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七章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第一节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表象与表征前者指反映内容,后者指反映过程。表征的内涵有几种不同观点:1)象征的运用;2)在心理图式基础上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在知觉和动作基础上的智力活动。3)知识在头脑中的组成或者构成。二、表征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1表征与感知(遗觉像,参见148)2表征与回忆3表征与思维:piaget将知识分为两种:1)和背景不可分离的知识,例如,儿童在A处看见物体,并用手够到,如果物体转移到B处,儿童仍然会到A处;2)可以脱离或者摆脱获得该知识背景的知识。称之为与表征相联系的知识。表征的出现是思维发生的基本条件。Piaget比较ABC三根棒长的实验。AB;BC;询问:A和C的关系,由于没有表征,所以不会推理。三、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1内化作用:内化是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表征在内化过程中作用很大。Piaget认为:表征是象征的运用,而象征的标准是内化,即在心理内部引起形象的呈现。表象是内化了的形象,它使认识脱离眼前事物的束缚。内化是思维、回忆、想象过程必须的。展开讲述。2过渡作用:表征是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双重特点。从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过渡,必须依靠表征活动(piaget)。第二节表征的发生一、表征发生的时间与标志1岁半-2岁(piaget)。标志有三:1)象征必须完全内化;2)象征必须是在心理上能被唤起的形象;3)象征必须能够用于回忆或者预期。二、表征发生的准备1岁以前,动作的再认。2Huttenlocher(1974):8-12月客体永久性,说明头脑中保持了不在眼前之物。找物过程中的“AB错误”。(只能在A找到物体,不能在B处找到)。Piaget:象征性功能表现为能够运用信号物,即,以一物作为另外一物的信号或者代替物。信号物的前身,即带有“前表征性”的,是指示物。婴儿对指示物的反应是直接的感知运动的反应,是对当前事物的反应,属于知觉范畴,为表征出现做准备。三、表征发生的表现1岁半-2岁。表征的发生,主要表现在儿童认识事物过程中,从运用指示物转变为运用信号物。信号物和指示物具有显著区别。第一:信号物与被信号物之间是可以区分的不同物体,而不是物体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方面。第二:信号物是代替物,而不是原来的物体。第三:信号物是依靠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形成的,在眼前或者不在眼前之物,被儿童认为有一定相似性时,前者就可以作为后者的信号物。表征发生时,还有几种比较新的行为模式开始出现。1)延迟模范2)象征性游戏3)初期的绘画;4)初期的语言;(儿童能够使用语言称呼不在眼前的事物)。第三节幼儿表征的发展幼儿期是以表征活动为主要心理活动特征的时期。1从程序性表征向陈述性表征发展。Mandler(1983)认为:piaget的表征标准太高。表征在8-12月已经出现。表征可以分为:程序性的和陈述性的,程序性先出现。其依据是知道怎样做和说出怎样做不是一回事。做的过程和意识到的过程不是一回事。两种表征的特点不同。1)程序性表征:①是自然获得的表征;感知运动智力阶段一般没有表征,如果有也是纯程序性表征。②儿童早期的概念也是程序性的;FREEMAN(1980)NELSON(1977)对“杯子”和“脸”的有关观察与研究支持该观点。2)陈述性表征:①是自己能够理解的表征,是可以说出来的知识;②程序性表征可以转化为陈述性表征,对儿童来说,这种转变是飞跃。③piaget所论述的大都为陈述性表征。表征的主要特征参见162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56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