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关于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抓住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些都是现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这必然会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基本上全部承担了城市居民的就业要求,农村人口也全部组织在当时那种集体经济的体制中。党员、群众基本上都在政府直接管理的部门或单位中工作,党的组织和领导主要通过从上到下组织严密的部门和单位来实施。现在,在党政事业机关和国有企业之外,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很多人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就业,不少人自谋职业。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农民与基层组织的关系也与过去不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就业和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流动性比过去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过去的方式实施党的领导,显然是不够的。党的领导如何更加切实有效地覆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广泛领域,是一个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又比如,我国工人和农民以及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既有在国有企业工作的职工,也有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的职工;既有在技术、知识、资本密集的企业工作的职工,也有在劳动密集的企业工作的职工;还有相当一部分困难企业的职工和下岗职工;既有收入较高的职工,也有收入较低的职工。农村也出现了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职工、专业户、进城务工的农民和继续在农村务农的农民,部分地区农村还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由于劳动性质、就业方式、收入分配等条件的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不同方面的群众的具体利益又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再比如,全国现在私营企业近一百五十万家,个体工商户三千一百多万户,从业人员一亿三千万人。无论从经济实力上看还是从人数上看,分量都不轻。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下,非公有制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国有经济必须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同时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它们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完善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而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加强党在这些领域中的领导,切实把这些领域的群众团结和组织在党的周围。还比如,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利益要求,不仅会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也会在我们工作的不同领域和部门表现出来。这不仅要求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保证和满足群众实现自己的合理利益要求,也要求党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少,我这里只举几个例子。希望大家紧密结合实际,加紧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各级党委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全面抓好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特别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早就提出了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情况。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定要使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直接联系着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基层党组织,不仅能在平时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遇到突发事件、面临各种政治风浪时也能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我们国家大,党员队伍大,社会情况复杂,一点问题不出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力争做到少出问题,出了问题能想办法及时解决。现在,有些地方、有些基层处于放任自流的无组织、无管理、无政府状况,问题、怪事出来前无人警惕和察觉,出来以后也没有人报告、研究,迟迟得不到处理。这就说明,我们党在那里的组织力量、战斗力量是相当薄弱的。这种状况如果任其蔓延发展下去,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就会失去群众基础,是极其危险的。要紧紧围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的一条根本方针。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变,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走在企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无论企业资产怎样重组,产权关系怎样变化,内部决策和经营机制怎样调整,党对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政治领导,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都必须坚持,不能有任何削弱。把加强党的建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一起来抓,正是增强企业活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企业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来进行。特别是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任务上,在生产经营遇到困难时,党组织更要主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群众工作。破产、关闭的企业,党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站在第一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下岗的党员和职工解决生活困难。有的企业在改革中,党组织涣散无力,放松群众工作,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手足失措,这种教训不能重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以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转变为特征的新阶段。县(市)以上党委,要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尽快适应这个新变化,大力提高党支部一班人的素质,增强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学会依法行事,认真改进作风。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同时重视扶持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积极带领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好农业结构,帮助农民增收减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的需要。有了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村集体能够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和运用科技等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样村党支部才会在群众中形成更大的凝聚力、号召力。要抓紧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看发展很不平衡,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百分之八十六的私营企业中没有党员,已建立党组织的仅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零点九,相当一部分企业有党员但没有党组织。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在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需要。凡是已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应建立党组织,都要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理直气壮,当然工作要耐心细致。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原则明确后,要抓紧物色、培训、储备一批素质和能力适合在这类企业工作的党员骨干力量。非公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不同于国有的和集体的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党组织的具体设置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要根据企业特点来进行,要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方法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现在的私营企业主,是在我们党的改革政策和带头致富号召下发展起来的,许多人本来就是劳动者。党组织要按照政策积极做好团结、教育、引导他们的工作,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使他们支持在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拥护党的各项政策,依法经营企业,关心和保障职工权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要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化,原来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功能逐渐分离出来,很多事情要靠街道、居委会来做。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机构在街道社区落户,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外地务工人员大量进入社区,社区成了各类矛盾反映比较敏感的汇聚地。搞好社区党的建设,实质就是打牢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社区党的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上海等地抓得较早,要认真总结经验。社区党建工作,首先要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凡是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有党员在发挥作用。要从城市社区的特点出发,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服务、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等来积极开展党建工作。这些年来,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采取了新的办法和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现在形势发展很快,怎样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需要全党同志积极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建设基层组织的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必须坚持,同时又必须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坚持在实践中加强,在加强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这种实践和探索,要遵守党章、党内法规和国家宪法、法律,坚持有利于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有利于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党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总之,各级党委都要高度重视和精心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和精心落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克服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巩固了,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大提高了,就可以保证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关于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坚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根本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三个代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党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第一,要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关键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方针政策。二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集中
本文标题: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4038 .html