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11-222:19:24将该篇文章加入到网摘: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长宁培风中学余昌和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②在高考中的地位:它结合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核心,而这类问题又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和受力特点是充分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关键点,所以在高考中也是必考点——占整个力学部分的30%左右。③教材的结构特点: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承前);从思维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教材这样的安排符合新课标指出的: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能力的观点,也符合STS教学模式的特点:“强调学生参与(探究),注重技术(规律)的得到”。2、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安排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特定:①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定律的内容及条件②难点:能正确判定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二、说学生目前的学生经过了势能、动能定理的学习,已会一些基本模型的建立。(如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而对书中的摆动、抛体运动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学生已具有了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但处于现阶段的学生尚处于由“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一个过渡期。(教师在处理的过程中就要提供很好的感受性材料,设计好问题,铺路搭桥,简化“模型”,降低难度,让学生能顺利地过渡)三、说目标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理解机械能及机械能总量的概念②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得出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实例探究→发现结论→理论推证→总结规律初步应用)与方法(实例探究+演绎推理);在过程中浸透,寻找科学真理的价值观和唯物观,提高学生探索发现能力。③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会初步应用条件来分析实际过程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这也就要求学生在构建成定律知识上掌握它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四、说教法由于物理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信息来源,根据STS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注重探究性、主导性、交互性、社会性的教学;注重师生间的协商、对话与交流。我的教学法设计主要也是依据教学理论及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的,具体而言是这样:1、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过程),我采用演示单摆实验(创设情景),发现现象(能达到相同的高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定性得出两个最高点的机械能相等,教师再设计问题(对其它的点或其余的实例是否又具有任意性与普遍?),再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论论证和实例验证(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落和振子的运动),进而得出规律。2、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得出与掌握,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所举的实验与实例,学生回到具体的物理情境中去思考我们设问题的前提,在这种思考、、对比与分析中进行总结,从而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3、对规律的应用,属于是对知识的深化理解,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师生的共同讨论逐步去领会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切忌一步到位。4、总的来说我采用的是一种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的发现教学法,也符合现代的STS教学模式的要求。五、说学法根据我设计的教法及科学的构建主义学法观点:“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转变;学习不是个体构建的过程,也是社会构建的过程。”学生应当采取这样学习方法:1、在具体的物理情景及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体现由物讲理的基本方法。2、学生应当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归纳与总结。具体的应当是在物理情景中去思考我们的问题,分析它的特点,用我们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式的演绎推理,最后去归纳总结新的物理规律。3、总之,学生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六、教学过程(程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引入环节1、知识铺垫—复习①①已经学习了动能、势能,还知道他们可以相互转化。(可举例)。②动能定理的内容是?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是?2、概念介绍与目标明确①把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作好知识铺垫——打基为机械能。②本节课就研究动能与势能转化过程中其总和满足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标题〉明确教学目标演示实验如图,把一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A点,然后放开,小球摆动起来。小球在摆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进行相互转化。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与A点等高的C点。思考:这与我们研究的机械能守恒有何关系?通过实验,发现现象定性分析初得结论A点的机械能:EA=0+mghAC点的机械能:EC=0+mghC根据小球摆到相同的高度,所以可得:EA=EC定性分析,学生易形成一个感性认识设问现实物理世界存在大量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如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及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等,在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等是否又具有普遍性(即转化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呢?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让学生知道科学真理的得出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例探究演绎现以自由落体为例(展示物理模型),设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离地高度为h1(任选的)A点时速度为V1,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2(任选的)的B点时的速度为V2。(展示物理情景)[教师边叙述边示范](围绕研究问题设计物理问题)1、物体的受力如何?2、各力做功怎样?3、根据已有的动能定理知识能否推证出我们要的结论(EA=EB)?强调学生参与师生物体从A运动到B,设重力做功为WG,则由动能定理起到示范性与共同演绎得:WG=mv22-mv12①再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得:WG=mgh1-mgh2②由①②得mv22-mv12=mgh1-mgh2移项得:mv22+mgh2=mv12+mgh1说明:对任意选取的A、B中都有EA=EB更正性作用实例评估1、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固定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1,离地高度为h1,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2,离地高度为h2,说明物体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2、其实,不仅只有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在只有弹性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即只有弹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也守恒。(如图):检测学生的应用能力定性说明即可,学生可对比理解(反复)对比实例与实验得出规1、内容: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结论叫机械能守恒。(强调守恒的意义)。2、表达式:Ek2+Ep2=Ek1+Ep1(强调各符号的意义及变形式)3、条件:(在比较中得出)①从做功方面理解——物体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强调实质性理解);或②在只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理解本节内容的核心律及条件恒。(注意:归纳过程中要回到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去,在情景中去思考结论的得出有何前提,其实这个前提就是这个规律的条件)。4、满足条件的常见运动类型:自由落体运动、抛题运动、光滑固定斜面上物体的自由滑动。教学评估1、练习五第一题:在下面列举的各个实例中,哪些情况机械能是守恒的。a.抛出的手榴弹或标枪在空中的运动。b.沿斜面拉一物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c.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碰到一个弹簧,把弹簧压缩后又弹回来。d.跳伞员带者张开的降落伞在空气中匀速下落。2、思考与训练:一小球在空中自由下落,另一质量相同的小球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它们下落的高度相同,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力做功相同吗?是否机械能都守恒?3、练习五第2题: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斜向上方抛出一石块,石块回到地面的速度是多大?(可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步骤)评估学生对条件的基本理解评估学生对条件的深入理解评估学生对表达式的理解及应用教学总结及作业布置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难点——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及应用,注意事项。2、作业布置。使本节课更加完整
本文标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3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