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练习题
七年级下册练习题1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一、选择题1.青春期一般指10~19岁,它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①自我意识的增强②身体外形的变化③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④性机能的成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2.进入青春期的同学富有理想,追求真理,但又容易脱离现实,沉湎于幻想。情感丰富,热情高涨,但是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失去控制。珍惜友谊,渴望交际,但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这些现象说明()A.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B.青春期存在着矛盾心理C.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D.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烦恼的时期3.下列关于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②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③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④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赖、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时会觉得父母唠叨、啰嗦。这说明()A.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意识B.小时候是乐园,长大后是牢笼C.父母年纪大了,权力欲更强了D.父母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已经过时了5.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有助于()①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解决一切问题③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④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七年级下册练习题26.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下列对思维的批判性认识正确的是()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②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③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④敢于向权威挑战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7.在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中,男生提水、拖地板,女生擦桌子、扫地,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干净。这种分工产生的效果说明()A.可以把重活全推给男生做B.男女生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C.大家可以边聊天边干活,提高效率D.大家平分工作,谁也不吃亏8.下列属于青春萌动表现的是()①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②有自我表现的欲望③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④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纳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的事迹告诉我们()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才能体验成功③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激发潜能④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①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我们未成年人各方面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必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七年级下册练习题3①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②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树立底线意识,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要求④依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尊重自己的意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西安日报》有文章指出:“修身”从“知耻”开始。知耻,意味着()①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②能够通过自我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③能够纠正自己、完善自己④能够不做错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二、材料分析题13.小陈最近烦恼极了,已经是第四次被请家长了,爸爸生气地打了他。为什么呢?因为小陈感觉自己这段时间像吃错了药,在学校老是折腾。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老师讲课他接话茬儿;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就想离开家,离开学校。想与老师平等交流,与同学友好相处得到老师同学们的理解,却又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们;同学们一句话说不对,他就想与同学吵架……(1)你认为小陈出现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小陈应该如何面这个问题?14.明明进入中学后,模仿某些明星,头发染成黄色的,穿着膝盖有洞的裤子,耳垂上还戴上了一些饰物。妈妈发现后对他说:“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打扮可不好。”明明却说:“人家明星都这样穿,这才叫‘酷’,这样才有个性。”爸爸听到后,又批评了几句,明明生气地说:“穿什么衣服是我的自由,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们管!”(1)你认为明明所说的“酷”是什么?(2)明明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七年级下册练习题415.我国著名赏识教育专家周宏曾在宁波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做过一堂题为《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的精彩讲座。他指出,家长、老师要常对孩子竖起大拇指,多称赞孩子。(1)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哪种心理品质?(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品质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16.《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篇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止于至善”的认识。(2)你认为如何做到“止于至善”?(3)“青春有格”除了要做到“止于至善”还需要做到什么?如何做到?17.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请说出理由?(2)自强的内容和途径分别是什么?七年级下册练习题51单元1-5BBDAC6-10BBDCB11-12AD13.(1)小陈出现了青春期的心理烦恼。(2)①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14.(1)明明所说的“酷是追求穿着的独特,是标新立异的表现。(2)明明的说法并没有体现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材料中的明明一味追求标新立异,穿着独特,对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置若罔闻,不是真正的思维独立。15.(1)自信。(2)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16.(1)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3)行己有耻①“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17.(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七年级下册练习题6(2)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途径)
本文标题: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3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