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什么是科学精神:研究生应该如何培养起自己的这种精神特质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学号___201209425___姓名___徐鑫____所在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科、专业_桥梁与隧道工程_考试科目___自然辩证法___考试日期________________课程学时________________开(闭)卷________________题号分数阅卷人12345678910总分注意事项1、考生必须遵守考场纪律。2、答题必须写清楚题号。3、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整洁。4、试题随试卷一起交回(试题写在黑板上时,答题时应抄写题目)。什么是科学精神:研究生应该如何培养起自己的这种精神特质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从导师到学生的研究风气逐渐淡薄,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普遍下降。与此同时,纵观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改革趋势,现在我国高级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欠佳,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实现“科教兴国”以及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对目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已经引起不少有识之士高度重视。一、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科学既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科学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是求真。科学是一切的基础,是立世之基,是求实.科学的整体架构,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构成。科学精神是本质和精髓,是始终贯穿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之中,是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它蕴涵着深刻的内容,其中求真、质疑和创新是科学精神的内核轴心。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在导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过程,运用一种科学的精神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学术修养和个人修养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只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研究生培养的目的。科学精神是求真精神、求实精神,即追求真理。这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的追求真理,强调为知识而知识,即“爱智”精神(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另一种是求得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造福于人类。科学的对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承认对象的客观实在性,避免主观任意性,是科学认识的前提。正是由于具有苛求和崇尚真理这一特质,科学精神导致了科学的昌盛,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光辉灿烂的文明世界的漫漫征程,始终贯穿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求辩证地思考一切。联系与发展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也必然具有辩证的性质。科学精神容不得片面性和思想僵化。科学精神也是质疑精神,是一种理性的怀疑。批判精神首先源于质疑的勇气,因为世界乃至宇宙从来没有任何享有质疑豁免权的绝对权威。合理质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科学的质疑精神虽然也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都值得质疑。但它不是主观的相对主义,而是客观的相对主义。一部科学史就是科学通过它的质疑精神不断前进的历史。如果对什么事情都轻信盲从,如轻信盲从所谓的“世界末日”之类的荒诞不经之说,那就根本谈不上科学精神。质疑的目的在于:一是要从熟悉的现象进入未知的领域。这是科学史上常有的事,如苹果坠地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沸腾的开水把壶盖提升导致蒸汽机的发明。二是去伪存真,把原来不正确的东西逐步纠正过来。如原子模型从汤姆孙模型到卢瑟福模型,再到波尔模型,认识由不正确到正确,由不完善到完善。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通过科学的辨证质疑的检验使我们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得到提升。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没有创新,科学将停滞不前。可以说,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延伸,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创新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正因为有了科学的创新精神,人类才得以不断进步,社会历史长河才得以生生不息。在人类社会,科学精神属于人文精神,或者说,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精神,包含着人文价值观。在当代,科学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它广泛地渗透到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领域之中。科学归根结底是和人类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息息相关的。二、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伴随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进入人们的价值范畴的,培养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和基础。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鲜明特点和活的灵魂,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之一。质疑与批判精神是研究生的美德之一,突破与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科学素养的最重要标志。研究生教育阶段是走向科学生涯的重要驿站,大家都希望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成为品德高尚、学问高深、情趣高雅的人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才。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锻炼,赋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和潜在能力。对于研究生群体,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也许并不难,但培养科学精神则不是那么容易和简单,正如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拥有科学知识的人不一定具有科学精神”。研究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也取得了某些科研成果,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具备了科学精神。从严格要求的意义上说,研究生缺乏科学精神并不只是个别现象,在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科学精神的各种现象。加强培育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一)培养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要坚持科学精神,必须摒弃名利的诱惑,甘于淡泊,默默追求。现实生活中,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科学研究已不是一片净土。有的研究生为了名利,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编造实验和计算数据,弄虚作假。这样的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他们的学术是经不起科学的检验的。追求真理之路布满了荆棘,求真的科学精神同时意味着勇敢的献身精神。马克思曾经借用但丁的诗句来说明这种献身精神:“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非常崇拜古希腊神话中勇敢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并在探索科学的人生道路上实践了这种求真务实精神。我们要学习马克思这种求真务实精神,在我们的求学路中不断实践。(二)学会批判和适度质疑的精神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是个体创新的生命和精髓,批判既包涵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底蕴,是个体知识、情感、意志、行为、风格等综合素质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在个体的成长中更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创新主体进行创造活动,首先应该具有批判的意识,一个善于获取知识、积累知识但缺乏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创新人才。个体要想使自身成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新型人才,在获取和积累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中必须贯彻一种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对人类业已存在的成就进行反思、审视、考问与批判。学会批判地审视和吸收前人的成果和经验,敢于对传统的思想、理论不科学、错误的地方或者随着实践发展已经不合时宜的理论,做出全新的诠释或者修改补充。把创新和继承有效结合起来,发展批判思维,是个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阶梯。个体要有效地进行学习,应该掌握马克思批判继承、辩证否定的科学方法,学会对前人的理论成果“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是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以批判地仿效。”只有以辩证否定的态度和做法对待一切理论和已有的成果,才能使自己获得创造性的发展。(三)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能力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发展,重专不重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么多的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个人主见.如果一个研究生缺乏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那就难以拥有挺立潮头、影响时代、引导社会的精神气质,也难以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开拓、发展、超越的历史使命。就此而言,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当务之急。(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要努力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而非人化的分解是高科技的一个痼疾。因此,要防止克服或削弱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的人文精神。同时,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更富有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实践。在医学科学层面上,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而这种现代医学精神又蕴含了医学人文和医学科学的内在气质和广博内容,从而具有更加广阔的医学视野。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通过动机、方式与效果的内在统一性而在医学活动的发起、过程的推进中得到贯彻,并在活动的结果中得到表现和实现。从而使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真正融合。三、重视与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相关的环节(一)导师的榜样作用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导师在培育研究生科学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导师在研究生的心目中是倍受尊敬的,他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精神风貌、科学作风等对学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研究生的一生。这些影响中有许多是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进行的,正如杜甫所描述的“润物细无声”。研究生在学习、论文撰写等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导师学习业务知识,更要向老师请教有关世界观和方法论,谈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谈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将科研道德、科学精神等的教育自然融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因此,导师的榜样作用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将其作为培育研究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对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能很好地体现一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它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内容。先进的校园文化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民族性,是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文化。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学校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组织社团,开展多种竞赛活动,营造一种学术浓厚、尊重知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研究生科学精神的形成需要一个渐进式的逐步深化的培育过程。在导师的示范引导和自我教育结合,静态反思和动态促进相结合,提高主体素质。通过哲学、历史、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境界,最终培养成为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新人。总而言之,面对新世纪我国WTO的加入和教育的国际化,医学高等教育应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大旗,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迎接世纪的挑战。能培养出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路径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国际竞争的被动选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由于许多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我们在发展中难以掌握战略主动权,不仅事关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而且涉及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技术也难以引进。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虽然我国目前的人均GDP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年均9%的快速增长,但同时却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这种三高、三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粗放型经济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表明已经难以为继;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资
本文标题:什么是科学精神:研究生应该如何培养起自己的这种精神特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7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