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1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1,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2,下面是全球史名著《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中的一段话:“经济排挡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保护主义大集团,政治动力由中产精英下移到群众,工人运动从经济最兴隆处迸发”。这段文字描述是应是四部曲的()A.第l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B.第2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C.第3部《帝国的年代:1875~1914》D.第4部《极端的年代:1914~1991》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引起了商业革命B.引起了价格革命C.开始了殖民扩张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5,19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这反映了()A.大机器时代工人的生育观念得以修正B.工人主观上更愿意少生孩子尽快脱贫C.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D.智能型职员群体成为工业化的主力军6,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A.劳动力支持B.市场支持C.资本支持D.技术支持7,“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由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8,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2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9,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10,“科恩在任职期间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能够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据此推断科恩是()A.荷兰的殖民官员B.印尼的民族英雄C.西班牙的探险家D.法国的殖民总督11,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荷兰和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广阔B.工场手工业发达C.工业革命开始较早D.资产阶级代议制完善12,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13,“英国人……几乎已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的,应受谴责的。”材料所述历史背景为()A.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殖民扩张,为工业化准备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经济大萧条,英国急需对外输出商品14,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B.制度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15,意大利经济历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的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3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是指()A.国际分工日益明显B.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C.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D.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16,“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17,《瀛环志略》载:“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这一婚姻观念()A.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B.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导致了中国婚俗的变化D.有利于形成以法治国的理念18,英国作家狄更斯(1812-1870)在《董贝父子》中这样描述,“房屋被推倒,街道被开挖被中断;地上要挖出深坑和沟渠;大量的泥土被掀起……”,所有这些“整个儿改变了居民的法律和习俗,”在其“平滑地消失之前,在其上运行的是文明和进步的道路”。他的描述主要反映出A.铁路交通发展对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B.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破坏C.机器生产为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变革D.蒸汽时代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9,19世纪中期以后,随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1870年通过英国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A.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B.工业革命极大推动妇女地位C.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D.民主进程激发妇女维权意识20,《全球通史》说:“工业革命还影响了科学革命,并转而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不过,应该强调的是,在……大部分时间中,这种影响几乎只是朝着一个方向——从工业到科学的方向进行。”这种影响方向的逆转导致了()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巩固B.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C.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D.公司制生产组织形式的确立21,世界贸易在1800—1840年间增加不到两倍,在1850—1870年间,却增加了260%。所有可以买卖的东西都投入了市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金融体系健全②工业革命推动③自由政策影响④世界市场拓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19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4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这种现象表明A.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B.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C.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D.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23,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早期殖民扩张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24,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25,19世纪末,有人曾惊叹道:“在1870年以后你就无法编写英国经济史了”。这是因为()A.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B.帝国主义忙于重新瓜分殖民地C.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衰落D.英国已经成为了“日不落帝国”26,成功的企业家都擅于将慈善事业与企业营销结合起来。1903年,有一商人送给中国几百万盏煤油灯,被人们称为“点燃亚洲光明之灯”,这个商人应该是()A.爱迪生B.西门子C.福特D.洛克菲勒27,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了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法国人民去参观世博会时唱着国歌《马赛曲》B.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C.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馆向人们放映电影D.人们在卢浮宫欣赏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28,德国在1879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年,法国采取了高关税率政策;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美国则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这表明()A.新自由主义的开端B.自由主义的逐渐衰落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D.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29,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材料表明()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C.亚洲国家最富有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30,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技术基础C.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D.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531.近代旅游业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诞生,这是旅游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旅游活动,旅游业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城市狭窄的生存空间、机器化生产的刻板时间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能够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羁绊的旅游活动受到青睐。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世界近代旅游业由此诞生。该旅行社多次组织了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业务迅速发展。19世纪末,旅游业已成为欧美各国经济中一个有影响的新兴产业。中国的一些爱国志士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也纷纷出国考察旅行和求学,推动了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产生。20世纪初,西方一些旅行社陆续占领中国市场。1923年,陈光甫成立中国旅行社,尽管它的社会经济地位无足轻重,但它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旅游业。继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国务院又决定分别自1999年和2000年开始把国庆节和劳动节的假日各延长至3日,我国旅游业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9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