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SPC理论请大家将手机设置为振动或关机状态,谢谢!2内容提要•绪论………………………………………1•第1单元SPC的含义…………………………………3•第2单元控制图理论………………………………14•第3单元CPK理论……………………………………37•第4单元SPC过程监控及分析………………………423第1单元:SPC的含义•统计:以概率统计学为基础,收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过程:“输入--输出”的一系列的活动;•控制: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可预测的做出调节和行动。注意:SPC—统计过程控制,其主要工具是控制图。因此,要想推行SPC,则必须对控制图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否则就不可能取得实效。SPC英文全称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其含义是:统计、过程和控制。SPC就是为了贯彻预防原则,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察,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满足要求。SPC强调全过程的预防。41-1统计我们相信上帝,所有其他人带数据来。——SPC专业人员的座右铭51-2过程SIPOC供应商输入处理输出客户只有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才能知道;赚钱的秘密!6实际的变化发生在此处USLUCL1-3控制7成本的冰山模型加急多余库存缺货率退货额外的维护和服务成本低效率的促销召回产品要求改变冗余的应收帐款等待时间培训效果差没有结果的会议流失优秀员工士气低下的员工降低的能力解决问题的会议迟到的送货诉讼供应商控制客户满意失去客户的忠诚度失去销售材料人工报废测试索赔重复劳动修理拒收12-30%的销售3-8%的销售8什么是SPC?理念测量标准方法论统计工具SPC通过关注用户要求和减少变异来获得高品质;SPC倡导以过程来保证结果;SPC强调通过预防而不是检验来保证品质;SPC通过“维持”和“改进”循环发展推动持续改善;9SPC观点•Y•取决于其它变量•与客户相关的输出•结果•表征•监视X1...XN独立变量过程的输入原因问题控制f(X)Y=控制X来控制Y10什么是SPC?•建立了一个对偏差和过程能力的共同语言理念测量标准方法论统计工具6LSLUSL|过程宽度公差宽度Cp11什么是SPCXHistogram理念测量标准方法论统计工具•控制图:–Xbar-R,Xbar-S,X-MR,P,C,U,Pn,Cusum,EWMA,DPMO•描述统计量:–Avg.,Max,Min,Range,StdDev•直方图•柏拉图•散布图•分层分析法•工序分析:–Cpk,Ppk12什么是SPC•SPC是房屋中的一种烟雾探测器:只要这种装置备有电池,并且被正确安置以及旁边有人监听,那么它就可以提前发出警报使你有足够时间阻止房屋起火。13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SPC有如下之功用:对于生产第一线的操作者,可用SPC方法改进他们的工作,对于管理干部,可用SPC方法消除在生产部门与质量管理部门间的传统的矛盾,对于领导干部,可用SPC方法控制产品质量,减少返工与浪费,提高生产率。14㈠QC七大手法真正讨论控制图,须得从QC七大手法开始,此为分析、利用SPC的重要工具。旧QC七大手法指的是:查检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直方图、管制图和散布图。强调用数据说话,侧重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新QC七大手法指的是:关联图法、KJ法(亲和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PDPC法)、矢线图法(网络图法)是对旧七种工具的完善和补充,强调对质量问题的整理、分析和思考;※在现代质量管理中,新七大手法的使用远远不及旧七大手法。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旧QC七大手法!第2单元:控制图理论及运用15⑴、定义:为比较容易、直观的看出如长度、重量、硬度等计量值的数据的分布状况,所用来表示的图形。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或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之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故我们亦称之为柱状图。—直方图⑵、直方图的作用1.评估或查验制程;2.指出采取行动的必要;3.测量已采取矫正行动的效果;4.品质分布状态的研究16⑶直方图分析A.从直方图的形状来分析直方图的图形有些参差不齐,应着眼于图形的整体形状近似于正态分布图形与否,作为分析的依据。如果直方图的图形近似于正态分布,则认为工程是稳定的。如果出现其他形状就表明工程上可能有不稳定因素存在,需采取对策以使工程稳定。下面是几种较为典型的直方图的分布形状:17图(a)是近似正态分布形(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图(b)是孤岛形,在主体直方图外另出现一个小的直方图,这可能是因材料中混入不同的材料,或者是因操作方法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图(c)是陡壁形,这意味着可能是将不合格的工件剔除后所得的数据形成的直方图。(a)对称形(b)孤岛形(c)陡壁形18(d)锯齿形(e)偏向形(f)双峰形图(d)是锯齿形,一般是因为测量方法或读数有问题,也有可能是分组不当造成的。图(e)是偏向形,这往往是因加工习惯而造成。图(f)是双峰形,通常是由两个不同的分布混合在一起造成的19B.将直方图的分布范围与公差、规格范围比较进行分析(例图如下):T表示公差、规格的范围,B表示直方图的分布范围。其中(a)、(b)、(c)、(d)四个例图均表示质量未超出公差范围,但图(b)和(c)有一侧或两侧与公差重合,说明工程是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图(d)虽然没有超出公差范围,但距离太大,意味着精度浪费,图(e)则是分布范围超出了公差范围,表示工程是不安全的,产生的不良较多,图(a)是合适的,既不超公差又没精度浪费。(b)(e)(d)(a)(c)BTBTBTBTBT20—控制图•贯彻预防原则是依靠推行SPC和SPCD来实现的,而居QC七个工具核心地位的控制图是SPC和SPCD的重要工具。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界限(UCL)和下控制界限(LCL),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控制图定义:是制造业实施品质管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最早是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哈特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它通过设置合理的控制界限,对引起品质异常的原因进行判定和分析,使工序处于正常、稳定的状态。21控制图的基本原理:1.控制图是按照3Sigma原理来设置控制限的,它将控制限设在X±3Sigma的位置上。在过程正常的情况下,大约有99.73%的数据会落在上下限之内。所以观察控制图的数据位置,就能了解过程情况有无变化。如下图所示:3ó3ó99.73%0.27%UCLLCL3sigma原理图222.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μ-3σ,μ+3σ]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这是数学计算的精确值。即每做100万pcs产品,不良品不超过3pcs。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概率论中,一般认为小概率事件不发生。3.控制图的形成。将正态分布图按顺时针方向转90°(见板书图),由于图中上小下大不合常规,故再将图翻转180°,即成为一张单值X控制图。UCL=μ+3σ为上控制限,CL=μ为中心线,LCL=μ-3σ为下控制限。23其中:UCL=μ+3σCL=μLCL=μ-3σσ——样本总体标准差μ——总体均值样本统计数量UCLCLLCL时间或样本号组成控制图的要素24纵坐标:数据(质量特性值或其统计量)横坐标:按时间顺序抽样的样本编号上虚线:上控制界限UCL下虚线:下控制界限LCL中实线:中心线CLRemark:¨规格线:由客户或设计部门给出;¨控制界线:由过程的实际数据统计计算得出;¨一般情况下,控制界限严于规格;25㈢控制图的分类1、控制图的分类§·按照质量特性类型分为:计量值控制图计数值控制图§·按照用途分为:ü分析用控制图ü控制用控制图262.计量与计数控制图计量值:用各种计量仪器测出、以数值形式表现的测量结果。其特点是可以连续读取这些数据,如长度、重量等。服从正态分布。计数值:其特点是不可以连续读取这些数据,只可读取整数,如不合格个数、缺点数。计件服从二项分布;计点服从泊松分布。27a.计量值控制图1)Xbar--R(X--R);平均值—极差控制图2)X--R;中位数—极差控制图3)Xbar--s(X--s);平均值--标准差控制图4)X--MR(或X--Rs);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b.计数值控制图1)P--chart;不良率控制图2)Pn--chart;不良数控制图3)C--chart;缺陷数控制图4)U--chart;单位缺陷数控制图28分布代号名称界限备注正态分布(计量值)X-R均值-极差公式(附后)1.正态分布参数μ与σ互相独立,控制正态分布需要分别控制μ与σ,前者控制μ,后者控制σ;2.X-R可由X-S图代替;3.X-R可淘汰。X-S均值-标准差X-R中位数-极差X-MR单值-移动极差二项分布(计件)P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左列两图由通用不合格品数pnT图代替。pn不合格品数控制图泊松分布(计点)U单位缺陷控制图1.缺陷数现改称为“不合格数”。2.左列两图可由通用缺陷数CT图代替。c缺陷数控制图3.常用控制图29控制图的选用:计量型数据吗?n=1?关心的是不合格率吗?均值是否方便计算?n是否恒定?n是否恒定?n9?s是否方便计算算?sxRx~RxPn或P图P图C或U图U图是否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否n:样本容量X-MR30控制图的计算◎Xbar--R控制图的控制界限设置的计算。Xbar图的控制界限设置计算公式:nX=ΣXi-----------(1),式中n为每一组的抽样数量;i=1CLX=X--------(2),式中X为各组平均值的平均;UCLX=X+A2R-------(3),LCLX=X-A2R-------(4),式中R为各组极差的平均值;计量型控制图31R图的控制界限设置计算公式:KR=ΣRi/K---------(5),式中,K为样本的组数,Ri为各i=1组的级差值;UCLR=D4R----------(6),LCLR=D3R----------(7),上面的计算公式中,A2、D4、D3系数是常数,其数值可通过下表查出。表中,n为每组的抽样数量,当n≦6时,D3系数不存在,R控制图无控制下限。32◎X--MR单值--移动级差控制图•移动极差是指一个测定值xi与紧邻的测定值xi+1之差的绝对值,记作Rs,Rs=|xi-xi+1|(i=1,2,…,k-1)k为测定值的个数;k个测定值有k-1个移动极差,每个移动极差值相当与样本大小n=2时的极差值.33•1计算总平均数:kiikxkkxxxx1211......•2计算移动极差平均数:11121111......kisiskssRkkRRRR34ssssssRxRExdRxLCLRxRExdRxUCLxCL66.2366.2322220267.334sSSSRDLCLRRDUCLRCLX图的计算MR图的计算相当于n2时的极差控制图;n2时,D43.267,D3035计数型控制图a.计件型控制P图计算公式)1(13)1(13PPnPLCLPPnPUCLPCL36b.计点型控制C图计算公式为样本数;为每个样本的缺陷数;kCkCCikii1CCLCLCCUCLCCL33(其它控制图控制线的计算略)37A、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是指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是工程稳定生产良品的能力。当公差、规格的中心与数据分布的实际中心一致时,用Cp表示工程能力指数;但通常这两个中心是不一致的,Cp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过程能力了,需要进行修正,我们把修正后的Cp记作Cpk,由Cpk来表达工程的实际过程能力。Cp及Cpk的计算公式如下:Cp=T/B=(USL-LSL)/6s-------(1)Cpk=(1
本文标题:SPC培训教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