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1、算法和算法的特点2、数据结构:指相互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逻辑结构:表示了数据的逻辑关系(前后件关系)。按照逻辑关系的不同分为:线形结构和非线形结构。物理结构:表示了数据在计算机上的存放形式,也称存储结构。按照存放形式的不同分为: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3、线形结构的条件:4、线形结构通常称之为线性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线性链表。5、对与空的数据结构可以为线性结构也可以为非线性结构。6、顺序表和线性链表的特点。7、栈和队列的特点。8、栈和队列可以采用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9、双向链表和循环队列。10、树和二叉树11、二叉树的基本性质①第k层最多具有的结点数。②深度为k的二叉树最具有的结点数。③任何二叉树对为0的结点数和度为2的结点数的关系。12、满二叉树的特点。13、完全二叉树的特点。14、二叉树的遍历15、顺序查找适用的情况。对长度为n的线形表进行顺序查找最坏的情况需要查找的次数。16、二分法查找适用的情况。对长度为n的线形表进行二分法查找最坏的情况需要查找的次数。17、排序的分类。交换类排序:冒泡排序法,最坏的情况需要比较的次数。插入类排序法,堆排序法。第二章1、编程的良好习惯要求: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注释,应该有良好的视觉组织,在完成功能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可读性和清晰性,然后在考虑效率。2、注释的分类: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5、对象是属性和行为的封装体。6、对象的基本特点:标识唯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摸快独立性。7、类和实例之间的关系。类是具有共同属性和方法对象的集合,是关于对象的抽象,一个具体的对象则称之为类的一个实例。8、消息。9、继承、多态性。第三章1、软件的定义及软件的特点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集合。特点:2、软件危机是开软件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严重问题。3、软件工程的3要素:方法,工具,过程。4、软件工程研究的目标: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5、软件生命周期。6、软件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软件定义期,软件开发期,运行维护期3个时期。软件定义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期(软件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7、需求分析是发现和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进而确定软件的功能,建立相应的需求模型。8、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分为:获取需求,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和需求评审。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9、在需求分析阶段中使用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10、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分析工具: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11、数据流图是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程序中数据流向的一个工具。数据流图的图形元素:数据流,加工,存储文件,源和潭。12、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图里面出现的图形符号进行定义和详细解释说明的。13、数据流类型分为:事物型和变换型。14、模块独立性:耦合和内聚性。优秀的软件应该是高内聚,低偶合。15、概要设计的任务:把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软件功能进行分解,分解为各个相应的几个模块。16、详细阶段的任务:确定每个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和细节。16、详细阶段的工具:程序流程图,判定表,pdl.程序流程图的图形符号。17、软件测试的目的,及原则。18、软件测试的分类按照是否执行被测试软件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按照功能来划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白盒测试就是根据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来完成软件的功能测试。黑盒测试就是完全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的一个功能测试。黑盒测试方法分为: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19、软件测试的4个步骤及作用,依据。单元测试:以模块为单位的测试,主要发现模块内部的错误。主要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边界测试集成测试:把模块组装起来进行的测试。主要发现模块间的接口错误。依据是概要设计说明书。确认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软件规格说明书。20、软件调试的目的。21、软件调试的方法:归纳法调试,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归纳,是一种特殊的思考过程,可以从细节转到全局,即:从线索除法,寻找线索之间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从特殊到一般。归纳调试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个图,在此就不再详叙。演绎法调试,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演绎,是从一些普遍的理论或前提除法,使用排除和精炼的过程,达到一个结论,即:错误的位置。其步骤也可以通过一个图来概述,在此就不再详叙。回溯法调试,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它常用于小型程序中来定位错误。它是沿着程序的逻辑结构回溯不正确的结果,直到找出程序逻辑错误的位置,即:从程序产生不正确结果的地方开始,从该处观察到的结果推断出程序变量应该是些什么值。所以使用这个过程,可以确定程序中从状态符合预期的位置点,到第一个状态不符合预期值的位置点之间的范围。测试法调试,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它是要使用测试用例来调试。而测试用例可分两类:供测试的测试用例;供调试的测试用例。(注意两者的不同之处。)不过,该方法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方法。它常常与归纳法一起使用,以获得进行假设和/或证明假设所需的信息;它也可以和演绎法一起使用,以排除有嫌疑的原因,提炼剩下的假设,并/或证明假设。22、软件可靠性是软件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及给定的环境条件下,按设计要求,成功地运行程序的概率第4章1、数据,数据库,信息,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及特点。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3、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4、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概念模式(模式):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全体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外模式(子模式):局部逻辑结构的描述,是用户所能看到的模式。内模式(物理模式):数据库物理存户结构和存取方法的描述。例如:索引,存储路径。5、E-R模型的概念及表示工具。6、关系数据模型7、关系运算并叉交,选择,投影,联接,笛卡尔积及特点。8、数据库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概念设计的目的:分析数据内在的语义关系,建立概念数据模型E-R模型。逻辑设计的目的:把E-R模型转换成相应的关系模式。E-R图中的实体,联系可以转换成关系,属性可以转换成关系的属性。
本文标题:软件技术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5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