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业务管理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商业银行管理学导入:自主创业或组建一家公司,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如果是银行呢?‹#›本章目录§2.1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与构成§2.2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2.3《巴塞尔协议》的发展§2.4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策略§2.5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2.1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与构成本节主要知识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内涵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内涵会计资本AC监管资本RC经济资本EC又称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是根据会计准则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本。银行监管当局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促进银行审慎经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又称风险资本,是用于防范银行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量,是防止银行倒闭的最后防线。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与异常损失☆实务中最为关注监管资本会计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的区别管理工具监管工具股东权益用途银行风险资本作用资本来源和归属确定标准银行管理者监管当局银行股东关注主体从根本上说,三类资本是一致的,其一致性充分体现在其防范风险的方面的作用上。经济意义法律意义会计意义存在意义角度会计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总结越少越好越多越好越少越好数量倾向虚拟概念半虚拟概念实际存在存在性质‹#›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营业功能银行的资本为银行提供了经营的先决物质条件,成为维持公众信心的基础管理功能银行资本是银行管理当局监管商业银行的重要手段资本支持了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也成为限制资产膨胀的重要因素保护功能资本是银行应对损失的最后保障资本金的功能会计资本与监管资本的交叉核心资本实收资本会计资本(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需要从中扣除商誉等,对重估储备等要打一定折扣)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附属资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会计债务(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需要对长期次级债务等打一定折扣)长期次级债务‹#›§2.2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本节主要知识点:《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资本充足率的测定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有何重要意义?如何衡量银行资本的充足水平?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资本水平有什么要求?导入:198820042010•《巴塞尔协议》•1996,《包括市场风险的资本协议修正案》•《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巴塞尔协议III》:“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总资本充足率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演变历程‹#›一、《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起源于前联邦德国赫尔斯塔银行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的倒闭。为了强化国际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消除因各国资本要求不同而产生的不公平竞争,198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如何衡量和确定国际银行资本及监督标准的协议草案,并于1988年7月15日正式通过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这就是著名的《巴塞尔协议》。‹#›二、《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划分资本规定资产的风险权重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过渡期安排‹#›划分资本核心资本银行股本:普通股、永久非累积优先股公开储备。附属资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普通呆帐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长期附属债务‹#›规定资产的风险权重表内资产的权重表内资产的风险权重分五级:0:包括现金、国家政府或央行的债权等资产10%:包括本国公共部门担保的贷款等资产20%:包括在经合组织成员国注册的银行债权等资产50%:指以完全用于居住的房产作抵押的贷款100%:包括对私人机构的债权等资产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表外资产转换系数分四级:0;20%;50%;100%。‹#›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全部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过渡期安排1990年底,资本风险资产比率最低标准为7.25%,资本中至少一半是核心资本;1992年底以前,资产与风险资产比率应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三、资本充足率的测定%100风险资产总额资本总额全部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测定公式资本总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资产总额=表内风险资产总额+表外风险资产总额=∑表内资产×风险权重+∑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相应表内资产的风险权重导入:为什么巴塞尔协议要不断修改、推出新版本?新旧版本的差别在哪里?体现出对银行的监管趋势如何?我国目前使用哪个版本?有什么具体规定?‹#›§2.3《巴塞尔协议》的发展本节主要知识点:《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后的修正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Ⅲ》‹#›一、《修正案》背景内容‹#›背景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浪潮冲击下,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突破传统业务的框架,致力于表外业务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开拓,商业银行的市场经营风险相应增大,严重威胁到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巴塞尔委员会于1995年4月再次发表了《结合市场风险的资本协议修正案》,作为《巴塞尔协议》的补充,简称《补充协议》。‹#›内容针对银行经营中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计划界定市场风险:指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表内外头寸损失的风险扩充了资本范围的定义,增加了三级资本:由短期次级债务组成,且必须满足一系列限制条件。资本比率的计算资本比率=合格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产生的背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产生的背景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使得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显得过时,新资本协议呼出欲出。一是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系统优于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许多商业银行认为现有的分类不足以涵盖银行众多的风险种类;二是金融创新产生了许多1988年巴塞尔协议计量框架以外的风险;另外,1997年的巴塞尔原则只定位于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纪律三大支柱相辅相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性。‹#›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总风险加权资产=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12.5%8)总风险加权资产()总资本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TRWATCRCA‹#›新协议与老协议的区别增加了涵盖的风险种类修改了风险计量方法和技术的规定(1)标准法按信贷资产是否有外部评级以及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给予相应的风险权重进而计算出银行总信用风险加权资产。(2)内部评级法根据银行监管机构或银行自身对信贷资产的评级来确定资产风险权重进而计算出总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最低比率资本标准风险加权总资本最低资本要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标准法内部评级法标准法内部模型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计量法初级法高级法(1988年)(1988年)(2004年重大修改)(2004年完全新增)(1996年)《新资本协议》对最低资本要求的修改‹#›标准法1001501005020未评级低于BB-BBB+~BBB-A+~A-AAA~AA-其他公司(包括保险公司)2015050202020方法2(短期)150150100505020方法2(长期)1001501001005020方法1银行和证券机构10015010050200主权评级未评级低于B-BB+~B-BBB+~BBB-A+~A-AAA~AA-对应的风险加权比率(%)评级对象标准法关于银行主要资产的风险加权系数巴塞尔协议Ⅲ的产生背景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恐慌,这场全球性金融海啸,给世界带来巨大损失,各大经济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失业人数急剧增加……产生为避免全球信贷危机重演,全球银行业监管者于2010年9月12日在瑞士巴塞尔达成协议,即《巴塞尔协议III》。根据《巴塞尔协议III》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在于提高了全球银行业的最低资本监管标准,主要的变化:(1)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到4.5%。新的一级资本规定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执行。总资本充足率要求在2016年以前仍为8%。(2)增设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的2.5%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此后,“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总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至7.0%、8.5%和10.5%。(3)提出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区间,由各国根据情况自行安排,未明确具体实施安排。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银监会目前对银行的核心资本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在7%和10%(中小银行)11%(大银行),因此新的巴塞尔协议III并未对中国的银行构成重大影响,但银监会如果在这一规则之上再制定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并提高不良资产的拨备计提水平,中国的银行业也仍然会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补充。统计时间:2010年6月总结:巴塞尔协议III的最终通过标志着全球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银行体系的健康与具备充足的抵御风险能力,将会大幅度的降低由于金融体系的单一问题而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而这也正是应对未来金融危机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这种意义上,银行业者付出短期的阵痛,而换来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无疑也是投资者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导入:在资本要求日渐提高的趋势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不同资本筹集方式各有何优缺点?最合理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策略是什么?‹#›§2.4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本节主要知识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内源资本策略外源资本策略资产结构调整与风险控制策略‹#›一、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数量充足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银行资本规模的衡量方法:会计资本AC=总资产账面值—总负债账面值监管资本RC=股东股权+永久优先股+贷款与租赁损失储备+可转换次级债务+其他经济资本EC: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确定的。‹#›一、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指各种资本在资本总额中占有合理的比重,以尽可能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与经营风险,增强经营管理与进一步筹资的灵活性。‹#›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一))1()/()1(11DRROATAECDRROASG内源资本的优点成本低,免发行费不会影响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和收益风险小,不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免交所得税银行资产持续增长模型——戴维·贝勒模型内源资本的概念‹#›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二)外源资本的利弊发行普通股的利弊发行优先股的利弊发行次级长期债券的利弊外源资本的策略选择外源资本的概念‹#›发行普通股的利弊优点可为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本来源;因收益率高容易被市场接受;通过扩大股东数量和范围而达到提升银行知名度和扩大客户群的目的;有助于市场树立对银行的信心,增强银行筹资能力。弊端成本较高;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权益。股票的发行费用(1)承销费用。根据1996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规定,承销费用的收费标准与承销金额和发行方式挂钩,具体标准如下:2亿元以内,1.5%—3%;3亿元以内,1.5%—2.5%;4亿元以内,1.5%—2%;4亿元以上,除特殊情况,不得超过900万元(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或不得超过l000万元(采用网下发行方式)(2)其他中介机构费用。(3)印刷费用。(4)宣传广告费。(5)其他费用。‹#›发行优先股的利弊优点: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大幅上升时可获得杠杆效应;因不会稀释原有股东权益从而容易被原有股东接受;可给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弊端发行成本高;因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下降时会
本文标题: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业务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3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