加强了与社区居民的感情联系,就可以把分散的居民组织起来,就可以整合社区的资源,从而克服社区团组织工作存在的劣势。社区团组织的服务就具体体现在社区文化服务、家庭综合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和社区共建服务等五个方面。4、加大对社区服务力度(1)社区文化服务。4、加大对社区服务力度(2)家庭综合服务。社区团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对社区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开展服务。在形式上,可采取建立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对社区群众开展广泛的公益服务;建立青年志愿者爱心卡、连心卡等,开展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措施的服务,形成社区综合服务网络。4、加大对社区服务力度(3)教育培训服务。社区团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外来务工青年和失业青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引导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为青年适应社会发展服务。4、加大对社区服务力度(4)法律咨询服务。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普法教育,依托各级“青少年维权岗”等,为青少年提供法律
本文标题:社区共青团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1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