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QCC活动方法培训资料
QCC基础知识简介时间:2007年4月7日地点:质量部办公室宋凤春主讲:什么是QCC?QCC:品质改善圈(QualityControlCircle)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员工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会议及其他活动有组员主动的提出、讨论及尝试解决与改善跟他们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品质改善圈的效用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士气加强上下沟通提高质量意识改变工作态度改善管理增加工作满足感增强归属感降低流动率发掘人才发展人员1·3·5·7一股干劲-三个皮匠-五只手指-七件工具-所有愿意参加改善小组的组员,必须由一股干劲,自己本身工作已做的相当好,希望通过改善小组的活动再有所提高;这样组员才会高度的投入,干劲十足。改善小组组员类似“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就单个组员来说,知识、经验可能不及较高层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但通过群策群力,他们可以发挥臭皮匠的精神。一个改善小组组员们就像五手指一样,虽然各有长短,但可互补不足,只要忠诚合作,就会力量无穷。为了方便组员分析及解决问题,发展了所谓“七工具”,它们是一些很容易掌握而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每个组员接受有效训练,掌握这些工具,活动才会事半功倍!QCC该善小组精神此次培训的内容架构1.改善活动由来、发展2.QCC活动常见的障碍分析3.QCC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4.QCC改善活动的六大精神支柱1.改善活动的由来、发展1)改善小组的由来A.60年代初期由美国管理顾问介绍到日本,在日本生根并发展,而在西方反一直未受到重视。在日本发展迅速的原因:日本民族性强集体纪律高企业多数为终身雇佣制在西方未被重视的原因:泰罗的科学管理意识问题B.改善范围的扩大在日本,初期只运用于制造工业,但由于其基本原则由普遍的应用性,目前,不少非制造性行业,如建筑、银行、百货公司、酒店等亦陆续采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客户要求降低产品价格,供应商不断提高原材料价格,竞争对手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强,面对多方压力,迫切需要企业采取措施,进行改善。改善活动应用而生!2)QCC活动在我公司的发展背景其改善主要从QCDD即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付(Delivery)设计(Design)等方面进行改善的。QCC改善活动课题分布:生产能率改善品质向上成本改善其他改善课题QCC活动常见障碍分析职员流动性(归属感)分析在推广活动的过程中,最常提的问题点之一:“职员的流动性”。职员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一般可取决于:工酬(薪水、工资)工作环境事物环境人文环境同事关系上下关系工作对实现个人理想的关联性公司内部的人文环境是否能够吸引职工,这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QCC活动可以在改善圈活动内缔造这种合作、互助、友爱的氛围,增强职员的归属感。职员素质(文化程度)影响分析人们的现实态度分析此问题不是QCC活动的主要障碍,现实终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供参考。香港企业推广此类活动可见一斑。此种思想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恰恰相反。对新事物的误解或不理解、曲解;对新事物的内涵、意义认识不足;惰性;原因分析:措施:上层的支持;培训;各种激励措施;QCC相关知识培训责任人流程图输出文件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组长《QCC活动小组登记表》《QCC活动·课题登记表》《QCC活动·课题登记表》《周QCC活动情况记录表》《周QCC活动情况记录表》《周QCC活动情况记录表》《周QCC活动情况记录表》《作业标准》《QCC活动·课题完了报告书》《QCC活动·月活动情况报告》《QCC活动·胶与跟踪记录表》其它相关资料《QCC活动·课题计划书》确认效果成立小组选定课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实施对策标准化总结QCC小组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流程图成立小组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计划确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水平展开标准化QCC持续改善活动流程PDCA循环过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小组成立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注:“选定课题”与“小组成立”,不分先后,以具体情况而定。小组一般由8-15个人组成,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适当增加或减少。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小组一般由8-15个人组成,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适当增加或减少。组长由小组成员推荐产生,也可以任命。活动指导,其职责是对小组的活动进行指导;技术指导,其职责是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指导一般应对改善课题认识较深或具有此方面的特长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小组名称尽量能反映出小组蓬勃向上的团队精神,并且名称不会因为小组改善课题的变化而变化。还有其他更多更多的小组名称等着大家去开发呦!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课题是否与本企业、本部门的目标及客户需求相结合;是否为本工作岗位亟需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是否合适、具体、恰当,组员是否有能力完成;改善课题选题注意点:选定课题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机器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组/生产安装、更换和调试时间设备组返工、修理时间/浪费工时生产过大的变差设备组、生产、QC过长的生产周期生产过多的搬运、贮存和死货/产品的可追朔性标识采购、仓库高不良项目的改善QC、生产出货准确性/欠品交付经销部、生产附加费和超额运费采购、经销部不良品质成本生产、QC测量系统的能力接近最低的界限计量管理小组、检测中心外测项目内测化/测量设备维护城市计量管理小组、检测中心出货检查不良率QC、生产工作效率/沟通方面/业务绩效职能部门电脑数据准确性仓库改善课题参考种类:所有小组都可将本部门的接口部门/下一工程看作顾客。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目标设定要与改善项目相结合;目标值要明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目标水准设置的依据要充分;目标要具有挑战性;确定目标目标的选定要合理,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目标设定注意以下事项: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计划简单说来,就是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计划是纲。制定计划计划制定要参照PDCA循环。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基础。原因分析所用的统计手法—QC七工具。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调查的对象是要与课题及目标密切相关。调查和分析都可以通过以下因素进行:人、设备、方法、材料、环境、管理因素或其他人人员的素质,新老员工比例,受培训状况等设备设备性能及日常维护保养状况,设备改造可能性等方法作业标准的合理性,操作员是否按标准操作等物料外购品的替换对材料、性能、尺寸等的影响环境生产车间5S环境及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因素等管理因素体系适应性,人员流动频繁及设计问题等其它其他非常规因素等“对策制订”要对症下药,不要治标不治本,这也是对策制订的大忌。实施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很重要!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对策制定及实施管理因素人设备方法环境物料其它改善点问题点操作员熟料程度操作员素质操作员态度操作员技能设备维护制度设备设计合理性设备老化程度体系合理化生产变换频繁度人员流动性流程工序材料\部件的替换供应商的更换作业方法材料机械性能\化学性能之变动材料尺寸变动工作场地物品摆放的合理性照明度空气粉尘温度湿度夹具问题特性要因QI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无论是人(操作员)还是设备问题,无论是材料还是环境问题,在进行改善对策之时,都要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系统的不完善,还是突发性因素;在这次问题解决后又如何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频繁/再度发生;再度发生的应急对策等等,都是我们在对策制定是要考虑的因素。寻求对策要追根求源,寻求改善问题的根本方法。若未能达到预定目标,重新探讨未达成的原因,目标的达成并非一步到位的,要经过好多个PDCA循环过程才能确保目标实现。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推广QCC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统计,确定实施效果,确认是否起到改善作用,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对能够标准化及推广的改善活动(例如:某个操作岗位上新作业标准的建立或在文件\程序修改)使之成为“取之全厂而皆准”的规范。QCC改善活动的六大精神支柱合作感:小组成员一般可囊括上司(领导)、相关联的其他部门人员等;通过QCC改善活动成员增强交流。在活动中建立合作精神。相关联部门人员等领导(上司)、职员Greatcircle大圈支柱之一:合作感参与感:小组成员职责分担明确化,积极参与QCC活动的各种形式改善活动,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参与感。支柱之二:参与感存在感:在每次活动中,创造一种使小组成员都能感受到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的环境,并且当自己的见解被考虑或认同时,小组成员充分感受到存在感。支柱之三:存在感成长感:在整个改善活动中,组员们可以通过相互学习了解并熟悉运用QC手法;同时有机会参加QIC成果发表大会,使组员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长感。(Memberlevelup!)支柱之四:成长感成就感:在目标达成后,组员们还有一种由衷而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组员们继续努力,开拓新改善课题进行努力!支柱之五:成就感归属感:在这个不断进步过程中缔造了下组成员的归属感!支柱之六:归属感合作感参与感存在感成长感成就感归属感
本文标题:QCC活动方法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